2017年,教育部啓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五年來,上海高校教師傳承黃大年精神,踔厲奮發,繼首批12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後,第二批又有8個團隊榜上有名。
他們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3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和小編一起,領略他們在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團隊建設上的閃亮風采,品讀他們奉獻國家、服務人民的先進事蹟,學習他們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化工智能製造教師團隊的故事。
在華東理工大學,有這樣一支“藏龍卧虎、技藝精湛”的團隊——牽頭承擔了信息領域首個依託高校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多項技術國際領先,填補國內空白;承擔和完成了國家級等各類項目近200項、授權發明專利50餘件、登記軟件著作權120餘件,為企業新增銷售額1700餘億元、利税100餘億元;發表學術論文SCI收錄400餘篇,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的高度認可;指導學生獲得包括“挑戰杯”全國競賽一等獎等在內的省部級及以上競賽獎勵共計30餘項、培養的研究生在國際權威期刊IFAC/IEEE彙刊以及化工三大刊發表高水平論文80餘篇……
這就是由杜文莉教授領銜的“石油化工智能製造教師團隊”,於2022年2月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名單。團隊傳續學校特色學科優勢,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中培育兼具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研發讓企業深感“振奮、神奇”的技術,引領流程工業數字化轉型,彰顯“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風采。
矢志報國的踐行者
“石油化工智能製造教師團隊”起源於1958年國內率先創建的化工自動控制專業,團隊自成立起就與我國流程工業尤其是石油和化工行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該團隊由來自工業智能調控與系統教研室、複雜系統智能控制與安全教研室、智能感知與機器人教研室、複雜系統與模式識別教研室的骨幹成員組成。團隊錢鋒院士擔任“2021—2035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先進製造領域專家組副組長,受聘為國家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負責科技部、工信部、中國工程院、教育部10餘項戰略規劃。
石油化工總與污染相聯繫,讓老百姓談“化”色變。如何能在滿足現代生活需求的同時,又能守護住青山綠水?石化工業智能化是途徑之一。錨定這個目標,團隊成員接力前行。
杜文莉牽頭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只要國家有需要,我們就一定要做好。”在錢鋒院士、杜文莉教授的帶領下,這支老中青梯隊人才相益互補的高水平研究團隊,繼承蔣慰孫先生等老一輩科學家創新發展、團結協作的優良傳統,堅持發展化工自動化特色與優勢,面向石化與化工過程智能製造與綠色製造的需求,聚焦工業過程複雜特性描述與建模、過程控制與系統集成優化等應用基礎理論方法與工程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形成了乙烯、煉油、精對苯二甲酸、芳烴、苯乙烯等工業過程系列自主產權技術和軟件,為實現我國流程工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團隊研發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上海市發明創造獎發明專利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13項。
國內乙烯和PTA生產的研究剛起步時,工藝包技術都壟斷在國外公司,其核心控制與優化工作公開發表的論文幾乎沒有。杜文莉團隊開發的系統能夠與企業原有系統無縫連接,從穩定控制到運行工況的實時優化,“降低了勞動強度,產生了經濟效益,我們在國內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和聲譽,技術產品也走出了國門,做出有用的東西,努力是值得的。”杜文莉説。
這支敢闖、敢鑽、更敢拼的團隊勇擔使命,在祖國經濟建設的天南地北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先後被授予“上海市模範集體”稱號,獲評上海市“教育先鋒號”“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併入選國家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科技報國路上,團隊成員相伴成長,曾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為人、為師、為學”先進典型、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寶鋼優秀教師獎、上海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流程智造的引領者
“一定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十幾年來,團隊一直在做一件事:讓化工更智慧、更綠色、更安全。
團隊精準對接企業需求,靠着“泡”在生產一線的積累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乙烯裂解爐爐羣負荷優化配置技術、大型煉油過程智能優化關鍵技術、煉化一體化數字孿生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水泥生產過程智能控制與優化關鍵技術被鑑定委員會評定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或“進入國際領先行列”,PTA裝置全流程優化運行技術被同行專家評定為國內首創;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30餘家大型企業;在成果應用考核期(三年內)累計為企業新增利税超百億;先後獲得2項上海市科技獎勵一等獎、3項中國專利優秀獎、入選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校展區優秀展品獎特等獎。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總開關”。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團隊成員不斷夯實基礎研究,向世界科學前沿發起衝擊,為我國製造業的轉型攻關添薪續力。
2019年,由錢鋒院士領銜的、首個依託上海高校建設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物質轉化製造過程智能優化調控機制”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獲批資助,旨在通過系統解決前瞻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打造世界一流的流程製造智能化的學術高地;為了打通原始創新到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的創新鏈,由杜文莉領銜的上海市工業智能與智能系統前沿科學研究基地,將充分利用長三角區域資源,促進在工業互聯網、流程製造智能化領域的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推動工業核心軟件自主可控,並進一步打造大宗原材料工業和系列高端材料、化學品等流程製造的“最強大腦”。
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後,是堅守,更是初心。
“科研肯定不是每天8小時按時上下班就能做出的,這不符合研究發現規律。”杜文莉推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守恆定律”,最忙的時候,經常是凌晨一兩點才到家,很少過週末。團隊的老師學生亦是如此,個個都是投身科研的“拼命三郎”。
團隊成員、信息學院院長鍾偉民就是其中一個深入企業的“拼命三郎”:傾心節能降耗數字孿生系統16年,長期“泡”在九江石化、揚子石化、天津石化、安徽海螺等合作企業的生產一線。為了優化裝置操作的一個參數,他曾頂着夏天的烈日,連續十幾天,在企業人員陪同下,每天數次爬到高達30多米的溶劑脱水塔頂部採取樣本,獲取第一手的建模數據。
“團隊成員理念一致、志同道合,只要花功夫,不愁沒有科研成果。”談及團隊高質高產的秘訣,杜文莉如是説。
情繫教壇的耕耘者
對教師而言,課堂是舞台,更是陣地。
“把教書育人作為第一要務”,是杜文莉及其團隊的工作座標。
錢鋒院士每年為新入職教師作師德師風專題報告,持續十年為本科新生親授“自動化專業概論”課程,主講的“開學第一課”已成為歷年華理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的“標配”。華理首屆“張江樹教學名師獎”獲得者侍洪波教授,儘管肩負信息學院黨委書記的擔子,十多年來仍堅持每學年授課不少於100學時,用心用情講好每一節課,打造了一門門育人“成色”十足的“金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自動控制原理”、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自控原理”等等。
潛心教書育人的團隊氛圍,也激勵着熱愛三尺講台的青年教師們身體力行地求索、實踐。團隊建有上海市精品課程、重點課程、示範性全英語教學課程等3門,以及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1門,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同時注重科教和產教融合,搭建“學院—學校—企業—社會”四級遞進的實踐育人鏈條。院級層面開展“陽光平台創新實踐育人計劃”,千餘名本科生受益。
“學生的事是一輩子的事。”杜文莉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覆學生前一晚發的郵件,於細微處於日常中引領學生成長成才。“自始至終,杜老師都教導我們做研究要以實際需求為導向,要解決工廠的實際問題,而且還手把手地教我們寫論文、作彙報。受益於此,我撰寫的調研報告、方案材料、技術文件等,從格式到內容都獲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憶及求學時光,目前任職雪浪數制科技有限公司的鄭錦泉校友滿懷感激。
將資源引進來,支持學生走出去,團隊積極探索育人新路。目前,團隊在校內建成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和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校外與20餘家知名企業共建產學研實踐基地,相關成果入選中國高校產學研合作十大優秀案例;建立了“石油化工行業智能優化製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石油化工行業智能優化製造”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選派多名學生赴境外進行學術交流。
科研出品牌,心香哺桃李。紮根教育沃土,“石油化工智能製造教師團隊”將繼續以黃大年為榜樣,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勇擔科技強國使命,甘做栽樹人、挖井人,用家國情懷守護綠水青山,用愛與責任“智造”美好未來!
作者:潘聰聰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姜澎
圖片:華東理工大學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