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明朝在太祖朱元璋時代產生了一大批功名赫赫的武將,為了鞏固統治犒勞這些武人,朱元璋都給他們賜予了很高的爵位和世襲的權力。
但這些開國武將,都隨着太子朱標早逝之後,紛紛遭到了朱元璋的清算。尤其是胡惟庸案,牽連了一大幫軍功重臣,連李善長這樣從朱元璋只是小軍閥時就誓死追隨的功臣也難以倖免。
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但是明朝因為衞所制度,很多武將的世襲還是保留了下來。如戚家,世襲明威將軍,沐家世襲黔國公等。
朱棣起兵靖難之後,又湧現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如張玉張輔兩父子,朱能等等。這些將領在靖難之役中不僅戰功赫赫,更是多次救朱棣於水火之中,其中以薛祿救朱棣的事蹟最驚險。
兩次捨身相救也讓薛祿從一個小兵迅速上升,最後當上了將軍。在靖難之後的功臣封賞中,薛祿為都督僉事,雖然沒有爵位,但是對於一個開局飯都吃不飽的小兵來説,已經是不敢奢望的恩賜了。
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薛祿出身貧寒,據説出生當天恰逢天降大雨,兩個元軍指揮使在屋外避雨,指揮使是不小的官了,在明朝時期為正三品。兩指揮使見喜鵲繞屋不肯飛走,還用自己的翅膀覆蓋住屋頂漏雨的地方,覺得此事非常奇怪。其中一人上去一打聽,才知道這户人家剛生了個兒子。兩人連忙大呼:“這個小孩日後定成大器,不僅指揮使給他看門,還有喜鵲為他遮雨”。後果真應驗。
在古代,窮人為了吃飽飯,出路無非有這幾條。第一是學朱元璋去當和尚,但當和尚在亂世也很難吃飽,不然皇覺寺的朱元璋也不會去造反了。第二就是去當兵,刀口舔血的日子雖然辛苦又危險,但是飢餓往往讓人沒得選。
雖説薛祿出生時正值元末大亂,但等到薛祿長大成人時天下已定,朱元璋已經鞏固了大明王朝,太平時,當兵工作不好找。但在北邊的燕王為了對抗韃靼,而一直在招人(暗中蓄兵對抗建文帝),所以薛祿就去了北平追隨燕王。由於薛祿武力出眾,很快就當上了騎兵。騎兵在古代一直都是最有優勢的兵種,憑藉的出色騎術,薛祿在後來的戰爭中出盡了風頭。
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薛祿原名叫薛六,窮到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因為排行老六,再加上父母沒文化,所以給他取了個“六”當名字。古時候很多窮人都以數字為名,朱元璋的祖上亦是如此,什麼朱五四、朱初一,就連朱元璋自己都叫朱重八。
都當上兵了,總得有何威風的名字,再叫薛六實在是有點難聽,於是便改成了薛祿,所以薛祿是參了軍才改的名字。
改了名字的薛祿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當時燕王鎮守北方,是對抗蒙古人的最前線,正當熱血男兒要為國家掃蕩草原,封狼居胥時,大明歷史上的靖難之役爆發了。薛祿的大老闆朱棣正式起兵反抗建文帝。很快,朱棣的北軍就調轉槍頭南下,以南京為目標,進行了幾年靖難戰爭。
靖難的過程中薛祿吃盡了苦頭,朱棣也多次差點含恨而終。
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上天是不會埋沒有才華的人,主要這些人能抓住機會,比如薛祿。在真定之戰中,薛祿帶領的騎兵直接繞後,在萬軍之中直指敵將,抓住了敵軍的副帥李堅。這種膽略和勇猛引起了整個北軍包括朱棣的注意。
在東昌之戰中,朱棣因為冒進被南軍層層包圍,情況十分危急。薛祿此時一馬當先,率領着幾十個騎兵衝進敵陣,並且讓馬給朱棣,朱棣才得以脱險。這是薛祿第一次救下朱棣。
在濟南之戰中,朱棣率領的北軍與鐵鉉率領的南軍僵持了幾個月,北軍久攻不下,南軍也是彈盡糧絕。最後南軍“詐降”,就在朱棣要入濟南城接受投降時,濟南城門的機關發動,鐵閘落下。薛祿反應神速,立馬把朱棣拉到一邊,又救了朱棣一命。朱棣雖逃過一死,但也是十分後怕,對兩次救了自己的薛祿,朱棣開始器重和信任。
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在朱棣登上皇位後,薛祿受到了更大的重用,他先是當了右都督,右都督是常設最高級別的武官之一,右都督在大明朝武官序列中僅次於左都督之下。他是營建北京城行動中最重要的組織者,後來全程參與大明王朝遷都北京的行動。
在遷都的工作上,薛祿做得很不錯。所以遷都後,朱棣重重地封賞了薛祿,封他為世襲罔替的陽武侯,並賜鐵券。到這裏,這個幾十年前還吃不飽飯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的窮小子薛六,就此完成了人生的大逆襲,成了大明最顯赫的人物。
但是當上右都督後薛祿並沒有懈怠,他此後多次追隨朱棣北征草原,立下了赫赫戰功,這是明朝兵威最盛的時候,因為打到最後沒仗打了。朱棣在最後兩次北征中,早嚇破膽的草原部落紛紛避戰,最遠的跑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地區,導致朱棣晚年的軍事行動都沒有什麼成果。
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明宣宗時期,薛祿隨宣宗朱瞻基鎮壓漢王朱高煦反叛有功,被明宣宗委以重任。宣德五年又加封太保,同年八月病逝,追封鄞國公,諡號忠武。
薛祿的一生是逆襲的一生,也是不斷奮鬥的一生。雖然成就的高度因人而異,但是奮鬥的精神是所有人都需要學習的。
參考文獻:《明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38 字。

轉載請註明: 父母沒文化給他取名“六”,出生時喜鵲擋雨,兩官路過:必成大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