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教丨研究生何時起牀,大學為何還要管?

問教丨研究生何時起牀,大學為何還要管?

資料圖(東方IC)

*來源:騰訊教育(ID:qq_edu),作者:熊丙奇

日前,上海某高校發佈宿舍新規:無特殊情況,要求本科生上午8點起牀,研究生上午9點起牀,否則扣5分行為分。據該校《學生行為獎懲積分評定條例和標準》顯示,假如學生在一學期內行為分累計達到-60分,社區和學院就會對其提出黃牌警告,進行教育,並通知家長;假如學生在一學年內行為分累計達到-100分,社區就將分別向學生本人以及所在學院和家長髮出整改通知。

“都研究生了,學校還管什麼時候起牀?”“研究生有科研任務,作息時間並不一致,要求晚上加班的研究生也九點起牀合適嗎?”“對於大學生,大學不該還有保姆心態。”這一宿舍規定,引來熱議。在筆者看來,由於學校只是對得分為-100分的學生髮出整改通知,這一規定更多帶有倡導性質,旨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從規定本身看來,無可厚非。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是,為何到了研究生階段,還需要校方出面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從輿論對這一規定的反應看,大家對要求本科生早上八點起牀,並無多大意見。而其實,本科生(包括大三、大四),也已經是成人,他們的課程安排並不同,一刀切要求八點起牀也不見得就合適。可為何輿論接受這一規定呢?是因為有不少學生不太像話,進大學後,就不再努力,晚上打遊戲到很晚,白天則睡大覺,學生中有一句流行語是“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這種黑白顛倒的生活,不但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也影響大學學業。近年來,不少高校都在抓早上睡過頭、遲到的學生,還有的高校,對大學生的管理,採取高中方式,統一上早自習、晚自習,還要進行點名。

有一些學生對此也有意見,説學校不把大學生當大學生對待,還習慣於管,大學變為了“高四”。但從實際情況看,採取這種管理措施的學校,學生的精神狀態普遍更好,出學業問題的學生也更少;而不管的學校,有的學生則“快樂”地不受約束地想睡就睡,結果由於多門課程掛科走到退學的邊緣。

對研究生的起牀時間進行規定,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按理,經過大學本科四年的學習生活,研究生們都應該懂得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主規劃,但從現實看,有的學生考上研究生後,就失去奮鬥的目標,以“混文憑”的心態對待研究生學業。有的學生可能稱自己要做科研所以睡得晚,而實際情況是打遊戲、喝酒聚會。

但事無鉅細的管,不是長久之計;一刀切的要求學生,也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與學業差異。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行為管理,從根本上説,是因為學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而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很難通過強化管理的方式實現。學生一旦離開外部約束,就可能因沒有自主管理能力而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對研究生的行為還要進行管理,就是出於這一原因。

結合我國教育的現實情況,我國高校對剛進大學的本科生,可以採取相對嚴格的管理措施。因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普遍對學生實行統一管理的方式,高中畢業學生確實存在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能力不強的問題。這些學生進大學後,如果學校就讓他們完全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就可能因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能力,而放縱自己。這需要大學給新生一段適應性教育,與高中進行銜接,讓他們逐漸學會自主管理、自主規劃,直到不需要對他們的行為進行管理,他們也能高效率地安排學習生活。

培養本科生、研究生的自主管理、自主規劃能力,最為重要的是對本科生建立學業導師制度,對研究生完善導師制。要給每一名本科生都配備學業導師,由學業導師指導本科生制訂個性化的學業發展規劃,並監督學生落實。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適應大學生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好目標管理與時間管理。

研究生的導師則既是學生的學業導師,又是人生導師,發揮導師的帶教作用,遠比實行統一的管理,更能促進研究生成長。前不久教育部、發改委 財政部等發佈的《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指出,發揮導師言傳身教作用,激勵導師做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既做學業導師又做人生導師。當然,做好這些工作,需要學校、教師投入更多精力,做深入的教育、引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騰訊教育”,作者熊丙奇。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07 字。

轉載請註明: 問教丨研究生何時起牀,大學為何還要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