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都會看到皇帝一日吃三餐,而且每頓飯都有妃子陪着自己,甚至是為自己敬酒夾菜。
要知道在真正的現實中,皇帝一天其實只吃兩頓飯。而且要是哪個妃子為自己夾菜都會承擔掉腦袋的風險!
畢竟伴君如伴虎,你再怎樣獻殷勤,都不要去給皇帝夾菜,因為這種事情在皇帝的眼裏就是危險的事情。皇帝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吃飯的問題。
在真正用膳的時候,根本輪不到妃子跟自己吃,而是和太監們一起吃。只不過是皇帝是坐着的,而太監是站着的。在上百道菜中,太監要第一個親自為皇帝去嘗一嘗。如果太監安然無恙,皇帝再去自己吃!
皇帝的命是最寶貴的,很多仇人或者是造反者都會用他的寢食做文章,當然皇帝在吃飯要小心。在上百道菜中,皇帝也只不過每個菜嘗兩三口,即便是很喜歡也不敢多吃。其實,這也是做所的保密措施。
宮殿的內務府的記載,皇帝一頓要吃二十道左右的菜餚,其間包括四道主食、海鮮、點心等,當然依據個人不同肯定會有些差異。乾隆在1784年某一天晚上的菜單:酒燉鴨子熱鍋、肥雞油煸白菜熱鍋、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燕窩肥雞絲、鴨腰口蘑菇燒鴨子、冬筍爆炒雞、攤雞蛋、蒸肥雞鹿尾攢盤、百果鴨子攢盤,象眼小饅頭、鴨子餡提褶包子、雞肉餡燙麪餃子。可見皇帝的一餐是多豐富,花費也是一大筆錢。
宮殿御廚也是一個龐大的隊伍。明宮的廚役,洪熙時6300餘名,成化時近8000名。最多時達9400多人。清宮廚師,比明少些。廚師規則,非常嚴厲。如明制:“造御膳,誤犯食禁,廚子杖一百;若飲食之物不潔淨者,杖八十;揀擇不精者,杖六十;不品味者,笞五十”。可見皇家對飲食這一塊要求非常嚴厲。
清朝皇宮裏有個規則,一切的菜皇帝只能吃一口。如果喜愛,吃第二口,那麼這道菜在幾個月內就不會再上餐桌。如果皇帝吃了第三口,那麼這道菜就不會與皇帝再見面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怕有人知道皇帝愛吃這道菜而下毒,可見皇帝規則的慎重。
畢竟皇帝喜歡吃什麼,哪些能夠入皇帝的口味,這些事情都不能讓外人知道。一旦知道了皇帝的喜好,那麼皇帝也會隨時都有危險。而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經常一種殺人不見血的方式就是投毒,所以皇帝吃飯會小心更小心!
拿乾隆皇帝來説,其實乾隆皇帝在吃飯的時候可以説是最節儉的,別的皇帝吃飯都是上百道菜,而乾隆卻只有幾十道菜。只有在特殊的節日裏才會出現上百道菜。
乾隆皇帝如果喜歡吃醬豬蹄的話,根本不能把一整個豬蹄吃下,最多不過吃上三口。雖然不知道這個是誰定的規矩,但是畢竟是為他的安全着想!
平時,御膳房會將所有菜放在一兩百口鍋中熱好。皇帝想起來,吩咐傳膳。
兩頓正餐的菜當然很多,幾個桌子擺不完,可距離位置遠的菜一般不會吃,而且皇帝真正喜歡吃的也就面前那十來二十個菜。
在乾隆皇帝吃飯的時候,還能吃出張的手藝,如果胃口不對,會馬上命令小太監傳旨,令廚役張安官再親自做菜一品呈上,可以看得出皇帝的要求有多高啊。估計大家都在想,這麼多菜皇帝一個人吃的完嗎?肯定是吃不完的,皇帝又不是豬,在清朝,皇帝的桌上不管放多少菜,每個菜皇帝只能吃三口,就要換下一個,就算皇帝再想吃也不行!
因為這也是個保密措施吧,以防有些人看皇帝不爽,在皇帝的菜裏面下功夫害皇帝,如果放一些慢性毒藥什麼的,這個是比較壞的情況!好的情況就是,全部的菜豆只吃三口,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皇帝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如果説,一旦有人知道皇帝愛吃的菜,就會多給皇帝做這種才,然後蠱惑皇帝,跟皇帝套近乎,增加自己的勢力,後面擾亂朝政就麻煩了!
所以呢,皇帝的位置坐着看起來雖然是舒服,你看後宮佳麗3000,想幹嘛幹嘛,但是一旦坐上這個位置,就會每天提心吊膽!害怕總有刁民想害朕,就連吃個飯都不能好好吃!所以皇帝的位置也不好坐啊!
慈禧吃一次飯,會布約150道菜,而不是100道。此外,在宮女佈菜的時候,慈禧會一邊等一邊吃很多堅果糖果之類的零食,胃口相當好,以至於很德齡驚訝她吃這麼多,心想等一會怎麼還吃得下飯。
實際上,慈禧並非面目可憎之人,她吃剩的零食會分給宮女們。吃完零食,還要喝花茶,有玫瑰的和金銀花兩種花瓣選擇,零食和茶吃完了,終於開始吃飯了。
很明顯,之前的零食並不影響慈禧胃口,她還很能吃。葷菜的大頭是豬肉!有丸子,紅白豬肉冷盤,排骨燉竹筍,櫻桃肉和葱燒肉片,豬肉蘑菇蛋餅,白菜豬肉,蘿蔔豬肉……此外還有肚子裏填了松子的烤雞烤鴨。葷菜中間眾星捧月的是一大盆由雞,鴨和魚翅燉的湯。。。
不過慈禧一餐雖然有150多道菜,但是其中大部分是例菜,成年累月沒變化,看到都會膩。而且因為做好了還要在爐子上温着,所以口感並不怎麼好。
人的胃口是有限的,就算擁有萬里江山的慈禧也一樣,所以150多道菜裏的絕大多數菜,慈禧根本都吃不到。而且,慈禧的用餐有着非常嚴苛的規矩,請往下看。
實際上,就算有些菜很美味並符合慈禧的口味,她也決不能像常人那樣大快朵頤——一道菜再可口,也決不能吃過三口!否則,往後十天半個月都別想再見到這菜了。
這個規矩,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不讓外人摸清皇家主要人物的口味,尤其是皇帝的口味,防止被歹人藉機下毒,宮裏管這規矩叫做“傳膳不勸膳”。
慈禧作為晚清的真正掌控者,她一生也堅持好菜不過三口的祖訓,從這點可看出她的自律性還是很強的。
一頓飯這麼多道菜,吃是吃不完的,那怎麼辦?慈禧自然吃不完,剩下的會賞給妃嬪、皇子公主或是大臣們。有的時候,那些得寵的太監、宮女也能過把癮。
據慈禧身邊的宮女説,只要別犯錯兒,慈禧對身邊兒伺候她的太監宮女們,還是不錯的。除此,夏天還會賞賜下人們她吃不完的西瓜。
其實仔細一想,一頓餐一百多道菜,對於慈禧的身份地位來説,一點都不奢侈,何況裏面更多的是例菜還有為安全而立規矩。
剩餘龐大的菜品主要有兩種處理方法。
第一種,賞賜給臣下,比如妃嬪、皇子公主、王公大臣們等。一旦接受到賞賜,不管餓不餓都要當場吃完,而且還得表現出很好吃的樣子。
第二種,將宮裏的剩飯剩菜,謀取暴力。
特別到明清時期,倒賣皇帝的剩飯剩菜竟然形成一條非常賺錢的產業鏈,據野史不完全統計,專門靠這條產業鏈掙錢的最多的時候竟然達到一萬人。這些剩菜剩飯裏品相較全好的,打五折賣給餐館,然後餐館隨便加工一下,再以御膳的名義賣給有錢人食用。就算食客們知道是剩菜,也不會計較,畢竟都是好東西啊,又是御廚打理,民間哪有這等美味。
而品相不好的,就轉給宮外的倒賣分子,這些倒賣分子將這些剩菜加米熬成各種各樣的粥,挑到街頭零售,最賤的時候能十個大子兒一碗,窮人都買得起,而且還能吃飽,更重要的是,味道竟然還不錯。
還有就是在皇帝吃完後,剩下的菜都給宮女和太監吃了,當然宮女太監也不可能天天等皇帝吃完,他們也會開小灶來換換口味。這樣看來剩菜不能隨便倒掉,除了宮女太監吃之外又會剩下很多,那麼剩下的到底去了哪裏呢?
其實古代京城之內多高檔一點的飯店都會打出皇家御膳的旗幟,處處宣揚飯店裏請到了皇宮裏的御廚,所以到我家就餐就等於享用了皇帝的待遇,以此來吸引人。但其實哪有那麼多御廚來酒店做菜,但是又不能作假,砸了自己的名聲。所以這個御膳,即是皇帝剩餘來的。
由於御膳,每道菜都是精品,皇帝吃不了,也不能隨意糟蹋,剛好老大眾又對皇家日子十分獵奇,這麼一來,有需求,有商場,一條獨特的產業鏈就構成了。到了明清倒賣皇帝的剩飯剩菜居然構成一條最掙錢,也是從業人數最多的產業鏈,據野史不完全統計,專門靠這條產業鏈掙錢的最多的時分居然達到一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