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大智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品行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老子告誡領導人員要對於善良的人,要以善良心態待他;而對於不善良的人,也要以善良的心對待他。

作為領導者,我們必須有一顆包容的心,不能固守自己的是非標準,平等待人。這樣才能激勵那些不誠實、不善良的人,這是領導的作風。

秦穆公是秦朝最開明的君主之一,也為秦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秦穆公繼位第九年,晉國發生民變,君主之子夷吾被迫外逃。為了回到晉國並取得王位,夷吾乞求秦穆公出兵,並承諾將晉國黃河以西的8個城市送給秦國作為回報。因此,秦穆公派五羊大夫百里奚陪同夷吾返回晉國。然而,夷吾當上國王后,不但沒有履行諾言,還殺死了秦穆公派往晉國的使者。秦穆公的將領們義憤填膺,紛紛寫信給秦穆公,要求討伐晉國。但是,秦穆公不僅沒有發兵征伐,仍然對晉國“很好”。

《道德經》大智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品行

後來,晉國發生了旱災,到處都是捱餓的人。面對這種情況,夷吾不得不派人到秦國尋求糧食援助。秦國的大臣們都反對幫助晉國,為他們緩解燃眉之急。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建議在晉人缺糧的時候進攻晉國。只有百里奚對秦穆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説:“夷吾是秦國的罪人,但晉國人民是沒有罪責的。”秦穆公認識到百里奚的策略是對的,所以他們決定把救災糧食運到晉國去解決人民的緊急情況。這體現了秦穆公的大度和善良。

但是,巧合的是,僅僅一年之後,秦國也遭受了旱災,秦國派人到晉國求援。夷吾與大臣們討論了對策。一些大臣鼓勵夷吾説:“秦國遇到災難時,是出兵進攻的最佳時機”,大多數大臣認為這樣做“不好”。夷吾不聽勸阻,立即下令出兵攻打秦國。秦穆公不得不親自帶兵作戰。

在戰爭中,夷吾渴望勝利。他率領晉軍向秦國挺進。他衝向軍隊前線。不料,夷吾的馬被困在泥裏。秦慕功見勢不妙,帶領部門衝向過去,想活捉義烏。然而,他被下面的晉軍包圍。秦穆公在混戰中受輕傷,情況危急。這時,一支由300名村民組成的死亡中隊衝進晉軍周邊地區,救出了秦穆公。隨後秦軍對晉軍形成了反進攻和內外進攻的局面,最終活捉夷吾,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道德經》大智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品行

那麼,300個村民組成的敢死隊為什麼會幫秦穆公呢?

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幾年前,秦穆公的一匹好馬迷路了,跑到一個村子裏。一個村民抓住了它,把它殺了,並把肉分給了村民。他們被秦穆公的人追查並受到嚴懲。秦穆公知道了,就説:“不要因為一隻動物就懲罰他們。會有好的回報。另外,我聽説如果你吃馬肉不喝酒,你會生病的。你應該送他們幾罐酒。”就這樣,秦穆公不僅把村裏所有的人都放了出來,還把酒給了他們喝。他的好意感動了村裏的人。聽説晉國要攻打秦,他們主動組織300多個人的敢死隊作戰,在最危急的時刻,他們把秦穆公救了出去。

秦穆公在取得勝利後,周朝皇帝聽説此事,派使者向他求情。秦穆公的妻子是夷吾的姐姐,她也穿着喪服跪下乞求夷吾的生命。最後,秦穆公放了夷吾,晉國也把黃河以西的土地給了秦國。

劉伯温是一位很有影響的歷史人物。50歲時,他投身於朱元璋的反元鬥爭。劉伯温以其政治謀略和政治能力,為朱元璋所重用,為明朝的建立和鞏固發揮了重要作用。“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温”,這是劉伯温歷史地位的真實寫照。

《道德經》大智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品行

1368年,朱元璋尋訪汴梁,李善長和劉伯温留在南京。當時,劉伯温被任命為皇帝的御史,專門負責調查所有官員。當有人在中書省會彈劾李彬貪污時,李善長與李彬關係密切,於是找到劉伯温為他求情。但劉伯温執法公正,沒有徇私舞弊。他還要求斬首李彬,這讓他對李善長很生氣。之後,李善長故意報復劉伯温。後來,朱元璋對李善長的事件進行了處罰,但劉伯温無視懷疑,為李善昌求情。後來,朱元璋對周圍的人説,李善長想殺劉伯温,但劉伯温更關注國事,為他求情。我很榮幸有這樣一個人。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劉伯温的不偏袒,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境界和高尚品格。

據史料記載,曾國藩與左宗棠的關係十分微妙。左宗棠以他的才華和犀利的言辭而自豪。但曾國藩善良、真誠、語速慢。《史記》上説:“曾公眼中有左宗棠,左公眼中沒有曾國藩”,但曾國藩心胸寬廣,從不在意左宗棠。後來,左宗棠離開曾國藩,仍在一些場合抱怨他。儘管如此,曾國藩仍以“夙負時望,卓著戰功”的讚譽,將左宗棠保奏為浙江巡撫。1863年,在曾國藩的推薦下,左宗棠被朝廷任命為閩浙總督。在新疆的收復過程中,曾國藩仍然極力推薦左宗棠。因此,曾國藩去世時,左宗棠在對聯中深情寫道:“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

寬容是通往成功的大門。俗話説“寬則得眾”,只有心胸寬廣,才能贏得人民的愛和支持。曾國藩思想開明,對同事和下屬開誠佈公,所以他贏得了人們的支持和真誠的幫助。同時,他也避免了許多災難,從而導致了他的事業的成功。

《道德經》大智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品行

曾國藩一生向朝廷推薦了許多人才,其中絕大多數是他的幕僚和下屬。曾國藩有400多名員工,其中大部分都是他推薦的。可以説,幾乎每個人都有頂帽子,即使不是真正缺官員,也有候選人、被提名人等。其中,巡撫和朝堂官員26人,三品及以上高級官員50人,道、府、舟、縣官員眾多。到1872年2月曾國藩去世時,共有參謀22人,其中總督4人,巡撫7人。

心理學中的“畢馬龍效應”又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它來自古希臘神話。”“皮格馬利翁效應”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小學教學中提出的,又稱“羅森塔爾效應”或“預期效應”。他證明了一個事實,即人們的感情和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界或他人潛意識的影響。也就是説,一個人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仰慕、信任、崇拜的人的影響和建議,從而形成積極的心理因素。

古希臘神話如下:

古希臘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是一位極具藝術天賦的雕塑家。他創作了許多藝術雕像。其中,有一個小女孩,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作品完成後,皮格馬利翁凝視着這位美麗可愛的女孩,她久久不肯離去。因為他不僅熱愛自己的作品,也情不自禁地愛上了這個“女孩”。

後來,皮格馬利翁給了這個“女孩”一個很好的名字:加拉蒂。他還給她穿了一條漂亮的公主裙,擁抱她,吻她,還經常陪她。他真誠地希望他的愛能感動這個“女孩”。然而,這座雕像仍然是一座雕像,這讓皮格馬利翁非常絕望。這種相思和愛情讓他痛苦萬分。於是他去寺廟向女神求助,祈禱女神能給他一個像加拉提一樣温柔、美麗、動人的妻子。他的真誠感動了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蒂,她決定幫助他實現自己的願望。

當皮格馬利翁從寺廟回到家中時,他像往常一樣徑直走向雕像,凝視着他的“情人”。這時,由於神力的作用,雕像慢慢變了,臉頰慢慢泛出血色,眼睛開始散發迷人的光芒,嘴唇慢慢張開,露出甜美的笑容。加拉蒂慢慢地走到皮格馬利翁跟前,用充滿愛意的眼神看着他,她充滿了柔情。加拉蒂和皮格馬利翁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皮格馬利翁的雕塑,加拉蒂,後來成為他的妻子。

《道德經》大智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品行

這在美學上被稱為移情。所謂“移情”,就是人的情感“迸發”到事物上,使它們成為事物的屬性,並達到事物與我同樣的狀態。領導的責任是一樣的。管理就是將領導者的思想“移情”到人的心理世界中,通過對人的情感、情感和意志的行動來塑造人的心靈。

“皮格馬利翁效應”給了我們一個啓示:讚揚、信任和期望有一種能量,而讚揚、信任和期望則是“善待他人”。善良和仁慈會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當一個人從領導者那裏得到善良、信任和讚揚時,他會感到一種力量的支持,從而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力量。積極進取,會努力回報領導的期望。

總之,“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是一種大智慧,這也是一種大情懷,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別人傷害了你,你反而善待他,他心裏總歸是會有一點感觸。因此,老子提醒我們要更好的處理生活中的事,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做到了,受感動的不僅是別人,還有你自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4 字。

轉載請註明: 《道德經》大智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的品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