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一的數學中,沒有涉及到比較難的知識點,所涉及的都是代數和幾何的基礎知識點,代數部分以有理數及其運算、整式及其運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為主,幾何部分以線與角的認識、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為主,都是一些基本內容,在考試中涉及到綜合性較強的題目比較少,所以在整個初一的數學考試題目一般難度不大,即便是有難題,也只是極個別題目。
在學習和考試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考試的時候感覺題目很簡答,考試後看到答案或分數後就傻眼了,成績與自己的預期有很大的差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當年高考時候的一件事情至今讓我耿耿於懷,當年上高中的時候,數學一直不錯,在高三模考的時候數學也是經常上140分的,高考的時候拿到試卷感覺很簡單,在做題的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卡殼,一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整張試卷,也沒有仔細的檢查,到了能交卷的時候就第一個交了試卷,然後驕傲地離開了考場,當我的同學們都交了卷離開了考場我們一起對答案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好幾道選擇題的答案都與他們的答案不一樣,頓時就慌亂了,仔細一想原來真的是這樣的,考試時由於輕敵,很多題目的思考和解答都出現了一些問題,解答題中好幾道有關計算的題目也都出錯了,結果可想而知,本來打算考140+的成績,結果只考了120分,光數學一科就少考了20多分,真的很是遺憾,導致在之後報考學校和專業的時候都非常的被動。
相信很多的同學都有與我類似的經歷,感覺題目很簡答,可是成績公佈後就傻眼了,在考試時輕敵是很可怕的,明明會做的,能做對的題目可就在不輕易間全都給做錯了,丟失了很多看似不該丟的分數,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這是很多學生在數學做題中的通病。
考試的題目都是比較注重細節的,尤其是數學方面,一旦在某一個步驟和細節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有可能導致整個答案錯誤,所以數學的學習中切忌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很多看似因為粗心而出現的錯誤都是因為基礎不紮實、不熟練、細節理解哈掌握不到位造成的,這些看似是一些小問題,但要真正解決和根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樣的問題上經常會犯一些習慣性錯誤,即便是檢查也不一定能檢查出來,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儘可能避免這樣的錯誤,當這樣的錯誤出現第一次後,就必須要引起重視,做好改正和積累,爭取同樣的錯誤不再出現。
在分析很多初一學生的考試試卷中,發現錯誤率比較高的就是那些概念理解題和計算題,這些題目看似很簡答,可是在數學試卷中都屬於失分率比較高的題目,這些題目比較考查細節,因為簡單,就很容易在平時的學習中被忽視,進而導致理解和掌握不到位,最終出現很多的問題。
在學習了三角形的全等後,會涉及很多的證明題,證明題對過程和格式有比較高的要求,發現很多同學在分析思路的時候説的頭頭是道,可是真正動手去寫的時候卻是一團糟,根本沒有邏輯性可言,那麼肯定會丟很多的分。證明題的過程也是初一數學的一個比較容易被扣分的地方,證明題比較講究邏輯和因果關係,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據,條形清晰。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去參考例題或者老師講的過程,看看證明的重點步驟和過程是什麼,在自己的做題中不斷去完善和改正。
考試中的任何問題都是由於在平時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導致的,要想在考試中儘量少犯一些不該犯的錯誤,那麼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該多下功夫,提高標準和要求,發現錯誤立即改正,同樣的錯誤儘可能避免二次出現。
在考試後到孩子的分數與預期相差太遠時,就需要帶着孩子認真去分析試卷,把重點放在出錯的題目上,分析產錯誤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即便是錯了,也要錯個明明白白,不能糊里糊塗的,在學習中出錯不可怕,怕的同樣的錯誤屢次出現,那這樣的學習效率就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