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嚴管資金,掐住校外培訓“七寸”
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民心所向,政之所往。近日,教育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提出全面規範培訓機構財務管理,嚴防校外培訓機構退費難捲款跑路,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全流程監管,給學生家長的“錢袋子”繫上一根保險繩。
長期以來,校外培訓是很多人難以言説的痛。“‘雙減’前,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缺乏經濟活動風險意識,盲目追求規模擴張,將收取的學生培訓費大量投向銷售與廣告、用於惡性競爭,造成機構資金鍊斷裂,甚至破產倒閉,發生‘卷錢跑路’等損害羣眾利益問題。”正如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有關負責人所言,近年來,培訓機構頻繁“爆雷”,校外培訓亂象不斷,讓很多學生家長損失慘重。
針對此,有關部門早就對校外培訓野蠻生長亂象亮起法治紅燈。市場監管總局集中公佈校外培訓機構虛假宣傳、價格欺詐典型案例,對多家校外培訓機構處以頂格罰款、從重處理。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印發。“組合拳”之下,各地加強校外培訓機構監管,積極探索財務管理方法舉措,使培訓機構風險防控能力明顯提升,損害羣眾利益問題大量減少。
但從上世紀的“高考小作坊”一路飛速生長至今,校外培訓已成為擁有千萬從業者、萬億市場規模的龐大產業,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這樣那樣的風險,監管手段也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相比校外培訓機構製造焦慮、虛構需求、虛假宣傳引人“入坑”等手段,一些機構剛交錢就倒閉,大課包退費難、捲款跑路等行為對廣大家長傷害尤甚。此次《管理辦法》的發佈,緊扣財務管理這個焦點,正是“蛇打七寸”,戳中治理校外培訓亂象的軟肋。
科學高效的財務管理體制,是校外培訓機構規範運營的重要基礎,關係家長、學生、機構、機構人員各方權益能否得到保障。圍繞校外培訓機構的財務由誰來管,怎麼管?如何確保校外培訓機構資金充實,並堅決避免抽逃資金?如何實現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的全流程監管?如何防控校外培訓機構債務風險,防止資金鍊斷裂?包括校外培訓機構不再舉辦時,在財務清算過程中如何保障學生和家長的合法權益?《管理辦法》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總結多地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分析原因,找準對策,一一劃清監管責任、補齊監管短板、明確處理措施,力求全面做好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監督工作。
嚴管就是厚愛。《管理辦法》從財務層面為校外培訓機構再加一把鎖,看似更嚴格,其實更多是細化了管理制度,明晰了管理範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培訓機構就知道了邊界,能夠放手去發展,畢竟,一個行業要靠真實的社會需求和高效專業的服務才能贏得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