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任何軍隊來説,“士兵吃什麼”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任憑一支軍隊再能征慣戰,無往不利,也逃不了因忍飢挨餓而覆亡的宿命。
中國人自古講究“民以食為天”,在戰爭中尤為注重後勤的補給。中國近現代大大小小的戰爭被深深地打上了“吃”的烙印。只要一提到某樣吃的,人們就會立刻想到這是什麼時期的戰爭。
“煮皮帶,啃樹皮,挖草根”是指紅軍長征時期;“小米加步槍”是指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雪水炒麪”就是指抗美援朝時期。
提到抗美援朝志願軍吃“炒麪”,或許很多人會認為:志願軍的伙食標準不錯呀,還有美味的炒麪條呢!而實際上,志願軍吃的“炒麪”和“炒麪條”完全是兩碼事。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的“炒麪”大多由東北地區供應,以小麥、高粱、大豆為原料,將其研磨成粉後炒熟。所以這種炒麪其實和麪粉差不多。現如今在東北地區的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炒麪”的身影,在現代工藝下,這種炒麪多叫做“油茶麪”或“油炒麪”,為了增香還特意加了糖、油、芝麻和花生碎,用開水一衝,香甜可口。
而志願軍當時吃的“炒麪”,可就不是像“油炒麪”這般有滋有味了。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曾經回憶説:
炒麪用70%小麥,30%大豆、高粱或玉米等原料,炒熟磨碎後加0.5%的食鹽混合成的一種易於運輸、儲存和食用的方便食品。打仗時隨身背一條炒麪口袋,飢餓時抓一把炒麪塞在嘴裏,再吃上幾口雪,照樣可以堅持戰鬥。
從洪學智的話不難看出,當時的炒麪和現在的炒麪有着天壤之別。裏面除了食鹽外,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添加劑,更不用説花生、芝麻之類的增香原料了。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在食用這種色香味俱不佳的“炒麪”時,甚至都不能用開水來衝調。
抗美援朝初期,在美軍絕對的制空權下,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志願軍戰士們都不能生火。美軍的偵察機只要見到志願軍陣地上有半點火星,立刻就會送過來一陣不要錢的炸彈。
所以志願軍的炒麪只能幹吃,這種乾巴巴還帶着糊味的麪粉吃進肚中,想一想就知道是什麼滋味兒了。炒麪難以下嚥,前線的戰士們就抓起一把雪就着吃。這就是“一把炒麪,一口雪水”的由來。
俗話説“山珍海味吃多了都會膩”,更不用説這種令人難以下嚥的炒麪了。但對於英勇的志願軍來説,這還都是小問題,靠着頑強的精神就可以戰勝。可長期食用炒麪的其他弊端,就不是頑強的意志力能夠解決的了。
一位志願軍老戰士曾回憶:
炒麪裏哪有砂糖和芝麻仁?吃起來又苦又澀,咽不下去,吃到肚子裏翻滾着冒酸水。
單一的食物供給勢必會造成營養元素的單一,進而影響戰士們的體力和健康。乾澀的炒麪難以下嚥,吃多了還上火、燒心、漲肚,許多戰士因食用炒麪嘴角開始長大泡。而炒麪中缺乏維生素,也讓一大批擅長打夜戰的志願軍戰士,患上了夜盲症。
可這種乾巴巴的、“綁在樹上美國人都不愛繳獲”的食品,卻是當時全中國人民省吃儉用擠出來的。
抗美援朝時期,新中國剛剛成立。中國在內憂外患中艱難地爬過了100多年,積貧積弱。負責支援朝鮮前線的東北地區也百廢待興,全東北齊動員支援的炒麪,連最低的伙食要求都難以達到。
第2次戰役前,志願軍至少需要1482萬斤炒麪,而東北地區勒緊褲腰,也只能解決1000萬斤,剩下的400多萬斤只能分散到全國各地去解決。為了能讓前線的戰士們吃飽飯,家家户户,老老小小掀起了一場炒麪熱潮。連周恩來總理都親自拿起大勺開始炒麪了。為此志願軍士氣大振,喊出“為炒麪而戰”的口號。
可是連這種又難吃、又不健康的食品,戰士們也不是頓頓都能夠吃上的。
眾所周知,李奇微在美軍接二連三兵敗之後,發現了志願軍“禮拜攻勢”的特點。而志願軍無法做到將勝利長久地維持下去,主要原因就在於後勤補給跟不上。這也是當時困擾志願軍的頭等難題。
抗美援朝畢竟不是在國內作戰。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後方有人民百姓,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而志願軍來到朝鮮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朝鮮當時滿目瘡痍,朝鮮人民軍被打得七零八落,他們自己吃飯都是問題,根本不可能拿出糧食供應給志願軍。沒有辦法,志願軍只能從國內運糧。
中國當時並不具備空中運輸的條件,靠着汽車和火車,將糧食大批運往朝鮮。但是美軍肆無忌憚的飛機,卻不給活路。
志願軍首批入朝部隊有26萬人,1300輛汽車。僅僅一個月,就被美軍炸掉了1000輛。38軍在入朝時有100輛汽車,半個月後僅剩下6輛。汽車被炸燬了,火車也未能倖免。
在美軍狂轟濫炸下,鴨綠江大橋被多次炸塌,鐵軌被炸彎、炸燬。僅1951年4月8日這一天,美軍的飛機向我軍三登庫區投放的彈藥,就將84節車皮物資炸燬。其中287萬斤糧食,33萬斤油,40萬套衣服和29萬雙鞋毀於一旦。負責後勤的戰士們只能靠着騾馬來運輸,有時連畜力都不夠,不得不由人手提肩扛。
因此,前線的志願軍迫不得已,把伙食標準一降再降:前線一人一天一斤糧,後方一人一天半斤糧食。而這種已經達到底線的標準,仍然難以完成。據楊成武將軍回憶:
隨身攜帶的乾糧,不敢輕易吃掉。四兩米加上自挖的野菜,就是一天的伙食。
當時的1斤還是16兩,4兩米也就是1/4斤。在炒麪都吃不上的時候,戰士們就跑到山裏挖野菜,有一種名為“拖拉機草”的野菜,被戰士們挖來充飢。結果這是一種有毒的野菜,很多戰士食用之後出現了流鼻血的症狀。
戰士中毒之後,“拖拉機草”也被禁止食用了,連野菜都吃不上的志願軍戰士,有的就因為飢餓過度昏迷過去,有的則永遠犧牲在了朝鮮。
當時國內經濟雖然不富裕,但是在全國的動員下足夠保證前線戰士的基本需求。可是在美國空軍的封鎖下,大批國內物資根本過不了鴨綠江,只能在安東等物資儲備地存放着,時間久了,全都腐爛變質了。
1951年2月21日,回國彙報工作的彭德懷來到了安東,他頓時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安東在鴨綠江附近的糧食,壘成了山一樣高,過冬的衣物有上萬捆堆在一起,豬馬牛羊成羣結隊。此情此景,彭德懷眼淚都快流了下來:前線的戰士們吃不上飯,有的被活活凍死餓死啊!
彭德懷進入轉運站的大院,一股惡臭撲鼻而來。他看見了累成一座座小山的豬肉,全都腐爛變質了。彭德懷怒火沖天地叫來了負責的幹部,幹部嚇得戰戰兢兢,幾乎是哭着向彭德懷如實彙報了情況:
彭總啊,沒有法子呀!肉放在這送不出去,全爛了。昨天發車30輛車過江,剛過新義全都被炸了,只有三輛跑過封鎖線,到現在還沒有消息,站裏連一部車都沒有了。
幹部的回答讓彭德懷無奈地仰天長嘆。就是這些缺吃少糧的戰士,一次又一次擊潰了美軍的飛機大炮,把敵人打退500多公里。愛兵如子的彭德懷不止一次感慨過:
拿這樣的戰士,一個、兩個甚至三個去換不值錢的美國少爺兵,我也不幹。
美國單兵口糧:罐頭、餅乾、咖啡、糖、香煙、火柴一應俱全
天天吃這樣的食物,哪怕是鐵打的志願軍戰士也受不了。毛主席為此提出“一天一個雞蛋”的指標,改善伙食和戰鬥一樣迫在眉睫。直到第5次戰役後,志願軍艱苦的生活,終於迎來了曙光。
1951年夏季開始,志願軍完成了一項人類歷史上最驚天偉業的工程,這一項工程創造的世界紀錄,至今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打破。志願軍的伙食,也在這次工程結束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5次戰役後,志願軍與美軍基本相持在三八線附近,此時志願軍開始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在多山的朝鮮地區修築了大量的坑道。
1951年夏秋之際,美軍憑藉後勤優勢,向志願軍發起攻勢,志願軍剛剛修建好的坑道,遭到了大規模的損毀。
但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是我軍一貫的優良傳統。志願軍在夏季反擊戰中,140師一馬當先,迅速將大規模的坑道挖掘轉變為“地洞”的挖掘,當時俗稱“貓耳洞”,目的是保證在最短的時間構築出最有效的防禦工事。
只要美軍的炮彈襲來,志願軍立刻躲進“貓耳洞”裏。但是這種直上直下的豎洞,並不能有效地減少傷亡,於是志願軍在挖完“貓耳洞”後,在洞的最深處開始橫着挖,拐了一個90度的彎道,挖成了一個“L型”的防空洞,這樣就可以成功躲避掉敵人的炮火了。
有兩個班的戰士面對面挖“L型”防空洞時,互相都把土體鑿穿了,結果“L型”的防空洞就變成了“U型”防空洞。
彭德懷親自來到前線視察,誇讚140師挖的坑道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創造”。美軍的夏秋攻勢就這樣被志願軍輕而易舉地化解掉了。
趁美軍休整之際,彭德懷立即下令繼續開展大規模坑道作業。戰士們一邊握着鐵鍬,一邊扛着槍,在一陣槍聲一陣挖土聲中,一條堅不可摧的“地下長城”,在朝鮮戰場上應運而生了。
1952年4月,彭德懷回北京治病,陳賡曾提出如下意見:
我們的坑道作業,要向既能藏又能打的戰術坑道方向發展。坑道必須與野戰工事相結合,必須與防禦兵力相適應,必須有作戰與生活的設備。
在陳賡“必須有作戰與生活的設備”的意見下,志願軍挖掘的坑道,不再是簡簡單單的防禦工事,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座座各種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的“房屋”。廚房、餐廳、水池、廁所應有盡有,甚至有的部隊還挖了禮堂,逢年過節搞聯歡都不用愁了。志願軍真的是把家搬進了朝鮮的大山中。
據統計,到朝鮮戰爭結束,志願軍挖掘的坑道總長度1250公里,塹壕和交通壕6240公里,已經超過了萬里長城的長度。挖出石土6000萬立方米,而赤道的周長才4萬千米。也就是説,如果按照一立方米排列的話,戰士們挖的土能夠繞地球一圈半。這絕對是一項全世界戰爭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蹟。
這一奇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一鋤頭一鐵鍬挖出來的,幾百把大鎬都被磨成了錘子。尤其是1951和1952年交際時的冬天,氣温零下二三十度,光凍土就有一米多厚。志願軍不怕天寒地凍,沒有鎬頭就拿敵人的炮彈皮當鎬頭,沒有開山的炸藥,戰士們就冒生命危險,從敵人未爆炸的炮彈中掏出炸藥。每一名在前線施工的戰士,雙手都爬滿了血泡。這是一座志願軍用血汗築就的“萬里長城”。
功夫不負有心人。坑道完工後,志願軍立即掀起了一場“冷槍冷炮運動”。打完一槍立刻躲進坑道中,讓前線的美軍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在1952年10月—11月,志願軍能夠取得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坑道的完善。
此時地面的志願軍部隊忙得熱火朝天,空中的志願軍也沒閒着。
朝鮮戰爭初期運輸補給困難,主要原因在於美軍的空中封鎖。為此,志願軍空軍加緊籌備,經過為期一年的訓練,空戰實力已經有了質的轉變。1951年9月份,中國的空軍部隊已經成熟,可以與美國空軍一戰了。九個戰鬥機師和兩個轟炸機師來到朝鮮戰場,空四師在朝鮮共擊落擊傷敵機24架;空三師更勇猛,擊落擊傷64架敵機。面對中國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崛起的空中力量,蘇聯空軍軍長羅伯夫稱讚道:這不是飛機,是空中坦克。
雖然此時志願軍空軍與美國空軍仍然存在差距,但顯而易見,這種差距在逐漸縮小。美軍已經不可能像抗美援朝初期那樣,在朝鮮的天空予取予求了。他們想要大老遠到我軍後方的運輸線上扔下汽油彈,勢必先要穿透我軍的空中防禦網,這無異於扒了美國空軍一層皮。
隨着空中力量的強大,志願軍後方的物資終於能夠補給上來了。此時國內的生產水平也得到了提高,運往朝鮮前線的食品,湧現出許多“新鮮玩意”。
1951年下半年的時候,為了保障志願軍食品中的營養成分,國內生產出了一種壓縮乾糧,在麪粉、豆粉裏面添加了花生粉、蛋黃粉、胡蘿蔔粉、棗粉以及鹽、糖、油等佐料,用大型機器壓縮成大塊的餅乾。這可比干巴巴的炒麪好吃多了。也就是從那時起,陪伴志願軍取得一次又一次勝利的炒麪,在伙食中逐漸淡去了身影。
除了壓縮餅乾這類主食外,志願軍還有副食配餐,那就是另一種適合長久保鮮的食品——罐頭。戰士們吃得不但越來越美味,而且越來越健康。待一線坑道完工後,志願軍已經基本上和炒麪説拜拜了,壓縮乾糧和罐頭成為了主食。
隨着後勤的不斷健全,運輸線的逐步完善,志願軍們甚至連一些時令新鮮食品都能吃上了。水果蔬菜從全國各地運往朝鮮,豬肉也不會腐爛在鴨綠江邊的冷風中了。當時前線的戰士們有一句廣為流傳的順口溜:
“四川榨菜到朝鮮,黃河鯉魚上了山,生活不斷有改善,後勤真是不簡單!”
除了後勤補給以外,戰士們在坑道的掩護下,還把解放戰爭中的“老辦法”,發揮到了朝鮮戰場。
因為有吃野菜中毒的經歷,志願軍內部開始分發“可食用野菜標本圖”,動員部隊按照圖上的標準,繼續挖野菜。據不完全統計,僅1952年這一年,志願軍就挖了野菜268萬斤,基本上滿足了對野菜的需求。而與挖野菜同時進行的,還有在前線轟轟烈烈開展的“種菜運動”。
志願軍包餃子
志願軍與朝鮮政府協商之後,開始在朝鮮地區大規模種植蔬菜。一線部隊由於隨時處於作戰狀態,外加上坑道內陽光不充足,且多處在崎嶇的山地,並不適合種植蔬菜,種菜的任務主要由二線部隊承擔。
但是隻要有一小塊適合種菜的土地,一線的志願軍部隊都不會錯過,例如39軍硬生生在一線的山地,種植了800多畝的蔬菜,除了被炸燬的蔬菜外,1952年39軍共收穫蔬菜約600噸。而承擔種菜主任的二線部隊第60軍,則收穫了3800噸蔬菜。
39軍把需要陽光的菜種在坑道外面,不需要陽光的菜就直接種在坑道的“家”中。39軍上下齊動員,在坑道內開始大規模種植豆芽,還把成熟的豆子做成豆漿、豆腐。這樣,志願軍早餐可以頓頓吃油條喝豆漿了。
志願軍炸油條
據數據顯示,1952年,志願軍全軍共種植蔬菜276000畝,收穫近2300萬公斤。一個人一年就能在前線收穫20多公斤蔬菜。雖然平均到一天只有60克左右,但是加上後方補給上來的蔬菜,已經完全超越了抗美援朝初期的伙食標準。志願軍還因此還擁有了充足的食物儲備。
1951年下半年,前線坑道小有規模,空軍力量也不斷強大,前線糧食儲備計劃也被提了出來,以應對瞬息萬變戰場的不時之需。只不過當時後勤補給剛剛有起色,沒有剩餘糧可供儲存。
直到1952年,志願軍前線大規模全方位的伙食水平提高,終於有了儲備糧。從1952年4月到1953年2月,志願軍光是儲備糧就夠吃8個多月,副食類食品可夠食用5個多月。在美軍連天的炮火下,志願軍在坑道中,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至於1952年10月份上甘嶺戰役中,有人説志願軍依舊“吃炒麪,喝雪水”,其實是一種不實之言。上甘嶺戰役十分慘烈,在“範弗裏特的彈藥量”下,山道上主要靠人力運輸的志願軍,後勤物資自然十分難以供應,糧食也都毀在了運輸的途中。成千上萬顆蘋果,最後只有一顆被送進上甘嶺坑道內。這《一個蘋果》的故事,就是當時最真實的寫照。但那時志願軍後勤已經逐漸完善,國內基本上不再向前線提供炒麪了。所以志願軍戰士在上甘嶺“吃炒麪喝雪水”的説法並不切實際。
人是鐵飯是鋼,吃是生命的源泉,吃是生命的保障。外行談戰略,內行談後勤。戰士們怎麼才能吃出戰鬥力?是現在軍事專家一直都在研究的問題。但研究來研究去,美國人到今天也沒有研究明白,為什麼他們一盒5公斤的C-口糧似饕餮大餐,卻依然被連炒麪都吃不上的志願軍打退了500多公里?
今天的我們或許很難體會到當年志願軍的艱辛,現如今一個大型麪粉加工廠一天就能生產出上千噸的麪粉。一個企業一天能完成的任務,當時卻是動員全中國的力量才能夠勉強完成的。就是在那樣艱苦卓絕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最終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其中的辛酸,不是筆者一文就能夠説得清的。所以説,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前人已經替我們承擔了蹉跎。
片荒劇荒,找不到好電影,就關注電影悦分享吧~這裏不但有大量免費好電影,還有成龍、周星馳、王朔、向華強、梅豔芳、章子怡等娛樂人物的風雲往事...?總之,在這裏,明星情史、八卦人物、各類電影...你想看的全都有!
關注公眾號:電影悦分享,不但為你帶來大量免費好電影,還能為你揭秘娛樂圈裏更多不可告人的隱秘往事!
好書推薦
《周易》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曆代智者、賢者的成功秘笈?
這是因為《周易》是一部研究宇宙中所有變化原理的哲學鉅著。它非但不是封建迷信的產物,反而是中華智慧之源,羣經之本。
一部書海納三千年智慧,沒它就出不了諸葛亮、王陽明。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套《彩色圖解周易》,該書彩圖全解、簡單明瞭、通俗易懂、老少皆宜。是不可錯過的上古奇書。喜歡的朋友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