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由武人趙匡胤所建,但他和弟弟趙光義的後人卻普遍體弱,似乎是趙宋官家的家族病。比如,趙光義的長子趙元佐、三子宋真宗都是如此,這倒是與“弱宋”的形象很是匹配。
宋仁宗趙禎,是趙光義的孫子,也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其在位42年間,曾多次“不豫”(即皇帝病危),症狀是人事不知,胡言亂語。
宋仁宗曾生過三個兒子,但後來都夭折了,34歲之後便只生女兒,一直生到第13個女兒,兒子還是不見蹤影。如果仁宗身體好的話,這其實也沒什麼,繼續生嘛!但問題是仁宗總是不豫,宰輔們很是着急,立儲迫在眉睫。
朝臣急,但其實仁宗自己也有打算,他在跟宰相韓琦商量。韓琦一直向仁宗進言:
“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繫。自昔禍亂之起,皆由策不早定。”
也就是讓仁宗吸取不立儲君引起禍亂的教訓,及早在宗室中立賢者為太子。
韓琦,是大宋名相,史稱“公曆事三朝,輔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後世,兒童走卒,感慕其名。”其為相用人只據公義,為天下稱頌。
1,皇帝的兒子娶皇后的女兒
宋仁宗曾在宮中撫養過一位宗室子弟,就是堂兄的兒子趙宗實,他四歲入宮。
仁宗的曹皇后沒有孩子,於是也在宮中扶養了一位自己的外甥女高氏,與趙宗實年齡相仿,青梅竹馬。
兩個孩子長大後,仁宗便和曹皇后商議,讓趙宗實娶了高氏,這便是當時有名的“天子娶婦,皇后嫁女”。
嘉祐七年八月,公元1062年,趙宗實正式被立為皇子,並改名趙曙,其實就是立太子,因為仁宗沒有別的兒子。
2,韓琦第一次策立皇帝
公元1063年,趙曙被立為皇子的半年後,宋仁宗突然於夜裏去世。
之後,曹皇后秘不發喪,立即派人通知宰相韓琦入宮。韓琦來了之後,請曹皇后馬上宣趙曙入宮即位。
當時的趙曙有病在身,他入宮後連説:“我不敢做,我不敢做”,扭頭就跑。
韓琦見狀,處變不驚,馬上將他抱住,將皇袍套在了他的身上,然後命翰林學士王珪按自己説的草擬遺詔。
第二天,韓琦宣讀遺詔,趙曙正式登基,是為宋英宗。
3,韓琦逼曹太后結束垂簾聽政
韓琦立趙曙,當然不是因為他有多“賢”,而是為了穩定天下人心,否則一場皇位的爭奪戰勢不可免。
宋英宗身體不好,於是韓琦請曹太后垂簾聽政。
後來,宋英宗與曹太后的關係很不好。為了調解皇帝和太后的矛盾,韓琦費了不少精力。
有一次,韓琦進見曹太后。曹太后流着淚訴説英宗的不恭和自己的委屈,並説:“老身殆無所容,須相公作主!”
韓琦説:“此病故耳,病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
後來,韓琦面見英宗,英宗對韓琦説:“太后待我無恩。”韓琦勸説道:“父母慈愛而兒子孝,這不足為道。只有父母不慈,兒子不失孝道,這才值得稱頌。何況父母豈有不慈愛的?”
之後,英宗和曹太后的關係漸漸有所緩和。
英宗即位半年後,身體漸好,可以親自上朝了,但曹太后卻沒有還政的意思。
於是,韓琦便以辭去相位逼曹太后撤簾還政。曹太后怒道:“叫做也由相公,不叫做也由相公!”
韓琦立在簾外,不撤簾便不下殿,曹太后無奈只能還政。
4,韓琦第二次策立天子
宋英宗在位僅僅四年。
公元1066年,英宗再次不豫,神志不清。
韓琦明白大宋王朝又一次到了帝位交替的時刻,於是他便讓英宗長子趙頊要朝夕不離英宗左右。
之後,韓琦又請英宗早立太子,並把紙筆送到英宗手中,英宗一邊流淚一邊寫下了“立穎王頊為皇太子”。
治平四年正月,公元1067年,宋英宗去世,韓琦急召太子趙頊前來繼承大統。
然而,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詭異的事情,史載:
“帝初晏駕,急召太子,未至,帝復手動”。
也就是説,太子還沒到,駕崩的英宗手又動了起來!
當時守護英宗遺體的參知政事曾公亮大驚失色,他馬上跑着找到了宰相韓琦,並建議先別急着讓太子繼位,萬一皇帝還沒死怎麼辦,我們都是大逆之罪!
但韓琦不為所動,並説道:“先帝復生,就是太上皇。”
於是太子趙頊即位,是為宋神宗。
韓琦一生歷仕三帝,顧命兩朝,臨變處疑,不動聲色,堪稱大宋英宗、神宗兩朝的定海神針,是宋朝有數的社稷之臣。
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韓琦去世,宋神宗為他御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
王夫之在《宋論》之中評價韓琦:
“韓公之才,磊落而英多,任人之所不能任,為人之所不敢為,故秉正以臨險阻危疑之地,恢乎其無所疑,確乎其不可拔也。而於纖悉之條理,無曲體求詳之密用。是故其立朝之節,直以伊、周自任,而無所讓。”
唐朝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宋朝則有昭勳閣二十四功臣,名單如下:
趙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載、潘美、
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呂夷簡、
曹瑋、韓琦、曾公亮、富弼、司馬光、
韓忠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
陳康伯、史浩、葛邲、趙汝愚
韓琦,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