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間報考人數翻66倍,“教資熱”的背後是什麼?

報考人數比同年高考人數還多,一度導致報考網站癱瘓。近日,“教資熱”引發廣泛議論。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2012年的17.2萬人次,躍升至2021年的1144.2萬人次,在10年間翻了66倍。


教師資格證是進入各類學校或教育機構的“敲門磚”,“教資熱”的背後,實則還是“教師熱”。但在職業准入與師範類專業在一定程度捆綁的環境下,以2021年數據為例,非師範類專業的考生卻佔了大頭,高達800萬人。


為何要考教資?有受訪者表達了投身教職的嚮往,也有人提到是“多一項選擇”,還有的認為是多一條“退路”。目前,我國的教師崗位仍存在總量和結構性的空缺,“教資熱”將帶來哪些變化?

10年間報考人數翻66倍,“教資熱”的背後是什麼?

圖/圖蟲創意


“教資”有多熱?


要説社會上認可度高的職業之一,教師絕對能排上一號。


但這個職業的火熱程度,還是有些令人超出想象。僅以職業准入的教師資格證來看,2021年報考的人數就達到了1144.2萬。或許大家對於這個數字感受不深,僅以同年高考為例,2021年全國高考人數高達1078萬人,但也沒有考教資的多。


獲得資格證不一定能成為老師,但想報考正式的教師無證不可。作為進入各類學校或教育機構工作的“敲門磚”,教資從幼兒園到高校,囊括多層級、多類別。其中,又以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參與面最廣,包括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初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和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


要想拿證,一般需要經過四個步驟:參加教師資格筆試;面試;普通話水平測試;最後才是申請認定教師資格。


10月29日,下半年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筆試就將舉行。日前,由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上披露的上述數據引發熱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教資的“火爆”有明顯的節點。如2015年,教師資格證改為全國統考,師範生也要考證上講台。


此外,報考也曾有過階段性的火熱。2018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切實做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類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教師資格。未取得相應教師資格的學科類教師應於2018年下半年報名參加教師資格考試;經過教師資格考試未能取得教師資格的,培訓機構不得繼續聘用其從事學科類培訓工作。


政策疊加需求,該年的教資報考人數比上一年多了一倍有餘。但隨着去年“雙減”教培機構改革,數據卻並未出現明顯下滑,反而仍有上升趨勢。時下,報考者已較10年前翻了66倍多。


與考研“師範熱”相似,“教資熱”的實質仍是“教師熱”。三個月的寒暑假一直使教師們受外界“眼紅”。近年來,多地對教師待遇也增加了保障。去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還提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並逐步提高。


六大部屬師範大學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孟鍾捷向中國新聞週刊介紹,該校師範生分為公費師範生、普通師範生、國家優師計劃師範生三類。


公費師範生指的是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在校期間由中央財政負責學費、住宿費,併發放生活補貼,但學生四年畢業以後一般回到生源省份從事至少六年教育工作。華東師大的師範生以公費師範生為主。孟鍾捷表示,該校公費師範專業招生計劃分佈在全國20多個省份的本科提前、國家專項、藝體類等招生批次;其中音樂學(音教)專業今年重新作為公費師範專業來招生。


“從錄取考生的最低位次(而不是絕對分數)來看,最近兩年公費師範專業在多數省份的報考熱度較高。” 孟鍾捷稱,橫向比較,該校在不少省份公費師範專業的錄取位次高於該校在同省本科批次普通專業,尤其文科類專業一直保持高分高位;縱向比較,在2021年已經有過一次較為明顯的公費師範專業錄取位次提高的情況下,2022年該校依舊有17個省份的公費師範專業錄取考生位次較2021年有所提升。


他還列舉了幾組數據,比如浙江、山東、湖北、內蒙古的提前批次錄取位次較2021年提升了1000多名;四川省今年包括華東師大在內的六所部屬師範院校招生559人,一志願填報人數為8460名,招生數與報考數之比約為1:15,報考熱度居於高位。


何以“熱”起來?


通過多名正在備考教師資格證或已獲得教師資格證的採訪對象,中國新聞週刊得到了多樣答覆:“想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證多不壓身”、“多一個證多一條退路”、“考試難度較低”……


黎楊是湖南師範大學某非師範類專業2020屆碩士生,本科時就讀漢語言文學專業並免試獲得了語文學科的教師資格證。


在畢業之際,想着“保留寒暑假”,她還是選擇了本科的擇業路線,並最終成為了長沙某小學的編制教師,該校當時崗位缺口僅一人。


“這個職業還是比較穩定的。”黎楊説,如果當時未能考上,她也會繼續考,但她提出了一個考慮,以她“上岸”的學校為例,近兩年已無新的招聘計劃,編制已經滿了,她成了最後一名新人。據報道,今年湖南省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總人數高達 63.97 萬。


“其實都是圍牆內外”,廣東東莞常平的一名小學教師劉儷則向中國新聞週刊表示。對於“眼紅論”、“退路論”,她的回答是“當老師並不容易且非常辛苦”,隨着近期當地調薪,條件也沒有那麼誘人了。“其實到了期末的時候,寒暑假都是用來續命的”,黎楊則説。


在報考教資的人羣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非師範類專業的考生佔了較大的比例。


在華東師範大學職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朱雷看來,這與教資較低的報考門檻有關。她提出了一種情況,如古代文學專業,雖然並非師範類專業,但教中文在專業上也是對口的。


“對於全國2500多所本科院校來説,師範類院校所佔比重也就在15%左右,自然非師範類專業和院校的學生參考人數會佔絕大多數比重。” 升學規劃專家梁挺福分析稱。


但在職業准入與師範類專業一定程度捆綁的環境下,非師範類專業也相對受限。“像定州前幾年專業不限,有對口的資格證就可以,現在就要求專業對口,但不限制是否師範學校”,在畢業四年後才考取了教資的黃纓看來,更大的一些城市,可能對於教師應聘的要求要更多一些。但此外,也有一些地方並未要求專業對口。


“從歷年就業情況來看,我校師範生就業率良好,基本上穩定在98%左右,畢業後到基礎教育學校任職的平均約佔92%左右。其中,公費師範生就業率100%,就業單位為基礎教育學校。”孟鍾捷介紹。


朱雷則表示,儘管也有人覺得公費師範生限制了個人的職業自由,但從該校的情況來看,解約或毀約的系極少數,“有些同學即便解約,也是想留在上海的學校或者是大城市的學校工作,最後的職業取向還是老師。”


去年9月6日,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教師總數已經達到1792.97萬人,比上年增加60.94萬人,增長3.52%。此外,截至該月,當年共有191萬人次通過認定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同比增長28.7%。該年年末的最新統計則顯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844.4萬人,比2012年增長26.2%。


但與此同時,中小學教師仍存在總量及結構性缺口。也有觀點認為,“教師熱”或能推動教育從“大班制”向“小班制”轉變,並促進地區教育資源均衡。


“教資熱”帶來了什麼?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平均通過率如何,官方並未公佈。但多個教培機構的數據顯示,教資並非那麼“唾手可得”,筆試的通過率大約在30%,面試則是在70%。但在黃纓看來,想找一個穩定的工作,教資“已經算好考的了”。


而隨着報考人數的激增,也有人擔心,教資的競爭是否會因此加大。還有人提出,教資考試是否能考過,也可能會受多方面的影響,比如不同省市的面試風格、難度,或者一些地方可能會有總的通過名額,“純粹的教資考試,可能會把真正想當老師的學生掛掉”。


另一方面,教資走向“應試化”,也是近年來不少專家提出的擔憂。據天風證券預測,教資考試在2019年市場規模70.4億,預計2025有望超140億。


在梁挺福看來,參考人數基數大,自然更容易選拔出適合於教師崗位的優秀人才。擔心有些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會被淘汰掉,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存在,但會是小概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認為,作為教師資格考核的一個基本要求,優秀人才被“卡住”的可能性和比例相對還是小的。但他表示,教師資格考試應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標準,“不能夠説考的人多了,就把標準提高,而是應該根據教師工作的本身,對工作的要求,來確定標準”。


“一些純粹為了考資格而去考資格,即便拿到資格證以後,也未必能夠真正地當好教師,所以在選擇教師,特別是招聘教師的時候,還是應該更多地看實踐、教學的能力。”他説。


此外,非師範類專業畢業學生更多地選擇進入教育行業,會給師範類專業學生帶去怎樣的影響?儲朝暉介紹稱,師範院校的學生,因為在入學階段就是以教師作為一個職業目標的,相應的課程設置,也更接近教師工作要求。中國新聞週刊還了解到,在不少師範類學生的培養規劃中,還包括到中小學實習跟崗鍛鍊。


儲朝暉表示,20世紀90年代在國內曾有一場討論,教師的來源是僅僅由師範來進行,還是變成教師教育。在取消分配工作後,新的教師來源就包括非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後來就形成現在考編的形式。


在他看來,非師範類專業的畢業生投身教職,需要有承擔教學任務的能力基礎。在當下,他認為,還是需要有更多非師範院校的學生進入到教師崗位,“進入到大學一段時間以後,他們也可能認識到做教師是不錯的選擇。”相對來説,非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在能力結構上也會給學生帶去不同。


“我們也做過一些調查,非師範院校畢業的教師在經過短期的適應後,在工作能力和各方面,未必差於師範畢業的學生。”儲朝暉稱。


與此同時,相關的政策也在發生變化。年初,教育部印發《關於推進師範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的通知》,在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改革基礎上,繼續在有關高等學校師範生中開展免試認定改革。


《通知》指出,根據高等學校師範類專業辦學條件和辦學質量審核結果劃定免試認定改革範圍,2017年及以前加入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省份的高等學校相關師範類專業,自2022年起可以參加免試認定改革。


梁挺福表示,當人民教師需要一定的門檻,需要有職業執業資格證,而就讀師範類專業的大學生自然有先天的優勢。但當下就業形勢不好,更多大學生選擇參加教師資格考試以增加就業機會和渠道,這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一方面,教師崗位競爭肯定會越來越內卷,深圳、佛山、杭州等經濟比較發達地區中小學老師招聘參考人員學歷越來越高,985、211名校、海外50強名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頂尖的大學畢業生流向中小學發展更有利於國家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梁挺福稱。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則提出,評價教師職業是否吃香,要看獲得教師資格證的人員,實際參加教師招聘的情況。“從全國範圍看,中小學教師招聘還存在冷熱不均的情況,在一些農村地區、欠發達地區,有的教師崗位招聘甚至遭遇無人報考的困境。”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83 字。

轉載請註明: 10年間報考人數翻66倍,“教資熱”的背後是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