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中,嘉靖皇帝無疑是運氣最好的皇帝,如何從一位王爺搖身一變成為皇帝?十五歲繼位皇帝,朝堂之上毫無根基,如何能在幾年時間內大權在握?張居正為何稱其超世之見?海瑞為何大罵“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嘉靖身上如何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便由筆者替大家揭開嘉靖皇帝神秘的面紗。
1521年,明武宗駕崩,武宗駕崩之時並無子嗣可以傳位,羣臣參照祖訓“兄終弟及”的原則找到武宗堂弟朱厚熜(cōng),由他來繼承皇位,這好運的朱厚熜便是鼎鼎大名的嘉靖皇帝,但是對朱厚熜(cōng)來説皇帝之位對他來説太過遙遠,嘉靖生於湖北安陸在京城可謂是毫無根基,僅僅只是頂着一個皇帝的頭銜會有人聽他嗎?
同年4月羣臣攜帶遺詔前往安陸來迎嘉靖,臣子的安排是以太子的禮儀迎接朱厚熜,朱厚熜心裏清楚,這是給自己的一個下馬威。朱厚熜並不接受,並對其右長史袁宗皋説:“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雙方互不妥協,最後由皇太后令羣臣上箋勸進,羣臣不得已,以皇帝禮儀迎接朱厚熜。
1521年朱厚熜即位次年改年號為嘉靖。
即位不久後,嘉靖帝和以楊延和為首的朝臣管於誰為嘉靖帝皇考 (即宗法意義上的父親)以及嘉靖帝生父尊號的皇統問題發生了爭論.
換成一般15歲的孩,就隨了大臣的提議了,嘉靖自然不會這麼簡單,嘉靖年紀雖小但是卻有着敏鋭的政治嗅覺。他知道羣臣之所以這麼幹,確實有一部分禮法原因,但真正的目的卻是要控制這個新皇帝,如果嘉靖真的聽從了羣臣的建議,那在天下人看來嘉靖堂堂一個皇帝居然需要改認親爹才登上皇位,皇家威嚴可謂是蕩然無存,即便之後成功即位,也沒人會看的起這樣一個皇帝。
當時真正掌握朝堂的是首輔楊廷和,楊廷和在武宗時期便貴為首輔,武宗去世之後朝中大局便是由他來主持。提議讓嘉靖改認親爹便是楊延和的主意,當時朝臣王瓚僅僅只是提出一點點反對意見,就被楊延和趕出京城改到去南京任職,其權勢之大可見一斑。
此時的嘉靖雖為皇帝,但因為年紀尚幼並沒人把他當回事,更加之還有楊延和這樣的強臣在朝堂之中呼風喚雨,嘉靖可謂是如履薄冰。嘉靖自上位以來便極為尊重楊延和,不斷對楊延和加封,並將其加封為左柱國以示尊崇,在朝堂之上大小事物也都要過問楊延和的意見,楊延和的權勢日益漸大,經常是提拔官員分管朝廷,同時清理了一大批靠關係提拔上來的官員,國家也越發清明,但是朝政大權仍在楊延和手中,這對一個有抱負的皇帝來説是多麼的悲哀。
嘉靖年紀雖幼但是在國家大事上卻表現極為老辣,在對待楊延和這個強臣的態度上嘉靖並沒有採取強硬態度。反而充分放權,一方面楊延和雖然拉幫結派但是好在他為人正直,大權交到他之手與國有益,天下人也會誇讚皇帝擅於用人。但是,楊延和大權在握,不斷力行改革也算是動了不少人的利益,羣臣之中憤恨楊延和的人也越來越多,原本團結的羣臣之間也出現了裂痕。
國家雖然漸漸走上正軌,但是對親生父親身份冊封這件事還是想徵求大臣建議,七月嘉靖召集以楊延和為首的重臣商議,希望他們尊自己親生父母為皇帝皇后,楊延和絲毫面子不給嘉靖,回家之後便上書駁回了嘉靖的請求,楊延和既然發話,重臣們自然也都站在楊延和一邊,嘉靖大為惱怒卻毫無辦法。此後9月,嘉靖生母興獻王妃入京,嘉靖又打起主意想要趁機尊自己親生父母為皇帝皇后。
楊延和自然不會給嘉靖這個機會,馬上聯合羣臣上書,稱“嘉靖此舉乃是忘記先帝恩情只想着自己的父母,乃是為自己的個人情感而放棄國家的大義。”此後更是百名官員諫諍。逼迫嘉靖皇帝尊孝宗為皇考,不再提將親生父母立帝立後之事,嘉靖皇帝與楊延和徹底決裂。
嘉靖啓用張璁等與楊延和不合的大臣,由他們來主導改革事務,漸漸架空楊延和的權力,同時楊延和也因為早年掌權之時過於獨斷樹立了不少政敵。此番改革之後楊延和地位大不如前,他也無心再在朝堂之上待下去了,乾脆就上書退休。
嘉靖馬上就同意了楊延和的請求,楊延和退休之後嘉靖趁機掌權,馬上改稱孝宗為皇伯也就是皇叔的意思,此事一出朝堂內外大驚,但被嘉靖獨權而定。這件因皇統問題發生的“大禮議之爭”長達三年半。此番君臣之爭嘉靖獲得了最終勝利。
同時這件事情也讓嘉靖帝將權利收攏到自己手中,在位期間勵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
史書中評價:嘉靖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為獨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強的一位, 他為人非常聰明,尤其在書法和文辭修養都有不錯的造詣。同時也特別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奮,批閲奏書票擬經常到後半夜。 雖然《明史》説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練道修玄,但是卻始終牢牢掌控着整個明朝的政治、財經、軍事和民生大權。史書評價嘉靖帝為''中興之主'',説他''有不世之奇謨六,無競之偉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獨行五''。
縱觀嘉靖一生,不得不感嘆嘉靖皇帝天賦之高,在毫無根基的情況下步步為營奪得大權,即便晚年史書記載嘉靖沉迷修道不理朝政,然而實際上嘉靖卻是白日修道晚上批改奏章,牢牢地將百官掌控在手中,不過因為嘉靖對待羣臣太過嚴酷,後世文人皆對其不喜,這也是對嘉靖的評價如此兩極分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