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魏海洋
日前,青島市教育局一股腦公佈了中小學招生政策,今年的招考政策與以往相比,意義非凡,更應該讓各界仔細研讀。疫情影響招考,時間節點全面延後;中考改革落地元年;高考改革落地元年;首次實行公民同招……這種種的政策“硬變”,需要“軟着陸”,新政之下所影響的學校、學生、家長,乃至教育方式、思考處事方式之變,都需要各位一點點“嚼碎”、“吸收”。
這其中,青島首次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所涉及的改革羣體、學校最為廣泛。去年7月份,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了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落實國家政策,在剛出爐的《青島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工作方案》中規定,2020年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公民同招政策,到底是什麼,公民辦有何影響,對民辦影響有多大,對學生和家長有何影響,家長應該如何應對這個政策?這篇文章將從家長最為關心的角度入手,針對這些問題,一一解讀。
青島公民同招細則摘登(家長需瞭解的關鍵政策點)
針對青島落地的該政策,從政策文件中抽絲剝繭,把最重要的要點總結為幾點,如下:
1、政策:幼兒園上小學,小學升初中,實行公民同招。
解讀:這裏涉及到公辦和民辦招生的問題,由教育部至上而下的公民同招影響下,青島義務教育階段的公民辦招生基本在同一時間進行,民辦如果報滿了,也要進行電腦派位,就像每年市實驗初中、37中以及各區市公辦電腦派位一樣的形式。
公民同招影響下,青島市區的公民辦招生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七中面向市內三區招生。6月13日電腦派位、發榜。
第二階段:所有民辦初中學校與區市所屬公辦初中學校同步招生。青大附中初中部招生由市教育局負責組織。其他初中學校由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6月27日電腦派位、發榜。這個階段涉及市區的超銀、青大附中、智榮等一批民辦初中。
第三階段:小學招生。7月18日至20日招生報名、現場確認,8月8日公辦小學、民辦小學電腦派位、新生髮榜。
2、政策:對於報名學生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小學按身份證號、初中按學籍號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不得要求家長提供其他任何信息。報名人數不足招生計劃數的學生全部錄取。學校不得自行通過網上預約、信息登記等形式提前進行預報名,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采取筆試、面試、面談、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條件等選拔性方式招生。
解讀:保證公平,防止“掐尖”行為。公民辦招生站到同一起跑線。對於家長來説,有學校提前進行招生的行為,都是屬於違規的。
3、政策:實行九年一貫制的民辦教育集團可以採取對口直升辦法招生,小學升初中不再組織電腦派位錄取。
解讀:例如超銀小學直升超銀初中,新世紀直升青大附,海信小學直升海信初中等……
4、政策:民辦小學招生限於審批地所在區市。市內三區民辦初中學校招生,市內三區作為一個整體區域。民辦學校未完成招生計劃經相關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核實批准,並報市教育局備案,可跨區市招生,但不得超出市域範圍。公辦和民辦學校均不得錄取未經報名或不在招生範圍內的學生。
解讀:例如,市南區內的民辦小學第一次招生只能招收市南區的孩子,如果招不滿可以面向青島市招生。市內三區的民辦初中先面向市南、市北、李滄招生,如果第一次招不滿再面向全市招生。
不管是上公辦和民辦,必須走正規報名程序。以往所謂的非正常擇校行為被杜絕。
5、政策:市內三區小學畢業生家長在6月3日-8日登錄青島市教育局政務網(http://edu.qingdao.gov.cn),確認學生信息後,一次性填報全部初中入學志願:
第一階段志願可以填報青島實驗初中或青島三十七中,也可不填報該志願。
第二階段志願要選填所在學區對應的公辦學校、市內三區民辦學校和其他面向學生所在區招生的民辦學校,形成多個志願(不超過4個)。志願填報期間,家長可修改志願,報名截止後,所有志願將不能修改。
解讀:家長千萬不要錯過了填報志願的時間。另外,要合理安排4個志願,建議充分考慮自身情況將4個志願填滿。
6、政策:按照志願順序依次錄取。報名人數不足該志願學校招生計劃數量,報名學生全部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派位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公辦學校,由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錄取辦法;全部所填志願都未予錄取的學生,由學籍所在地或符合入學條件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到未滿招生計劃的相對就近的公辦學校就讀。
解讀:如果志願都未符合,就將面臨回原籍所在地被調配至未滿非熱點校的情況。對此,更加要求家長理性填報志願,明晰自己孩子的特點和情況。一定程度上,從政策面加大了家長擇校的難度。
分析
政策調整:電腦派位讓生源均衡化
以往,青島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中,存在民辦提前發佈招生信息,提前聯繫收集學生信息等提前招生的情況,甚至為了保證招到最優質的學生,提前面試學生甚至家長,惡意“掐尖”。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家長反映壓力山大。這種現象青島並不是很突出,在全國來看比較普遍,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這種民辦惡意“掐尖”的提前招生現象愈演愈烈。如何規範亂象,去年教育部下發通知,自上而下要求“公民同招”,超出計劃的民辦學校也要像公辦學校一樣電腦派位。
義務教育階段的整體要求是均衡,這裏的均衡不光是不同省份、不同區域、不同學校間的均衡,還涉及機會的平等、招生形式、招生規則等的平衡。目前,社會對於教育的期望,正在由“有學上”向“上好學”轉變。對於義務教育來説,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全面普及,正處於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的新階段。進行“公民同招”的改革,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進程中出台的。教育部解讀稱,關於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新政按照公辦民辦學校同等對待、互不享有招生特權的原則,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做出規定,明確了公民同招的要求。
根據政策制定之意,公民同招的改革既滿足招生人數要求,又確保客觀公平,維護正常招生秩序。公民同招、電腦派位所帶來的第一個影響就是所帶來的生源均衡化趨勢,公辦和民辦在招生時間和規則上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增加了家長選擇學校的難度,照比以往的政策來看,更有利於公辦招收到優質生源,對民辦學校的招生肯定有所影響。表面來看通過“抑民扶公”,促進生源均衡化,防止部分學校的“掐尖”行為。
公民辦進入辦學“質量戰”,倒逼各校關注教學質量
從公辦和民辦的各自發展上來看,公民同招政策讓公辦和民辦迴歸起跑線,協同發展的同時,也從政策強行規定的層面對公辦和民辦的辦學質量提出了新的考驗。
在此之上,一些辦學質量較為薄弱的公辦學校通過均衡生源收穫一部分優質生源,取得優質發展的良好契機,一定程度上會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對於優質的公辦學校來説,則會一定程度上更加促進其優質化辦學,從而在集團化辦學、輻射優質教育資源的層面發揮更大作用。對於辦學薄弱的民辦學校來説,則遇到強有力的衝擊,因招不到好生源等原因,會讓這些學校遭遇“冰河期”,並倒逼其加快改革提升辦學質量,同時也會給這些學校帶來被淘汰出局的風險。而對於優質的口碑民辦學校來説,公民同招政策的調整雖然會分流部分優質生源,但預計影響不會太大,優質民辦學校自帶的優質教學基因、升學實力和品牌認可度,會留住絕大部分優質生源,但政策的調整會讓這批優質民辦校“心絃緊繃”,更加註重教育教學質量的優質,從另一程度上來説,優質民辦校會越來越好。
從政策對於不同類型公民辦學校的影響來看,不管是哪一類學校,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獲得家長、學生的認可成為重中之重。只有品牌認可度提升了,升學渠道打開了,才能收穫真正的“鐵粉”,而不是僅靠生硬政策的調配來獲得優質生源。公民同招政策調整的關鍵內核是通過政策之手,讓公辦和民辦都有所發展,義務教育階段不管是公辦和民辦都能提質。由此看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學校,公民同招政策影響下,將發展眼光更多的關注到提升自身實力上是關鍵。而接下來,各類學校打“質量戰”成為必然。而針對家長來説,普遍質量的提升對於學生的成才是有普遍的好處的。
對家長擇校能力要求更高,家長更需理性
對於家長來説,瞭解公民同招政策的始末與影響對於在政策之下如何擇校有很大幫助。而在今年的政策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對家長擇校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政策細則來看,考驗家長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首先,在首批招生中,民辦小學是先在屬地招生的,招不滿才能面向於全市招生。市內三區的民辦初中,先招市內三區的學生,招不滿再面向全市招。家長們的抉擇難度加大,舉例來説,一個市北區的家長本來想去市南區的民辦小學,往年民辦小學的招生是面向市內三區的,政策調整後這位家長的擇校計劃就會打亂,轉而選擇市北區的就近公辦小學或者市北區內的民辦小學,因為如果要等到市南區的該民辦小學招不滿而面向全市招生,可能性不大,誰都不願意拿孩子的入學做賭注。
另外,政策規定,實行九年一貫制的民辦教育集團可以採取對口直升辦法招生,小學升初中不再組織電腦派位錄取。例如,超銀小學是可以直升超銀中學的,新世紀小學可以直升青大附中的,海信小學可以直升海信初中。九年一貫制內不用二次選擇,一定會帶火民辦集團化發展,民辦學校的九年一貫制會減輕家長小升初時的擇校壓力,一些認可優質民辦初中的家長會提早進行規劃,在孩子幼升小的時候就考慮熱點民辦小學。從而使得部分家長擇校行為提前。
再者,政策規定,小升初的家長需要在6月3日到8日登錄系統填報志願,除去第一階段的市實驗初中和37中之外,重點是第二階段的公民辦志願填報。按照規定,第二階段形成不超過4個的志願,在填報這4個志願的時候會讓家長陷入擇校難題。4個志願按照志願順序依次錄取。報名人數不足該志願學校招生計劃數量,報名學生全部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實行電腦派位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公辦學校,由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確定錄取辦法;全部所填志願都未予錄取的學生,由學籍所在地或符合入學條件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到未滿招生計劃的相對就近的公辦學校就讀。這4個志願如何排列,熱點民辦學校是否應該放在第一個志願,是否應該捨棄本片區熱點公辦學校而選擇賭一賭熱點民辦校,成為家長擇校的難題。
種種的影響給所有家長提出了擇校難題,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更加理性。首先是對自己孩子的特點有一個更為全面的把握,對自己孩子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提前設計其小學、初中甚至高中、大學的發展規劃。再者,對公辦和民辦的辦學特色、辦學質量要有一個全面細緻的瞭解,家長要提前收集並瞭解各類學校的特點和信息,並加以分析,與自己孩子的規劃和特點結合,選出適合孩子發展的學校。另外,4個志願如何設置,公辦、民辦如何排列,家長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而志願設置本身也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壓力。
從“掐尖”到“同招”,教育個性化選擇如何實現?
防止學校惡意“掐尖”到公辦民辦同一起跑線,在尊重公平的同時如何滿足家長對於教育的個性化需求,是在公民同招政策之下必須關注的點。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家長對於教育的選擇日趨理性,尊重家長的個性化選擇也是教育公平的另一體現。如何滿足家長既想上好學校收穫學業成績,又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不僅是學校更是政策調整努力的方向。
升學率是家長關注的焦點,自然也成為學校關注的焦點和工作的重點。對於民辦學校來説,更是如此,升學質量是民辦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從青島初中教育來看,民辦勝於公辦的優勢比較明顯,從升學率來看,超銀、青大附在二中、五十八中的達線人數達數百人,而很多公辦初中達這兩所高中線的人數寥寥數人。2019年超銀中學廣饒路校區公辦普高達線率高達88.1%,創島城中考歷史之最。每一所優質民辦學校的成長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起初沒有名氣,無人敢報考,更無所謂“生源”,那些最普通的學生考出了一年比一年優異的成績,才有瞭如今的良性循環。首先是有了成績,好學生才回去報名,而不是先有了好學生,才有了好成績。
青島超銀學校校長潘曉莉説:“生源質量對任何學校來説都很重要,但這絕不是影響學校發展的唯一因素。”她認為,從青島民辦教育來説,很多優質民辦校都走過了十幾二十幾年的風雨路,通過積澱品牌、口碑,深化教育教學等多方面工作,逐漸打造出了適合自己發展適合學生成才的教育理念和發展思路,正是這些年練就“內功”形成的軟實力才是保證民辦教育持續走下去,併為社會、國家培養優秀人才的基石。
青島很多優質民辦教育早已擺脱只看成績、死記硬背的“初級階段”。深耕教科研、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高升學率”成功背後的原因,永遠不會只有一個。對於真正的優質民辦學校,此次政策的出台反而給他們帶來了公平競爭的舞台。沒有了所謂的“掐尖”,公辦學校也就沒有了最後的“藉口”。在這種背景下,真正優質民辦的升學率仍然會突出,那時候,公辦學校就真的沒有任何理由解釋了。所以,相信很多民辦初中也在期待三年以後今年這一批學生的中考成績,因為只有用數據説話,才是實力的體現。
當然,公辦和民辦肯定是各有所長。家長也應抱着對孩子個性化發展和個性化擇校的理性,去看待公辦和民辦的各自優勢和不足,找到適切的教育。在選擇哪所學校,哪種教育理念,哪樣的升學路徑上,家長需要做的功課還很多,不如消除對於每一所學校的道聽途説,真正走入這所學校去看看去聽聽,實際地感受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