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對於新中國的高等教育來説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也是在這一年,留蘇預備部開始了第一次招生,凡是要到蘇聯留學的人都必須在這裏接受俄語關、政審關和體檢關的嚴格的考核。
這一做法不僅能夠有效的保障選拔學生的質量,也使得國家花費鉅額投入培養出來的技術人員將來在未來國家建設的大潮當中政治上、體制上都完全可靠。
1950年2月14日,中國與蘇聯正式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後,中國與蘇聯的戰略同盟關係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中國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學習俄語的熱潮。
參加的那場留蘇學生選拔考試中,俄文水平掌握的高低也被列為一項考核內容,600名學生到校後按照俄語由高到低的不同水平分成小班教學,每班約30人。
所有學員都給自己佈置了每天背誦幾十個單詞的任務,大家也是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幫助記憶,為了營造俄語學習環境氛圍,有的班級還規定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生活往來上都不許説一句中文,如果要是誰犯規了,就要受罰。
在濃厚的學習氛圍裏,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地學習,有的學生甚至逃過體育課去背俄文單詞,但是後來都被禁止了,學生們在高強度的學習狀態下也漸漸意識到,沒有好的身體,日夜苦讀也吃不消,有的同學就因為嚴重的透支,身體堅持不住而中途退學。
留學生的選拔工作事關國家的未來,在當時也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當時有一種説法就叫做夠得上入黨條件,不一定夠得上留蘇條件。
在留蘇預備部裏,政治審查不僅要求審查對象思想進步,道德品質優秀,政治上可靠,而且其家庭成員和主要的社會關係在政治上必須清白。
主要因為政治條件,地主、資產階級、富農出身的一律不要,第二個有海外關係的不要,這樣一下子好多就給去掉了,當時説是要留蘇比入黨還困難,入黨,你入黨當了黨員了不一定能留蘇。什麼樣的人才能去呢?只有那些貧下中農出生,家庭背景清白的人才能去。
難以想象50年代留學蘇聯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