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島又稱之為伊裏安島,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島,僅次於格陵蘭島。
——不過與格陵蘭島不同的是,幾內亞島處於熱帶區域,植茂非常的豐富,降雨量很高,農作物產量非常高,所以人口密度要比格陵蘭島高得多,而且在幾內亞島內還藴含了大量的礦產資源。
目前這個大洋洲最大的島嶼被一分為二了,印度尼西亞統治者西半部分,東半部分以及附屬羣島被新幾內亞統治。
看到這裏或許很多人會感到奇怪,明明本屬一塊的島嶼,為什麼最終卻沒有實現自我統一呢?
——按道理本來就是一個島嶼上的土著民族,語言文化都是相通的,尤其對於印度尼西亞來説,有着全球排行前十名的海軍力量,軍事佔領新幾內亞地區應該不成問題呀。
這裏面到底有何緣故呢?本文我們就來了解下其中的歷史淵源。
我們前文有説到,這個島貴為世界第二大島,而且資源豐富,可開發程度更盛於第一大島格陵蘭島,也就是説它的資源利用率更高。
這樣一個令人眼饞的地方,文明卻很落後,西方殖民者會放着不管嗎?
顯然是不會的。
於是有了16世紀初,新航路開闢後,葡萄牙的殖民者來到了大洋洲,在發現新幾內亞島後,就對此地開始了殖民——由於這裏的人口有點像黑種人,而且氣候環境和非洲的幾內亞非常的相近,所以葡萄牙就將這裏命名為新幾內亞。
而葡萄牙這一殖民就長達300多年之久。一直等到商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後,西葡衰落,荷英法興起,這種局面才得以改善——當時歐洲“後起之秀”的荷蘭、英國,法國等國家也開始在大洋洲的一些島嶼殖民,面積龐大物產豐富的新幾內亞島也同樣進入了他們眼中。
這個時候的葡萄牙的實力顯然與他們比不了,於是被迫退出,新幾內亞西部地區的控制權也就落到了當時的“海上馬車伕”荷蘭的手中;而東部的控制權則被英法德三國所佔據。
在19世紀末的時候,法國由於國內動盪不安,對海外殖民地無暇顧及,也就放棄了對新幾內亞島的內部干預,此時島內的勢力也就剩荷蘭英國德國三家了。
當時為了方便管理,三家重新劃分了勢力範圍——直接將西部地區劃歸為了荷蘭,東北部地區為德國的殖民地,西南部地區為英國的殖民地。
這三個國家劃分為新幾內亞島勢力範圍後,更加肆無忌憚的對此地進行資源掠奪——而且他們只管資源掠奪,完全不顧百姓的生存,所以導致此地的土著居民仍然很窮困,文化依然很落後。
列強加強剝奪侵略,而本地居民被壓榨的越來越勢弱,這就使得當地人民很難形成反抗勢力來反對他們的壓迫,造成了新幾內亞島在當時一直延續着分裂狀態。
這種格局在一戰後得到改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自然要將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交給戰勝國,於是德國就被迫將新幾內亞東北地區的殖民交給了英國。
此時的新幾內亞島形成了荷蘭與英國兩家獨大的局面。
在20世紀初,英國在對海外殖民地感到越來越力不從心的時候,為了方便管理,就將英國在東部地區的殖民地託管給了澳大利亞,從那之後新幾內亞島也就被分為了東西兩個部分。
到了二戰後,殖民時代差不多宣告結束。
——此時荷蘭所控制的印度尼西亞羣島通過獨立戰爭脱離了荷蘭的控制併成立了印度尼西亞,荷蘭所控制的東印度公司的領土範圍全部納入了印度尼西亞的統治範圍。
不過由於新幾內亞半島的東部是由澳大利亞所託管,澳大利亞作為大洋洲地帶最強大的一個國家,加上印度尼西亞剛成立之初與英國荷蘭打仗已經對自身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所以也就沒敢向澳大利亞提出要統一新幾內亞島這個想法。
一、而後來即便印度尼西亞恢復元氣了,也沒敢統一新幾內亞島,則是出於以下兩點的考量。
1、首先,那就就是新幾內亞的領導者不願融入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雖然在1945年的時候就已經脱離了荷蘭還有英國的控制,不過由於缺少資本主義的扶持,國家發展相對緩慢,國家大多數地區還是維持在相對原始的狀態,社會發展極度的不平衡。
而新幾內亞由於是澳大利亞一直託管的狀態,雖然説軍事實力可以忽略不計,社會發展度也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澳大利亞所扶持的幾個城市還是比較現代化的,而且其受到的教育理念還有價值觀也各有不同。
因此,新幾內亞的領導層是絕對不願意融入印度尼西亞體制的。
2、接着,也是最為關鍵的,那就是印度尼西亞也沒有軍事實力統一新幾內亞。
雖説新幾內亞國家內部的軍事實力是非常弱的——目前新幾內亞國家內部只有5000多人的部隊,而這5000多人的部隊其實就是能夠維持國內的治安而已。他們所裝備的最先進的武器也就是反坦克的火箭,自身連一個坦克都沒有,軍隊中配備的最高級武器莫過於是英國產的衝鋒槍。
因此新幾內亞國家軍隊的戰鬥力確實是可以忽略不計。別説是印度尼西亞的軍隊,或許就算新加坡這一個小國家都可以吊打新幾內亞。
但我們不要忘了,雖然新幾內亞比較弱小,但它背後有強大的澳大利亞做支撐。
雖然印度尼西亞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有海軍力量前十名的水準,但由於本身是一個多島嶼國家,所以其海軍力量也特別分散,如果是單挑新幾內亞那是完全沒問題,但如果澳大利亞插手的話,情況就沒那麼樂觀了。
其實無論是明面上還是私下裏,澳大利亞肯定會給新幾內亞一定的軍事援助,雖然不會給印度尼西亞帶來直接上的軍事打擊,但是絕對不可能讓印度尼西亞通過武力統治新幾內亞的。
——最明顯的一個案例就是印度尼西亞曾經想通過武裝的方式統治東帝汶,經過數十年的軍事管控,東帝汶在澳大利亞的支持下仍沒有印度尼西亞屈服。
所以印度尼西亞連東帝汶這樣的小島國都吞不了的話,更不可能統一新幾內亞島了。
二、而反之,新幾內亞這個國家也不可能説統一島嶼。
雖説背後有着澳大利亞武裝力量的支持,但是澳大利亞絕對是不會支持新幾內亞發動統幾內亞島的戰爭的。
畢竟印度尼西亞本來也就是一個有野心的國家,如果新幾內亞反向統一的話,肯定會遭到印度尼西亞傾盡全國之力的打擊,到時候澳大利亞也沒辦法直接從明面上支持新幾內亞對抗印度尼西亞。
新幾內亞的領導人自然會明白了這一點,所以對於他們來説,最好的狀態就是保持現狀。
三、再退一步講,從印度尼西亞的角度來説,也不太希望新幾內亞島能夠統一。
印度尼西亞本來就是一個多島特別分散的國家,國家的政治還有軍事中心,主要集中在了爪哇島。以目前來説印度尼西亞目前的國境線已經拉的很長了,維護一個多島嶼國家統一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印度尼西亞現在還會有一些島嶼的獨立勢力不停的在搞破壞。倘若讓新吉尼亞島統一的話,那麼新幾內亞便會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一個島嶼,也是印度尼西亞最偏遠的一個島嶼,到時候如果幾內亞島想要自身做大,印度尼西亞對於此地的管控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而且印度尼西亞目前國內的分裂勢力也特別的猖獗,如果獨立勢力在幾內亞島搞分裂的話,你印度尼西亞目前的軍事力量很難在遠東地區建立一個有效的控制。倘若獨立分子抓住這樣的一個特點,在印度尼西亞國際敵對力量的支持下非常容易分裂出去,到時候印度尼西亞就相當於給自己培養了一個對手。
從這一點上來説,以印度尼西亞既沒辦法統一新幾內亞島,也不希望新幾內亞島獨立。
總的來説,在兩邊看來,新幾內亞島保持東西分裂的現狀就是相對的和平方式,是兩方都認為比較完美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