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不報課外班?小學低年級老師家訪發現: ​為如何“標配”苦惱,不如用好生活中的教育機會

報不報課外班?小學低年級老師家訪發現:  ​為如何“標配”苦惱,不如用好生活中的教育機會

在暑假“雲家訪”全班37個家庭之後,長寧實驗小學二年級7班班主任陸小涓發現,課外班已成了小學生的標配,有三分之二的孩子正在上至少一門課外班。但是,不管報班,還是不報班,家長都很苦惱。

陸小涓和同行一交流,發現這樣的情況很普遍,報班的家長一邊陪讀一邊擔心,課外班學得太多會不會影響課堂效果?課外班到底要學什麼、上幾門才合適?不報班的家長擔心:孩子不提前學是不是容易跟不上。

對此,幾位一線執教的老師不約而同地談到,對剛進入小學的低年級孩子來説,首要的是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行為習慣。在孩子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家長可以根據他們的意願,適當地培養一到兩個藝術或體育類的興趣愛好更好。

“零基礎”上學跟不上?與其分散孩子精力,不如堅持培養他們的意志品格

陸小涓在家訪中發現,班上幾個孩子迥然不同的暑假安排,帶來了顯著不同的效果。

這個假期,即將升入二年級的小華(化名)輕鬆不少,比起剛剛過去的一年級,他每天放學都要上五六門不同的興趣班,假期中被減少到兩門。因為陸小涓曾和家長溝通,過多、過分散的興趣班,讓孩子在上課時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所以小華的暑假興趣班“縮編”了,不過,從陸小涓家訪的情況來看,他的作業質量沒有下降,而且識字量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也並未落後,已經開始閲讀《三國演義》了,超出了這個年齡孩子的平均水平。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的學業情況,與報了多少門課外班關係不大。語數外等學業內容應該以紮實掌握基礎為主,沒有必要過度拔高或者撒網式報班,導致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陸小涓認為,對於望子成龍的家長來説,不如眼光放長遠,讓孩子選擇在某一兩個領域堅持,尤其是藝術或體育方面的興趣愛好,不僅能讓他們通過堅持收穫成就感,也能培養他們的意志和堅持的品格。

比如,她班上的另一個“零基礎”女孩小敏(化名),只上一門游泳興趣課,看似在入學時“吃虧”落後,但到了這個暑假卻“後發先至”。陸小涓“雲家訪”時發現,小敏曬黑了不少,原來,即使在超過36℃的高温天,她依然每天堅持在區游泳隊訓練,白天還要跟着教練户外跑步、練體能。剛入學時,她一度因為識字量等方面不如提前學過學生而着急,而現在,她的暑假日記裏已經不會出現拼音了,和提前補課的孩子進度沒有什麼不同。

從小敏和教過的諸多孩子身上,陸小涓發現,“堅持體育鍛煉的孩子學業的專注力和積極性表現方面都更突出,而不輕言放棄的‘運動員精神’能幫他們未來走得更遠”。班上另一個也愛游泳的男孩,在追求卓越的運動精神影響下,從開始時滿足於作業得“良”到現在每一項都渴望爭取到“優”了。

學太多影響課堂效果?日常家庭生活中處處是學習的機會

暑假期間,萬航渡路小學通過對全校新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和線上家長會,整理和統計了一些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一年級1班的班主任戴秋霞老師發現,今年9月即將迎來的新生中,真正“零基礎”——不識字、不會十以內加減法的幾乎沒有。由於擔心入學後跟不上,一半以上的家長為孩子報了課外興趣班。但在和戴秋霞交流時,不少家長卻提出了疑問:孩子提前學會不會影響課堂效果?

“這取決於孩子是否牴觸上興趣班,家長千萬不要勉強孩子,如果他們因此產生厭學或逆反的情緒反而得不償失。”她從教多年發現,“事實上,低年級的孩子更喜歡模仿和重複。而不像高年級或初中的孩子,可能對重複的知識失去新鮮感。”比如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可以反覆看好多遍,對於知識的學習也是如此,“一般來説,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更願意關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因為這樣學起來更有成就感”。

不過,身為語文老師的她表示,其實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處處都學習的機會。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記住2-3個詞語的小遊戲來鍛鍊孩子的詞語積累能力和聽力,第一次玩時,可能有的孩子不明白規則就跑開了,則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又比如,和孩子對話時,鼓勵他們説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詞語,當問孩子“今天的飯菜好吃嗎?”要引導他用“今天的菜很好吃”“XX菜不好吃”等句子來替代“好吃”“恩”這樣的回答;還有家長在教孩子學寫自己的名字時,應該要求他大致能把幾個字寫成大小一致、都在橫線或格子裏。

此外,戴秋霞欣慰地發現,大多數家長都給孩子買了不少繪本進行親子閲讀,但也有不少家長向她反應孩子閲讀口味“偏食”的問題:即孩子只偏愛同一類型的繪本,比如童話或探險類故事,其他類型的則不感興趣。

對此,戴秋霞根據多年的帶班經驗建議家長:“在不同年齡段,每個孩子的興趣點會自然發展和轉移,家長先不要打擊孩子的興趣。況且,進入小學後接觸課本內容,以及集體環境下同學之間的交流,都能大大豐富孩子的知識外延。”

由於上半年大多數時間孩子都宅在家中,她在線上家訪時還發現,不少孩子在家中“荒廢”成了小胖墩和近視眼。戴秋霞特意強調:“家長與其為報輔導班煩惱,不如利用假期幫助孩子做好進入小學的身心準備。”比如,每天讓孩子按時起牀、睡覺,堅持户外運動進行體重和視力管理;每天定時幫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倒垃圾等,有意識地通過定時、限時完成的小任務鍛鍊孩子的時間觀念,以防入學後的“拖延症”。


作者:儲舒婷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74 字。

轉載請註明: 報不報課外班?小學低年級老師家訪發現: ​為如何“標配”苦惱,不如用好生活中的教育機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