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孩子動起來

□河北日報記者 陳 華

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孩子成長的意義。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讓孩子們真正“動”起來?近日,記者對我省相關部門、一些學校及體育培訓機構等進行走訪發現,相關部門及學校不斷豐富家庭體育作業等活動形式,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引導,讓孩子暑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為他們的成長注入體育基因。

“預備,開始跳……”為完成學校佈置的暑期體育作業,來自邯鄲市邯山區趙王小學的兄妹倆朱容輝和朱容樂在家認真跳繩打卡,他們的媽媽馮女士則拿着手機給他們進行視頻錄製,並將完成情況上傳至邯山區家庭體育運動APP。

記者看到,這個APP裏既有孩子們幾個月來參與體育運動的總積分,也有當天家庭體育作業內容。兩個孩子當天需完成的鍛鍊內容有跳繩每天3組,每組30個,仰卧起坐每天3組,每組20個,以及自主鍛鍊項目包括跑步、呼啦圈、踢毽子等。

“近年來,由於缺乏鍛鍊,中小學生體質下降,‘小眼鏡’‘小胖墩’也有所增多。”邯鄲市邯山區教育體育局體育科張利民介紹説,去年11月以來,該區在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通過佈置“家庭體育作業”引導學生們在家堅持體育鍛煉。由於疫情影響,學生們今年户外運動減少,抓好暑期鍛鍊的黃金時期尤顯重要。為此,他們精心設計體育鍛煉內容,一些學校也根據每天打卡情況以及運動時間和質量等,評選校園每週運動之星,來鼓勵督促學生每天進行適量的體育運動。

老師為學生定製每日專屬鍛鍊任務清單;學生組成健身小組,“雲端”一起鍛鍊身體……記者瞭解到,在我省石家莊、保定等市的一些學校,也創新設計暑期體育作業,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運動形式,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

這個暑期,很多家庭也將體育視作孩子成長的“標配”,科學合理安排孩子的運動時間,陪伴孩子一起運動。

家住石家莊市新華區的王女士給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讓讓報了課外游泳班和跆拳道班。游泳課一週3次,每次90分鐘,訓練量接近2500米。王女士説:“有了游泳訓練的基礎,跆拳道課前熱身的15米折返跑,他比其他孩子耐力更強,別人都跑不動時,他還能衝刺。”

家住石家莊市裕華區的馮愛華是個滑雪愛好者。近日,他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報了省會西部長青冰雪小鎮舉辦的滑雪夏令營,“趁着暑假有時間,讓孩子學學滑雪,冬天我們就能一起去崇禮滑雪了。”

朱容輝兄妹倆告訴記者,剛開始每天進行體育鍛煉時,他們連十幾分鍾也堅持不下來。爸爸媽媽就帶着他們一起跳繩、打球、做仰卧起坐,現在不僅能很好地完成每日家庭體育作業,和父母的關係也更融洽了。

在學校體育資源尚有缺口的情況下,需要合理引入更多社會力量,一起倡導、組織、輔導青少年開展體育活動,為青少年運動提供更多的選擇。

“雖受疫情影響,但家長日益重視體育運動,僅游泳一項,目前我們7家門店就有4000多名孩子在學習。”萬拓健身服務有限公司青訓事業部總監張騫介紹説,他們注重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每週進行救生演練,不斷提升自身服務,以吸引更多孩子前來參與運動。

近日,河北仕弗瑞國際馬術俱樂部舉辦了兒童馬術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參與。該俱樂部負責人張磊介紹説,他們的學員以3歲至12歲青少年為主,最初只有八九十人,目前有400多人,其中今年新增學員七八十人。為讓更多孩子參與到馬術運動中,他們根據不同人羣需求,設立了一對一、分組課程等進行教學,開展了馬術夏令營、馬術體驗班等短期活動,還計劃舉行馬術比賽。

省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樊雅麗認為,讓青少年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還應發揮社區作用,以社區為單位開展體育活動。據瞭解,今年邯鄲市邯山區“家庭體育作業”走進社區,通過對轄區的運動場地、運動器械、羣眾運動愛好、社會體育指導員等走訪調查,在社區打造各具特色的體育活動,吸引社區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參與。

來源:河北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8 字。

轉載請註明: 讓更多孩子動起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