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當高考錄取如火如荼,以及高校陸續開學之際,原清華大學教授、現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顏寧發佈了一條微博,疑似吐槽當年入職清華大學的工資太低,瞬間引來了不小的關注。
微博中,顏寧教授透露,自己當初以正教授的入職清華大學,年薪只有10萬,不僅令人唏噓,清華大學的教授工資都這麼低嗎?
不過,顏寧教授吐槽的年份是2007年。當初在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完成本科學業的她,留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師從施一公教授。於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了兩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後,選擇回到清華大學,以正教授的身份入職,當時正是2007年。
在美國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顏寧就已經成為了一位小有名氣的學者,在《自然》等多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都發表了大量論文。若非如此,也不會年紀輕輕就以正教授身份入職清華大學。
2007年時清華的正教授,年薪十萬是多還是少?筆者個人認為是不少的,即便在今日,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大學或科研院所的正教授、研究員,年薪都達不到10萬。
需要注意的是,對科研人員來説,工資只是收入的一小部分。一方面,還有科研啓動經費、安家費、解決配偶工作,以及分配住房等諸多福利。今天來看,博士入職高校的科研啓動經費、安家費往往都在六位數,2007年或許沒有這麼多,但估計也不少。另一方面,科研人員會承擔很多研究課題或項目,做課題和項目都是有經費的。
顏寧教授在微博中並沒有提的非常全面,只是吐槽了一下基本工資,就勾起不少不知情網友的炸鍋。其實2007年正教授基本年薪10萬,已經很豐厚了。
2017年,在清華任教了10後,顏寧選擇了辭職並再次赴美,回到了自己的另一所母校普林斯頓大學。2019年時,僅僅過了兩年,顏寧便榮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頭銜。
這不禁令國內網友和學者心裏感到一陣酸澀。回想2017年顏寧為何選擇離開清華,有業內人認為是因為沒有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儘管顏寧本人表示了否認,但這依然被很多人視為是促使她離開的直接原因。
國內的學術環境以及體制內晉升規則,一直都有“論資排輩”之風,光憑能力是不夠的,還要熬到足夠的年齡和工齡。而且,社會活動力和社交能力也很重要,學者只是悶頭做學問不一定就有出頭之日。當然,這些只是我們的泛泛之談,不代表顏寧重返美國的真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