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沒有太重負擔,方能培養興趣

  編者按

  看着身邊很多小孩從小上了無數個興趣班,貌似他們不是那麼有興趣。父母主要是出於給孩子找個事做或者美其名曰培養氣質或者為以後升學來考慮,讓孩子去學鋼琴、繪畫、舞蹈、英語、數學等。

  至於老師方法怎樣、效果如何、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歡,也沒有人太多深究,如果不是孩子反抗太強烈,基本上會出於慣性一直走下去。

  直到興趣班和學業起了衝突,馬上就會把興趣班擱置起來,孩子甚至一輩子不再碰一下所謂的興趣。

   周有光,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早年研讀經濟學,1955年調到北京,進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他對中國語文現代化的理論和實踐做了全面的科學的闡釋。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以下為他對於學業和興趣的看法。

周有光:沒有太重負擔,方能培養興趣
  一定要輕鬆才能學得好,緊張是學不好的;不是壓力越大就學得越好,壓力太大學習效果就不會好。孩子不管不行,但不能管得太多。我主張教育要提供寬鬆的環境。

  沒有太重負擔,方能培養興趣

  我先是在聖約翰大學學習,那是一所帝國主義辦的教會學校,有比較好的教學條件,圖書館書報雜誌很多。

  老師非常鼓勵我們去圖書館廣泛閲覽,培養興趣。另外,老師還教我們怎樣閲讀。大一時,我們每天去圖書館看報,有一個英國老師跟我們講每天應該怎麼看報。

  他説讀報是有方法的,讀報時要問自己:今天新聞中哪條最重要?為什麼這條新聞最重要?這條新聞的歷史背景是什麼?不知道就去查書。後來我們按照他的方法去看報,真的很有收穫。以後我把這種方法用在讀書、做研究上。這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

周有光:沒有太重負擔,方能培養興趣
  那時老師非常強調培養學生興趣。但興趣是自然產生的,不是勉強的。

  現在的教育負擔太重,孩子們沒有一點自已的空間,興趣也就沒有生長的土壤。我上的中學、大學都是當時最好的學校,但我們的學習非常輕鬆,中學時9點鐘才上課,上午只上正課,下午是遊藝課。遊藝課包括圖畫、音樂、寫字等內容,不考試不計分數,很輕鬆。我們那時沒有任何家庭輔導。因而學得很輕鬆,也很快樂。上學時,我就利用課餘時間讀了不少語言學方面的書籍。

  學校管理既要嚴格,又要留有空閒

  我們從中學開始一定要住校學習,從禮拜一到禮拜六,學校絕對不允許學生出去,這可以使學生集中精力讀書、學習。

  現在大部分學校沒有這個條件,學生受外界影響就比較大。那時的大學是很有貴族味道的。當時我很窮,考上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和上海聖約翰大學,我姐姐在上海教書,有崇洋思想,希望我到聖約翰讀書,但聖約翰的學費很貴。姐姐的同事知道後就把她家裏當作財產儲存的皮衣當掉,接濟我讀書。

  為了能順利完成學業,我一邊上學,一邊給工部局(當時帝國主義在上海租界設立的行政機構)做翻譯。放假就在上海打工。

  第三年,我在學校通過考試獲得了一份工作,這樣就應付了學校的費用。我覺得那時的教育方法有好的一面,學生有時間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有時間從事勤工儉學活動。

  現在的教育給家庭和孩子的負擔太重了,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現在清華、北大都在慢慢地改,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尋求必然興趣與偶然機會的結合

  那時中學小學有許多很優秀的老師,我的老師讓我們平時覺得很輕鬆。我想一定要輕鬆才能學得好,緊張是學不好的;不是壓力越大就學得越好,壓力太大學習效果就不會好。孩子不管不行,但不能管得太多。我主張教育要提供寬鬆的環境,我們當時的老師強調興趣,認為沒有興趣是學不好的。必然的興趣同偶然的機會結合,就能成就事業。語文改革也是如此。

  語文改革是語文自身發展的必然,不是人為的、簡單的事件。20世紀50年代制定漢語拼音方案,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今天搞拼音方案就不一定能成功,因為目前存在一種復古思潮;在文革期間也不行,因為那樣就會被批為洋奴。

  先把白話學好,再學文言

  我不認為讀了文言文就能寫好文章。《光明日報》記者問我如何看待有人提倡文言這件事?我説21世紀提倡文言是時代的錯誤,要先把白話學好,再學文言。白話文言二者語法是不一樣的。你一會兒文言,一會兒白話,文言學不好,白話也學不好,反而把小孩子搞亂了。你可以學古代的語言,但要選修。古漢語不是基礎教育的內容,是大學生學習的一種專業,非專業的人不用學很多的古漢語,接觸一點就可以了,但白話文一定要學好。從教育的角度看,是先了解現代,再瞭解古代,而不是先了解古代,再瞭解現代。你白話學好了,古代的東西就可以自動學了。

  舉個例子,我受邀請去了日本,才知道日本小學生就用鉛筆,不用毛筆、鋼筆,因為寫字方便。書法是一種藝術,是少數人的事,不喜歡就不用學。寫字是每一個人必須掌握的本領。日本教育注重實用書法,中學生也不用毛筆寫,只有搞藝術、搞書法的人才用毛筆。

  他國好的東西,我們都要學

  在教育上,我們要很好地學日本,日文跟中文相近,日本語文教育和我們相近,我們可以借鑑。

  我還想談談寬鬆的教育環境的重要性。我的曾外孫6歲從美國回來,在看英文的福爾摩斯。他們不評什麼“三好學生”,認為評等級排隊會使其他學生產生自卑心理;老師並不佈置家庭作業,他們回家後沒有作業。讀書都是自動的,不是強迫的。這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與我們現在的很不一樣。

  我在中學時,每學期也要考試排隊,平時則沒有,老師也不會處分成績差的學生,不會看不起他們。處分學生不是一個好辦法,那會壓抑學生的思想和精神,影響完善人格的發展。

  在北大百年校慶時,美國哈佛大學校長説,我們培養學生,要使文科學生了解理科,理科學生欣賞文科;大學的目的不是培養專家,而是培養完整的人格,是一個完整的教育。

  這同我們提倡的全面發展相近。比較前蘇聯的教育和美國的教育,前蘇聯是培養專家,出來就是很好的工程師;美國不去培養高級工程師,但大學生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很大。現在,對於兩種教育模式的利弊得失應該是清楚的。

  領袖人才的產生,還得靠興趣

  領袖人才是在社會中自然產生的,不是學校教育能夠培養的。中學階段應該給學生興趣培養提供機會,你給他灌輸東西,腦子裝得滿滿的,他就沒有自己的空間和興趣去學東西了。

  沈從文早年很窮,沒有老師指導,小學都沒有畢業,他的學問是自學來的。他自己説是“鄉巴佬進京”,誰理他?他寫的小説像法國小説,但他不懂外文,他是自己看翻譯小説學會的,這完全憑興趣。有人看小説,看到半夜還不休息,是因為有興趣。

  “雙文化”時代,要學會容納兩種文化

  有許多人籠統談東方文化、西方文化,這是不對的。你要談文化,首先要知道世界文化史,特別是近現代文化史。

  我認為,現在每個國家的文化實際包含兩部分,一部分叫國際現代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這一部分是現代整個世界文化的共同部分,是文化的主要方面。二是傳統文化,每個國家不一樣的,包括本國的文史哲,包括本國的宗教、藝術,具有本國特色的。

  籠統講東方、西方文化為什麼不對?西歐文化和美國文化放在一起才是西方文化。東方文化含西亞、南亞和東亞文化。中國是三個“東方”之一,有自己的傳統文化。

  我比較了三所大學課程,中國今天有名大學的課程主要來自歐美,3/4是外國的,物理、數學、化學是外國的,是國際現代文化,1/4是國內的,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在縮小,國際現代文化在擴大。我們現在處於“雙文化”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既有國際現代文化,又有本國傳統文化。一個人也一樣,可以容納兩種文化,並不矛盾。我既能聽崑曲,又能聽現代音樂,因為人本身就是矛盾的。

  (來源: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5 字。

轉載請註明: 周有光:沒有太重負擔,方能培養興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