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時間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不但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也正是這一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東北人民奮起抵抗,開展抗日遊擊戰爭。那麼“九一八事變”發生的具體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呢?
九一八事變
根據中國近代史上對這一事件的記載,“九一八事變”具體發生於1931年九月十八日的夜晚十點左右。下面就具體來了解一下這一事件。
首先關於這一事件,又被稱作是“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他具體是由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在前期的時候,在日本關東軍的安排下,鐵道“守備隊”中的一支小分隊接到上級指令,秘密炸燬了位於瀋陽柳條湖附近的由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在事發後,誣賴並聲稱是中國東北軍炸燬了鐵路。還以此為由,開始炮轟瀋陽北大營,從而發動了這起事變。
在第二天,日軍就侵佔了瀋陽,之後又陸陸續續侵佔了東北三省。直到在1932年2月份,東北全境淪陷。此後之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就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而此時的中華民族在這件事情的爆發下,有了空前的覺醒和團結,國共兩黨的使命感也迅速增強,從而有力的促進了國共兩黨的合作。
九一八事變張學良
據説,因為“九一八”發生年的當夜實行不抵抗命令,張學良被罵為是“不抵抗將軍”,但是多年以來,在民間一直流傳着是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下令不抵抗的,而張學良只是代人受過的説法。那究竟“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張學良
記得在張學良晚年的時候,曾多次談及“九一八事變”時的不抵抗責任問題。他反覆的説明,他反覆説明,“九一八事變”時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國民中央政府。他是在獲得自由的情況下談這一問題的。
但是,曾經擔任張學良機要秘書的郭維城在1946年8月15日發表廣播演講時,曾提到過這一事件,他説:“當時在‘九一八’事變的發生當夜,張學良將軍在北平,一夜之間,曾撥打十幾次電話到南京給蔣介石請示,而蔣介石卻若無其事地十幾次覆電説不準抵抗,還把槍架起來,把倉庫鎖起來,全部交給日”。從郭維城的説法來看,它又與張學良所説的話有着出入之處。時至今日,始終還是沒有找到任何一份關於蔣介石造事變當中所命令的不抵抗的電報或者是手諭。
在張學良晚年在接受著名華人歷史學者唐德剛為他錄載口述歷史,並對“九一八事變”中的不抵抗命令有着這樣的記述:就是鄭重聲明關於不抵抗的事情,説關於‘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裏這樣説,很多人都在説,這是中央的命令,來替我洗刷。但事實不是這樣的。那個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説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絕對不是的。”從這裏來説,可以先相信,確實是張學良提出的不抵抗命令。
九一八事變死了多少人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可以説是中國面臨災難的開始,從這次的事變開始,中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愈演愈烈。也瞬間讓中國人明白了國家正在走下坡路,正在遭受日本的侵略。那麼在這場事變中又死了多少人呢?
九一八事變
根據相關資料的瞭解,在1931年的9月18日當晚十點多左右,在日本關東軍的安排下,,鐵道“守備隊”在瀋陽北大營南面大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中的一段路軌炸燬,事後還栽贓嫁禍説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還以此為藉口,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開始向中國東北軍所在駐地北大營發起了進攻。
直到在次日凌晨4點多的時候,日軍獨立守備隊中的第五大隊從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歷經一個多小時,東北軍第七旅被打退到了瀋陽東山嘴子,由日軍佔領了北大營。通過記載説,在此次事變過程中,東北軍共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但是也有資料説明,當時在事變發生的當夜,由於執行張學良的不抵抗命令,北大營大約有8000名的守軍被僅僅只有300人左右的日軍擊潰。所以説至於在這件事變中具體有多少人犧牲,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記載。但是從這些説法中,可以看見這一事件的發展程度,以及日軍的兇殘程度。
也是從這件事情之後,中國人民率先以武裝鬥爭來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武裝侵略,從而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九一八事變東北軍
關於九一八事變給中國帶來的苦難是不言而喻的,當時在東北境內的東北軍還有將近20萬,但是就是在張學良不抵抗的命令之下,這些軍隊幾乎沒有做出任何反抗。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是這些個東北軍無動於衷?
九一八事變東北軍
事實上,在九一八事變中不是東北軍不想反抗而是無力反抗,其原因如下:
第一:當時東北軍是在1929年被蔣介石忽悠去和蘇聯開戰的,把一個本來是外交遺留問題的中東鐵路問題變成了兩國之間的戰爭。而在張學良相信蔣介石的話,一樣認為蘇聯紅軍是不堪一擊的,結果使得東北軍敗了下來,使得東北軍被打掉了膽,一説要對外開戰都縮手縮腳。尤其在事件發生之前,老蔣滿口承諾的中央支持,結果到東北軍兵敗如山倒時都沒有見一兵一卒、一槍一彈的支援,自然使東北軍上下寒心。
第二:在事變的前一年,張學良參加中原大戰,把東北軍最精鋭的20萬大軍都帶走了,在東北只留下了戰鬥力薄弱的一支部隊。等到張學良打完仗後,又幫着守地盤。因此當事變發生的時候,主帥又不在東北,這些個將士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上下觀望。而蔣介石又不給出明確的指令,於是東北軍只能不抵抗政策,走上了流亡關內的道路。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蔣介石是故意不給出明確的指令的,應為他是想要藉助日本人的打擊來削弱張學良東北軍的力量。
九一八事變紀念館
對於“九·一八”歷史紀念館,它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在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變史的博物館。在該館中,通過保留了大量的文物、以及歷史照片、向大家真實反映出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 “九·一八”事變對中國東北進行殘酷殖民統治的屈辱歷史。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介紹一下。
九一八事變紀念館
首先,該紀念館是位於瀋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的46號,地處瀋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它最初開始建於1997年9月,歷經兩年的時間,在1999年9月18日這一天正式落成開館。
關於這座紀念館,它的總佔地面積有3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有12600平方米。其中在館內,共設有7個展廳,供遊客觀賞的展覽照片就有800餘幅,實物件300多件。其中關於九一八事變的相關文獻資料、檔案有100多件。此外,館內的大小型場景有19組;雕塑4尊;油畫、國畫等20餘幅,電腦觸摸屏14台、大屏幕電視錄像機2台。
據説在在“九·一八”歷史紀念館的附近,就有一座“九·一八”事變炸彈碑,它是在1938年的時候,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炫耀他們在“南滿鐵路”柳條湖附近製造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而建立的。另外,“九一八”事變博物館和這塊炸彈碑,以其獨特的藝術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內涵,表達了國人勿忘國恥和振興中華的愛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