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挺進大別山之前,為何把重武器就地掩埋,而不給其它部隊?
1947年,解放戰爭來到了關鍵的節點,國內的情況和以前相比變化很大。國民黨軍隊的實力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強了,戰鬥力也被削弱了不少。而人民解放軍和剛開始戰鬥的時候相比,反而裝備更精良,實力也更強了,在裝備上已經有反超趨勢,在這種背景條件下,解放軍果斷選擇由防禦轉為進攻。根據對敵我的情況進行研究,決定要攻其要害,劍指中原,決定了“三軍配合、兩翼鉗制”的戰術。讓劉鄧大軍也就是中原野戰軍,集結髮起進攻並且挺進大別山,設立革命根據地。
自劉鄧大軍艱難渡過黃河後,大別山與他們當時所在的魯山存在1000多里的距離,這遙遠的路程中不僅要克服多種自然障礙,還可能被敵軍圍追堵截,危險係數極大。
在艱難渡黃河的同時還遭遇敵人的進攻,劉伯承、鄧小平兩位領軍人於前線進行指揮,並不斷鼓舞士兵作戰,鄧小平進行指揮時説道:“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堅決打過去!”。戰士們被此話鼓舞,更加堅定不移進行作戰,並在英勇無畏的精神扶持下突出重圍,劉鄧大軍正是靠着頑強作戰的抗戰精神,20多天裏,他們經歷了太多太多戰鬥,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最終他們也成功到達大別山,並聯合其他軍隊進行了新的中原解放區的建立。
千里躍進大別山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為之後的戰爭起到了很好的影響,大別山有優良的地理位置,連通了三個省,戰略意義大,大別山還是革命老區之一,方便得到羣眾的支持,也不會受到敵方勢力的影響,並且我軍要是成功控制大別山這個要塞,得到的結果就是達成東威南京,西對武漢的良好效應,直逼敵軍的兩個核心城市,能對敵軍起到威懾和壓制的作用。
再加上大別山地理環境複雜,現代化的隊伍在這樣的地方也討不到什麼便宜,可謂是易守難攻,大別山離長江也近,便於之後進攻計劃的實施。我們的這一戰略還有效拖慢了國民黨部隊的進度,讓他們需要派兵到大別山和劉鄧大軍周旋,也就缺少兵力去完成對山東和陝北的進攻,於是這兩個地區安全了。
很多人應該都曾看過這部電影。它的名字是《挺進大別山》,事實上,這部電影所講述的就是魯西南戰役的經過,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採取了南北牽制,寬大正面、多地段強渡黃河,通過這種方式,積極創造更多的機遇,威脅敵軍儘快就範,把攻城與野戰、分割與圍殲進行了很好的組合,最終以15個旅的兵力一舉擊敗了4個整編師共9個半旅5萬餘人的敵軍部隊。進而讓國民黨軍在南部戰線的戰略部署全盤崩潰,為之後的全軍挺進大別山做好了鋪墊,正式拉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為之後的獲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在這場戰役中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雖然不久之後就成功的與西兵團匯合,但此時的西兵團也是元氣大傷,而此時劉鄧大軍又接到了新的命令——攻進大別山,兩軍才剛體會到重逢的喜悦就又要經歷分別了,而劉鄧大軍迅速將大量重武器進行
為什麼西兵團始終不攜帶中野的重武器呢?一是為了促進中野根據地的更好發展,西兵團拿出一部分戰場上會用到的物資,彈藥,還有一部分兵員都交給了中野。雖然交接完畢後依然有數十萬人,但對於當時的境況還是比較困窘的,他們每天腳下踩着的都是沼澤地,腿部以下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造成傷害,致使戰士們的整個情緒都處於比較低下的狀態,如果再負擔上重武器將對軍隊造成極大的影響。
第二,西兵團主要負責拖延國民黨軍隊,首要目的就是以游擊戰的作戰方式為主,將國民黨得軍隊搞得一團亂,破壞國民黨軍隊原來計劃的作戰行程,但一定要避免長時間的糾纏導致陷入敵軍的包圍中。而這個時候重型武器的存在,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哪怕與敵軍正面對戰也很難勝利。那麼他們就只能將重型武器進行掩埋以減輕負擔及時完成撤退。
也有人這樣假設過,若中野12萬大軍,事先沒有挺進大別山這樣的計劃,而選擇的是挺進豫皖蘇這樣的地區,並利用分段式躍進的方式,向敵軍的腹地出擊,是否會更好一點。但這個想法你能想到,其實當時的解放軍指戰員也一定想到過,不得不説這是一奇招,但採用這種方式將帶來更多的危險和困難,豫皖蘇敵軍枕戈待旦厲兵秣馬,其身後魯西南又面臨的是國民黨的大批軍隊,若選擇分段式躍進,來自於身後的壓力則需要耗費大量兵力去分擔,於是還得要削減追兵數量,而已經承擔了但部分壓力的西兵團,如果還要在原基礎上增加負擔,這隻會適得其反,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想很多讀者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挺進大別山這個重大的戰略任務會交給劉鄧大軍來完成?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野戰軍幾乎都在戰場上,沒有剩餘兵力可供使用,其實原計劃是從中原,華東這兩隻部隊中各派一部分出來進入大別山。然而整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第三野戰軍被國軍圍困,沒有餘力完成挺進大別山的任務,此時的劉鄧大軍面臨的局面還算輕鬆,能夠與國軍周旋,所以此時劉鄧大軍是完成這個戰略轉移的首要選擇。
當年的毛主席曾説,華北的取勝,要記功,中原起碼應該得到一半,朱德也説,我們常説得中原者得天下,在奪取恐了華北,東北等地區以後,還能得到中原地區,就意味着得到了整個中國。而控制了大別山地區,就等同於在蔣介石的頭上懸了刀子,直擊國民黨最致命的要害,比如南京、武漢等地。而在挺進大別山之前,雖然解放軍也取得了多場戰爭的勝利,但是這也無法改變解放軍當時一直處於被動防禦階段的事實。我軍選擇進入大別山,除了緩解防守壓力,更重要的就是給國民黨軍隊來另一個措手不及,突然間戰略狀態的轉變,讓國民黨軍隊不得不選擇立馬調兵回防,並使得我軍能夠擁有更多的戰略時間和空間。
單看劉鄧大軍的數據變化,可能有人會説在挺近大別山時,士兵人數就減少了6萬,為此還虧損了很多火炮武器。這樣是否值得?可是我們應該明白,如果國民黨部隊沒有被拖延腳步,黃百韜和黃維所帶領的兵團,邱清泉帶領的兵團,李彌的第八兵團和孫元良的第十六兵團,這些兵團無一會袖手旁觀,都將出動,且他們都是國民黨軍隊中實力比較大的幾支兵團,那麼我軍勢必在之後的對戰中更加困難。
也正是劉鄧大軍的這次挺近大別山的行動,將所有剩下的國軍精粹兵團吸引到這,為淮海戰役做好準備,也推動了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總結來説,沒有挺近大別山這次行動,也就不會發動淮海戰役,解放戰爭也不知走向怎樣的局勢。
如今,大別山一役的場面依然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久久難以忘卻,它是我國戰爭歷史畫卷的一小部分,卻描繪和記錄着革命先輩們為我們抒寫下的壯麗史詩。甚至還曾有諸多不知名,默默無聞的英雄戰士為了戰爭而獻身,這些戰爭歷史和英雄戰士們總是能帶給我們感動和啓發。讓我們深受感動的,或許不單單只是戰爭細節和革命烈士的戰鬥精神,更多的是讓我們意識到了,人民才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最終力量,這是人類歷史發展至今都逃脱不掉的宿命,所以我們才説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