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國兩千年來的這幾個王朝,不難發現一個特點:開國那陣皇帝特勤快,國內各方面的發展都進入了快速期,且歷史學家所界定的“盛世”,大多都處於這個時期。如果是個案,那隻能解釋是某個皇帝的個人成就,但幾乎每個王朝都是如此。
於是,就會讓人生出一個疑問:究竟是什麼成就了這一現象呢?
若是仔細想想,也答案不難得出:每次改朝換代時,都會經歷一次混亂。
尤其史上的兩段混亂期:
一是五胡亂華;
二是五代十國。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温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可以説,混亂持續的時間越長,對經濟、文化的發展破壞力就越大。這時,民眾的內心都迫切希望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而開國的統治者也感受過動亂,自然不希望此類事情再度重演,故而會在各方面避免重蹈覆轍。自然,這些統治者也會出台一下好的措施。
首先、就是解決土地兼併問題。
幾乎每個王朝到了後期之時,無一例外都會陷入一個問題,就是土地兼併。當年,王莽奪取政權後,就花了很多心力想克服這個問題。但是,他上位的方式有點不一樣,他是靠着權貴階級的幫助才獲得了皇權。當然,也是因為他的土地改革刺痛了這些階級,最終,使得他的改革不了了之,而自己不僅兩邊都沒討好,連自己的下場都不是很好。
由此可見,土地問題事關國運。其實,看那些王朝新建時,土地都會進行一次重新分配。原有的統治體系被推翻了,這時,新的統治者為了能讓國力迅速恢復,不會允許土地更多的囤積於私人手上。於是,百姓們手中有了地,便開始安心經營自己的小日子。所以,看每個王朝在開始的那幾年,都會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且賦税大多都是減免的。
因為,百姓沒錢,國家更不會有錢,而百姓生活寬裕後,自然就帶動了貿易,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因此,歷史上的那些盛世,都是貿易極其活躍的時期。這樣一來,國內的經濟活力被徹底激活,社會呈現出了一片欣欣向榮之相。
那麼,為何後來王朝都會走向凋零呢?
後來,土地又慢慢集中到了私人之手,很多人只得去做僱工。雖然,土地的產出也許沒啥變化,但是,賦税這一塊的變化可大了,地主們不願意多交錢。以至於,國家的損失就大了,消費力下降了。最終,經濟活力萎縮,進一步影響了國家實力,慢慢的蠶食了這個國家的所有。
其次、就是官僚制度的建設。
其實,土地問題也暴露了一個制度問題,就是官僚體系的貪腐。盛世年代,朝廷的風氣都很正,大臣可以指着皇帝説他做錯了,而皇帝不但聽得進還會主動改正。於是,在這種透明機制下的運作會讓官員真正心裏想着國家和百姓疾苦,極大程度地避免了徇私枉法。
不過,一旦朝廷風氣壞了,那麼,大家就只會想着自個。而作為最有保值價值的土地,就是權貴階級最先想獲取的資源,且這種效應會產生連鎖反應。因為,自上而下都會想方設法為自己謀福利,並且,會形成一個聯盟,大家相互彼此照應。最終,這支官吏隊伍就徹底變了顏色。
看明朝就知道了,這個時代不缺清官,但是,朝政風氣就是不好,朋黨之爭很是厲害。若是大家只想着國家,那麼,還會為了一個“團體”相互咬得那麼兇嗎?
因為,他們更多的則是隻為自己利益。
最後、就是統治者的自身。
在缺乏真正監管制度的古代,要想讓自己的大臣們做好工作,一個英明的統治者是必不可少的。在李世民任職的那段時間,為何會被史學家高度評價,那是因為他不但給自己的後人做了個榜樣,更是為所有的後來帝王們提供了教科書般的參考。
那就是:如果君王本身無法正確行事,那麼,不要幻想自己的大臣們會好好幹活。因為,説到底,這個天下是皇帝的,那幫大臣有幾人是真正想着國家的,這個答案真不好回答。但是,若是皇帝能端正態度,將治理國家始終放於第一位,那麼,大臣們也會收斂起自己的小心思,一心為公。
這麼一來,百姓倒是真正有福了,國家的發展終歸是離不了社會的穩定。試想一下,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官吏們做好自己的本分事,皇帝虛心接納治國建議,國家怎麼都會快步發展。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下,王朝初期國家可以實現大發展的原因,其實,就是三點:制度、管理和民生問題。若是用這三點去看王朝中期的一些盛世,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是,這時的王朝沒法像開國時期那般,徹底扭轉制度上的缺陷,所以,也無法扭轉這個王朝衰敗結果。
其實,歷朝歷代都是一樣的發展,有前期,中期,後期,這好像成了一種規律。前期的發展各方面都比較好,中期可能就差點,到了後期,就是各種矛盾層出不窮。最終,不是被農民起義推翻,就是被新勢力壓倒,國家走向滅亡之路。
所以,不管執政者在哪個階段,都要以史為鑑,時刻提醒自己,使得國家能夠往更加強盛的方向發展。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略論王莽及其改制》、《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