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討厭理性説教,是因為他們需要通過不講理來學習
科學、理性、客觀的説服孩子不對嗎?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願講理?

在生活中,我們常見到有些父母自認為自己對待孩子,很理性、很客觀、很科學。遇見孩子的一些問題,習慣在書裏尋找問題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藥。
他們很耐心的説服孩子,告訴他們如何正確的去做,為孩子分析其中利弊和對錯。可孩子往往不領情,甚至有時候故意重複犯錯,屢教不改簡直不可理喻。學齡期兒童這種情況較多,往往被父母視為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叛逆是孩子本能的學習方式——反事實學習(探索假如的世界)。
很多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明明知道父母説得對,就是本能的不喜歡按照父母説的去做。他們極端希望去嘗試對的反面可能。我們通常稱這種心理為叛逆。其實近期腦科學研究顯示,青春期叛逆是孩子一種源自本能的學習——反事實學習。
幼兒期的對錯好壞都是來自父母訂立的規矩,幼兒其實不理解對錯好壞這些抽象概念,只是為了生存而服從。到了青少年期,他們會嘗試去理解事物的對錯好壞,而通過嘗試事實的反面,通過試錯來體驗對錯好壞最有效。
當然,孩子不會嘗試每個事實的“反事實”,他們只是在學習其中的因果關係,人類的知識源自類比,很多因果關係是觸類旁通的。
想象一下:父母和老師都告訴孩子一些常識。但總會得到孩子的發問:萬一(假如)…會怎麼樣呢?這時候,孩子就是在開始嘗試探索假如的世界了。回想一下,是不是孩子在喜歡問萬一(假如)的問題後,就開始逐漸不聽話起來。
很多孩子不會滿足於用萬一(假如)的提問來探索假如的世界。孩子還會大膽的去嘗試,去故意犯錯,這是他們對錯的本能探索。
比如,有一段時間叫孩子洗澡、睡前刷牙,孩子會故意不願意,還會質疑為什麼要天天睡前刷牙?為什麼很多從小已養成的習慣突然會受到質疑,突然不願意遵守了呢?這其實主因不是孩子犯懶,而是孩子重新開始思考規矩,試圖嘗試違背,以此來更好的理解這些規則。
上面是從最新腦科學研究成果來分析孩子對理性的叛逆,下面我將在情緒方面告訴大家,孩子有多討厭理性説教。
作為一個心理學愛好者,我很喜歡和孩子在一起,我聽過很多孩子對父母的評價,評價最多的是孩子覺得家長越來越“無趣”。喜歡講道理的父母最無趣。有的孩子會説,父母越愛講道理,自己越覺得父母親陌生和冷漠,不再愛自己。父母生氣時,罵自己時,還能讓自己感覺到父母愛自己,起碼是在關注自己。
我發現在很多孩子的理解世界裏,理性是和冷漠、無愛劃等號的,孩子天生喜歡有強烈的情緒反饋,不管這種強烈的情緒是什麼,孩子都會理解成愛或關注。
還記得孩子小時候,父母向孩子做鬼臉、將孩子拋起,孩子都會很興奮?孩子的身體對理性的應答反饋是“低敏感度”的,不是不能理解,而是父母提供的理性答案,彷彿天生會帶給孩子沮喪感。
為什麼孩子討厭理性溝通?因為孩子沒有掌握理性互動的能力,他們不會很好的應答,情緒互動才是他們最擅長的領域。不單是孩子,成人也不喜歡單方面被説教,即使成人能理解,他們還是更喜歡平等的互動。
所以在孩開始子叛逆時,家長要明白:起初的很多叛逆,其實是孩子學習、探索假如世界的需要。面對叛逆最糟糕的應對方法就是理性的説教了,會促使孩子進入叛逆的增強迴路。用叛逆、激怒家長來獲得他們熟悉的強烈情緒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