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即將爆發之際,外線製作方針就已經被中共中央制定出來了,在此次作戰方針中,挺進大別山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在挺進大別山的征程中,由劉鄧大軍率領的中原野戰軍遭到了敵軍的圍追堵截。劉鄧大軍來到黃河前時,只能強渡黃河,來到了當時深受黃河氾濫之害的黃泛區,黃泛區幾乎沒有一塊好地方,全是淤泥,積水超過了軍隊的膝蓋,更要命的是黃泛區幾乎沒有人住,行軍速度在積水和淤泥的影響下逐漸變慢,大軍甚至找不到食物和休息的地方,但是我軍在這些困難面前依舊沒有認輸,17日的時候,黃泛區就在我軍背後了。後來又到了汝河,為了順利通過汝河,劉伯承和鄧小平親自察看渡口,我軍順利強渡汝河,我軍經歷了重重困難,在劉鄧兩人的指揮之下,我軍成功挺進大別山。
1947年,劉鄧大軍選擇在當時國民黨統治的大別山地區執行戰略任務,正式這一次行動成為了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轉折點,我軍就此從原來的戰略防禦轉為了戰略反攻,戰略大反攻行動正式開始,在我國多路軍隊的強強配合下,劉鄧大軍執行此任務選擇的是無後方的千里躍進方式,儘管國民黨統治管轄着當時的大別山,但是依舊不妨礙劉鄧大軍的挺進計劃,在進入大別山後,我軍隊伍便呈現出一種品字形戰略形勢,東邊緊鄰着南京,西邊與武漢相接,國民黨的兩大重鎮在我軍的包圍之中,這也為後面我軍進行戰略大反攻階段創造了有利地形條件,在大別山這一地區,我軍在這裏首先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這一舉動也為我軍後面進入全國性戰略進攻階段創造了先決條件。
1947年8月,南渡黃河的中原野戰軍在劉鄧兩人的指揮下贏得了魯西南戰役,共殲滅敵軍五萬多人,戰鬥結果喜人,成績也十分顯著。但是我軍在這場戰鬥中並不是完全沒有損傷的,結束戰鬥之後,劉鄧率領的大軍也損失慘重,急需補充損傷的兵員及武器。就在這時,中原野軍團遇到了由華野組成的西兵團。但是經歷過戰鬥之後,西兵團的一縱、四縱減員嚴重,因此無法再進行大規模作戰。除此之外的三個縱隊,三縱、八縱、十縱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然而匯合之後,中央軍委就下達了挺進大別山,將國民黨軍牽制住,不讓其離開豫皖蘇地區的命令,於是中野只能暫且和西兵團分開。説到這兒,當初中野破壞並就地掩埋了大量重武器火炮,如果知道有今天的話,就應該留下了送給友軍部隊。
為什麼西兵團不接受中野重武器呢?第一,中野與西兵團進行分兵時開展了一些討論,為保證中野能夠建設得更好,西兵團拿出一部分戰場上會用到的物資,以及彈藥,還有部分兵員都交由中野管理。雖然西兵團這時仍有數十萬大軍,但精力並不是很旺盛,由於每天都是在沼澤地中行走,腿部以下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造成傷害,致使戰士們的整個情緒都處於比較低下的狀態,這時如果還要揹着重武器行走就更加困難了。其次,西兵團意不在作戰,而是拖延國民黨軍隊,總結下來就是以游擊戰為主,干擾國民黨軍隊的作戰節奏,以達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但是要注意糾纏的時間,不能讓敵人有圍殲我軍的可能性。而這個時候重型武器的存在,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就算指戰員們如何進行作戰也很可能落入敵軍的圍殲。那麼這個時候就地掩埋武器成為他們最佳的選擇。
也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設想,如果當初中野12萬大軍沒有挺進大別山,而是前往豫皖蘇等地區,向國民黨腹部進行分段式躍進,這樣或許會更好。這個想法不單單是我們想過,當時的解放軍指戰員自然也是考慮過的,雖然這是一種能出奇制勝的方式,但採用這種方式將帶來更多的危險和困難,豫皖蘇敵軍還在時刻警惕着,其身後魯西南又面臨的是國民黨的大批軍隊,如果是採用分段式躍進的方式,沒有充足的兵力就無法分擔來自於身後的壓力,追兵數量也會得到減少,而已經承擔了但部分壓力的西兵團,如果還要在原基礎上增加負擔,到頭來連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被壓倒了。
進擊大別山的時候,為何中央軍委會把任務交給劉鄧大軍呢?其實最開始的時候,執行此任務的部隊定的是從華中,華東兩支野戰軍中分別抽調。可是,只見的當時國民黨已經大舉進攻山東一帶,古語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原本用於對付劉鄧大軍的王敬久集團,也被調向了山東戰場,華野軍方面壓力巨大,原計劃採用多線分兵作戰的華野軍,也就無法順利完成,所以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5月4日,中央軍委改變了原本的計劃,決定派出相比之下作戰壓力較小的劉鄧大軍獨立進攻中原,在大別山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啓新的篇章。而此前的劉鄧大軍,主要作戰方向是豫西,不是中原地區的大別山。
中央決定“實施中央突破, 挺進大別山”的總行動方針後,劉鄧也經過了對南進這個戰術的權衡利弊。第一個方面,野戰軍即使在戰役中佔得了一些優勢,可是對於當前戰場來講,要最終勝利,還需要更大的成果。客觀看待的話,採用“中央突破”,才能把敵人的主要注意力從山東和陝北這兩個地區轉到這邊來,改變戰爭的走向。結果表明,挺進大別山不但做到了讓敵方軍隊只能被我軍牽着鼻子走,減弱了敵方對其它地區的控制,最為重要的是,這讓我軍打破了之前只能被動的戰場格局,自此我軍展開了反攻。
戰場的硝煙已經消散了多年,想要了解曾經的戰爭史,我們更多的只能從一些書籍或者影像資料中去大致瞭解,每每回憶起解放戰爭的場面,都總讓人內心震撼,大別山一役的場景似乎還歷歷在目,正是由類似於大別山這樣的經典戰役,才組成了我國戰爭歷史的曲折畫卷,描繪和記錄着革命先輩們為我們抒寫下的壯麗史詩。曾有無數無名的英雄烈士為了和平和正義血染長空,永遠將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中,這些戰爭歷史和英雄戰士們總是能帶給我們感動和啓發。讓我們內心觸動的,不只是戰場上的細節和英雄戰士們的革命精神,更多的是讓我們意識到了,人民才是決定歷史走向的最終力量,這是人類歷史發展至今都逃脱不掉的宿命,所以古人常説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實前人早早的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我們都知道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受到了很多的磨難,這段時間我軍經歷了很多常人難以忍受的辛酸。從一開始的十萬人到最後的四萬多人,雖然從表面上看我軍損失慘重但是挺進大別山改變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可以説,“沒有這次戰略轉移, 就不可能在國統區建立政權”。這次行動在位置上成功打入國民黨統治內部,威脅到了南京的安全,國軍的戰略部署不得不進行調整,華中地區的國軍受到了解放軍大軍的牽制,這次行動開闢了人民解放軍繼續前進的戰略基地,為其他戰區的下一步行動提供了兵力支撐,特別是為華東戰區發動淮海戰役創造了先決條件。這也是為什麼淮海戰役後,劉鄧大軍能夠最終解放大西南地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