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兵法角度分析三國官渡之戰,曹操為何勝利?袁紹為何失敗?

官渡之戰(199年-200年)是曹操軍與袁紹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展開的戰略決戰,以曹操獲勝告終。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官渡之戰影響很大,曹操勝利後成為了北方最強的諸侯,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從兵法角度分析三國官渡之戰,曹操為何勝利?袁紹為何失敗?

今天從兵法的角度分析一下官渡之戰,深刻認識曹操兵少勢弱為什麼能取勝?袁紹兵多地廣為何反而失敗了?

第一,從道這方面對比。袁紹雖然兵多勢力強,但是內部將領謀士派系林立、爭權奪利、內耗嚴重。袁紹欲興兵討伐曹操,謀士田豐、沮授認為應當據守待敵,不同意起兵。謀士審配和郭圖主張興兵討伐,認為破曹操易如反掌。袁紹一時拿不定主意,猶豫不決。興兵打仗這樣重大的事,袁紹沒有深思熟慮和全盤規劃,就貿然出兵討伐。手下謀士意見不和,上下不能一心。這是很不利的情勢。

曹操方面,充分聽取謀士們意見,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漢獻帝在曹操這邊,擁護漢室的臣民能積極抗敵。曹操兵力雖弱但勇敢迎戰,謀士齊心,將領聽命,上下一心。在道這方面,曹操勝過袁紹一籌。

第二,天時方面對比。

當時天下大亂,諸侯互相征伐。曹操和袁紹都想消滅對方統一北方,統一後客觀上都有利於社會安定發展。當時別的諸侯比如荊州劉表都在觀望。江東孫策被刺死。天時他們各佔一半。主要看事在人為了。曹操挾持漢獻帝,表面上代表正統,有相當的正義性。袁紹也説奉詔討漢賊。曹操剿滅了呂布,招降了張繡。袁紹弟袁術六月病死。袁紹破了公孫瓚,佔據河北四郡,兵精糧足,聲勢浩大。

第三,地利方面比較。

袁紹統率幾十萬大軍進攻曹操,曹操集中主力部隊扼守官渡,以阻擋袁紹從正面進攻。派人鎮撫關中,拉攏涼州,以穩定翼側。又派臧霸率精兵佔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等地,牽制袁紹,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都。令大將於禁率步騎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協助扼守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阻擋遲滯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

從兵法角度分析三國官渡之戰,曹操為何勝利?袁紹為何失敗?

官渡之地為許都北、東之屏障,是袁紹奪取許都的要津和必爭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許都,後勤補給也較袁軍方便。曹操選擇官渡,佔據了地利優勢。袁紹雖然兵勢強大,他不採納許攸奇襲許都之計,只是從正面進攻,一時也難以攻下官渡。陷入了戰爭的僵持消耗狀態,沒有出奇制勝的舉動。

第四,雙方統帥和將領方面比較。

郭嘉説曹操有“十勝”,而袁紹有“十敗”。主要是曹操用人唯才、嚴明法紀、多謀善斷,懂兵法軍事,善於臨機應變、出奇制勝。袁紹外寬內忌、用人唯親、是非不明、多疑嫉能、拘泥成見、優柔寡斷、不納良策、色厲膽薄、不懂軍事兵法。

許攸截獲曹操缺糧草的情報,建議袁紹抓住時機,進攻許昌。袁紹多疑不採納。袁紹派嗜酒如命的二流將領淳于瓊守糧倉烏巢,用人大失誤。這麼關鍵的糧倉重地,不派穩重可靠的大將守護,可以説是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最大失誤之一!

從兵法角度分析三國官渡之戰,曹操為何勝利?袁紹為何失敗?

反觀曹操,當時曹操據守官渡和袁紹僵持,曹操有撤兵回許都的想法。謀士荀彧建議:當下不可輕動,應當堅守。袁紹勢窮,情勢將竭必將有變,要等待戰機出現。一旦撤兵,袁紹大軍來追,許都不保,不堪設想。曹操採納了荀彧建議。

曹操見許攸來投,來不及穿鞋就出賬迎接,善待謀士。許攸建議曹操襲擊袁紹糧草烏巢。曹操當機立斷,立馬率領精兵去劫燒袁紹烏巢糧倉。最後出奇制勝,斬殺淳于瓊,火燒烏巢,袁紹軍隊立刻不戰自亂。曹操扭轉了戰局。

第五,法度治軍方面對比。

《孫子兵法》雲: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曹操治軍紀律嚴明、令行禁止。以區區幾萬兵馬扼守官渡,抗拒袁紹幾十萬大軍而不潰不散。曹操統兵手段更高。曹操先據守官渡有利地勢,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抓住袁紹烏巢糧倉把守不嚴的失誤,立即派兵襲擊火燒烏巢。就是兵法講:善戰者,不失敵之敗也。

從兵法角度分析三國官渡之戰,曹操為何勝利?袁紹為何失敗?

袁紹治軍不嚴,用人唯親,不能有功必賞,不能有罪必伐。將士多不心服,只是迫於袁紹威勢。袁紹不懂軍事要訣,選兵用將不能抓住關鍵,兵多將廣仍然無所建樹。袁紹不能“修道而保法”,失敗也是咎由自取。袁紹統兵治軍能力差曹操一個檔次,也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

從兵法角度分析,我們更深刻地明白了:兵多勢強的一方不一定必然取勝,兵不在多而在精,關鍵是能不能選將用能;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戰爭不能拘泥於一種形式,關鍵是根據戰場形勢臨機應變、當斷則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60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兵法角度分析三國官渡之戰,曹操為何勝利?袁紹為何失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