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湯恩伯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湯恩伯死後,李宗仁用一句話評價他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李宗仁與湯恩伯一直不和,在李宗仁的回憶錄中,曾多次對湯恩伯的品行進行了批評,李宗仁筆下的湯恩伯自私、暴戾、無大才,實足的一個敗軍之將形象。那麼,湯恩伯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為何李宗仁與他關係不和?二人之間究竟有何恩怨呢?事情還得從頭説起。

  湯恩伯

  1937年10月12日,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駐節蘇北重鎮徐州。第五戰區防區遼闊,北至濟南黃河沿岸,南達浦口長江北岸,東自長江吳淞口向北延伸至黃河口海岸線,直轄地區包括山東全省、長江北岸江蘇、安徽兩省大部。在戰區之內,司令長官擁有最高權力,可以指揮轄區內所有機構,以集合一切力量抵抗日寇進攻。

  翌年三月,徐州會戰爆發,日軍以磯谷廉介第10師團和板垣徵四郎第5師團為主力,兵分兩路攻擊徐州,企圖實行南北會師,殲滅中國第五戰區主力于徐州地區。當時第五戰區下轄3集團軍(韓復榘部隊)、第1集團軍(桂系)、第24集團軍(東北軍)、第21集團軍、第22集團軍、第27集團軍等6個集團軍,以及西北軍龐炳勳的第3軍團,部隊數量雖多,但都是雜牌軍,戰鬥力和武器裝備簡陋。為加強徐州會戰的力量,蔣下令將湯恩伯的第20軍團和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劃歸李宗仁指揮。

  李宗仁

  湯恩伯的第20軍團下轄第13軍、52軍和85軍三個軍,其中第13軍軍長由湯恩伯兼任,第52軍軍長為關麟徵,第85軍軍長為王仲廉,第20軍團除了第110師屬於雜牌外,其餘都是蔣的嫡系精鋭,全軍團共有6萬餘人,每個軍下轄的每個師有1.1萬餘人,擁有重榴彈炮、山炮、加農炮等重武器,堪稱國軍中的精鋭部隊,系老蔣的寶貝疙瘩。

  3月中旬,川軍第22集團軍在滕縣與日軍血戰,情勢危急。李宗仁急調湯恩伯部趕往滕縣、臨城增援。湯恩伯即刻率部出發,其85軍先頭部隊於15日抵達滕縣東南山地。湯恩伯大部在後跟進,但抵達滕縣外圍後,湯恩伯以臨城附近發現日軍為由,拒絕繼續南下解救滕縣。川軍第22集團軍司令孫震給湯恩伯打來電話,請求第20軍團與第22集團軍合力圍攻日軍,湯恩伯答應了這個請求。

  台兒莊戰役

  3月17日,湯恩伯電話告訴李宗仁,他將親自率領第85軍解救滕縣。但當湯恩伯率部抵達滕縣外圍時,發現大量守軍已經潰散,於是為了避免與日軍主力決戰,他命令第85軍停止前進,又命令第52軍佔領運河不再行動。第22集團軍望眼欲穿,始終沒能等來湯恩伯的援軍,最終川軍堅守到第18日,川軍名將王銘章及其部下3000人戰死滕縣,日軍攻陷滕縣。

  3月20日,日軍第10師團孤軍冒進,不等第5師團匯合便大軍能進,其瀨谷支隊突擊最前,一度攻到了韓莊、嶧縣附近。李宗仁認為這是個聚殲日軍的大好機會,於是迅速集結孫連仲的第2集團軍於運河南岸佈防,以池峯城部第31師進入台兒莊,命令湯恩伯第20軍放開津浦線,攻擊南下的日軍第10師團。李宗仁的計劃是,以池峯城的台兒莊陣地為誘餌,聚殲日軍瀨谷支隊主力,而聚殲日軍的主力放在了湯恩伯的第20軍團身上。一旦池峯城部與日軍纏鬥不下,湯恩伯的第20軍團就從背後殺出,全殲鬼子。

  日軍攻陷滕縣

  3月22日,湯恩伯與池峯城會面,湯恩伯告訴池峯城只要機槍一響,湯恩伯的援軍馬上就到,池峯城只要守3天就行,讓池峯城等人放心。22日中午,日軍瀨谷支隊開始攻擊台兒莊,池峯城的第31師與日軍打得難解難分,於是緊急向湯恩伯求援。湯恩伯接到電報後並沒有立刻出兵救援,而是告訴李宗仁情況發生變化,決定改變作戰計劃,放棄救援池峯城。3月24日,湯恩伯命令正在前線阻擊日軍的第52軍掉頭,又將第85軍召回。兩軍匯合後,湯恩伯便率領部隊進入棗莊東面和北面的抱犢崮山區,隱伏起來。

  3月24日至27日這三天之內,台兒莊守軍打得異常慘烈,李宗仁催促湯恩伯迅速前進殺敵的電報一封接着一封,先後下了3道命令湯恩伯依然不動如山,以發現日軍為由遲遲不肯增援。其實湯恩伯遇到的日軍,不過是在郭裏集的小股部隊,第52軍關麟徵部擊退這股鬼子後,請求湯恩伯出兵台兒莊殺敵,卻遭到了湯恩伯的拒絕。

  血戰到底

  3月28日晚上10點,台兒莊守軍堅持了6天6夜之後,依然沒有看到湯恩伯第20軍團的身影。李宗仁第4次給湯恩伯發去電報,讓他趕緊前來增援。湯恩伯接到電報後,才慢悠悠地於29日下午命令第85軍向嶧縣東南前進。29日下午,日軍在台兒莊外圍的兵力已經增加到16000人,台兒莊戰場危急萬分,守城部隊大部陣亡。而此時的湯恩伯部依然慢悠悠,一直到30日凌晨,其先頭部隊第52軍才抵達距離台兒莊25公里遠的蘭陵鎮。

  4月3日,守軍各部對日軍發起總攻,蔣親自給湯恩伯下令,讓他迅速攻擊前進,圍攻日軍於台兒莊前,若再遲疑不前湯恩伯就是第二個韓復榘。湯恩伯這才慌了神,下令大軍參加最後的圍攻行動。4月7日,台兒莊附近的鬼子全部被肅清,但由於湯恩伯部貽誤戰機,導致日軍突圍成功,一場十拿九穩的聚殲戰成為了遺憾。李宗仁4次電令叫不動湯恩伯,台兒莊守軍損失殆盡,李宗仁一仗全殲日軍主力的計劃落空,李湯二人從此結下樑子,一個看一個不順眼。

  台兒莊之戰

  徐州會戰後,第五戰區司令部轉移到湖北。隨棗戰役爆發後,湯恩伯部從江南調往第五戰區,駐守在襄、樊一帶。為阻擊日軍進犯,李宗仁命令湯恩伯以5個師的兵力開往桐柏山南麓,以此山為依託監視日軍。一旦第五戰區主力將日軍引入隨棗地區後,湯恩伯部再迅速從桐柏山殺出,截斷襄花公路,一舉圍殲日軍主力。

  這是一個相當好的戰略,但湯恩伯口頭上答應得好好的,卻一直不肯派兵行動,只派出2個營的兵力在桐柏山地區遊弋,並帶上電話、電報在桐柏山偽裝成軍部司令部發號命令,企圖瞞過國軍飛機的檢查。結局可想而知,守軍主力在正面打得難解難分,正需要援軍時等來的卻是兩個營的兵力。日軍趁機反撲,各路大軍節節敗退。

  最後巷戰

  湯恩伯作為蔣的心腹愛將,對戰區司令長官的命令,往往是愛聽不聽。這種情況李宗仁深有體會,在他的回憶錄裏曾寫道:“在任何戰爭中,部將不聽主官約束而擅自行動,這是犯法的。可是抗戰中,所謂的嫡系如胡宗南、湯恩伯等皆習以為常,當時作為戰區司令長官調不動這些人,局面窘迫可想而知。”

  隨棗戰役之後,駐紮在桐柏山的湯恩伯部下胡作非為,在當地引起了民怨。當地父母官告到李宗仁處,要求將湯恩伯法辦。李宗仁只是苦笑着告訴來人,他也沒有辦法,只能請求上面將湯恩伯儘快調走。

  陳儀被槍決現場

  1949年初,蔣被迫下野,李宗仁代理總統職務。下野之前,蔣任命湯恩伯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負責長江下游地區及其南京、上海一帶的防務。2月底,湯恩伯率部趕往杭州,將他的義父、恩師,時任浙江省主席的陳儀拘捕,並撤掉了陳儀的一切職務。這一切行動湯恩伯都沒有請示過李宗仁,李宗仁相當憤怒,但湯恩伯通過手下人示意李宗仁,他這樣做是蔣的授意。李宗仁知道情況後,雖然有氣也無可奈何。

  湯恩伯出賣恩師,導致恩師陳儀被殺。而陳儀臨死前還在為湯恩伯着想,想幫他在解放軍面前爭取點保障。然而,這個比自己親兒子還要親的義子,竟然是出賣自己的人。陳儀萬萬沒有想到,當年跪在地上一口一個義父師叫着自己的窮苦少年,為了報答自己的養育之恩,將名字取為恩伯的少年,竟然是如此忘恩負義,在最後關頭要了自己的命。陳儀被槍斃後,湯恩伯成為人人不齒的偽君子。公仇加上私恨,李宗仁自然對其更加不齒。

  渡江戰役

  大決戰前夕,李宗仁向蔣提出長江是一個整體,如果嚴防死守,解放軍不一定能過得了長江,即使解放軍最後過了長江也將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軍事會議上,李宗仁、何應欽等人贊同將主力沿着南京上下游佈防,因為這一帶地形複雜,最容易偷渡。但湯恩伯卻不以為然,他另外提出了一個計劃,那就是以他堅守的上海為中心集中防守,南京上下游只留少數部隊應付就行。當時李宗仁等人都紛紛反對,不防守南京防守上海,這等於是自殺。

  在討論如何防守時,國防部作戰廳廳長蔡文治一再重申守衞長江的重要性,湯恩伯聽後非常不耐煩,當即拍着桌子破口大罵:“你算什麼東西!什麼守江不守江,我槍斃了你再説。”説完之後,湯恩伯揚長而去,作戰會議最終以湯恩伯的方案為準。最後,解放軍百萬雄師果然從南京附近渡江,一路勢如破竹,解放了南京、上海。

  湯恩伯的晚年並不幸福,由於出賣了恩師陳儀,他遭到了蔣家父子的猜忌,又遭到了同僚們的鄙視,處處受制於人,頗不得志。1954年,鬱鬱寡歡的湯恩伯患上直腸癌,在日本東京一家醫院治療時,湯恩伯因為失血過得死在了手術台上,時年55歲。

  湯恩伯的葬禮

  湯恩伯的一生是充滿爭議的一生,他與李宗仁的恩怨大多與權力鬥爭有關,湯恩伯説白了就是蔣制衡各路軍閥的棋子,是蔣平衡各方勢力的代言人。湯恩伯死後,李宗仁用一句話對他的一生做出了評價:“論品論才,湯氏任一師長已嫌過分,何能指揮方面大軍?其人其行,亦不足為後人稱道。”

  【本文由稗史候説收集抗戰資料、回憶錄整理和書寫,錯漏失誤之處,敬希讀者指正】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