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立規矩對孩子已經不管用了?問題可能出在這幾方面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很多家長知道如何給孩子立規矩,但做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一天只能吃一包零食,但如果不給孩子,孩子會哭。”“孩子們太沉迷於看電視了,如果我們不讓他們看,他們會打架踢我們,然後場面就會失控。”“當他們不遵守規則的時候,我忍不住對他們大喊大叫。“免疫”的問題可能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定規則的時間和方式很重要

有人認為,為孩子制定規則過於死板,會扼殺他們的天性,不利於個性的發展。實際上不是。適當的規則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行為的界限,給他們安全感。沒有規矩的孩子不僅會限制自己的個人成長,而且很容易成為大家都厭煩的“熊孩子”。當他們長大後,也很難站在社會的立場上。

兩歲以前,孩子的自我意識可能還沒有萌芽,他們理解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還不夠,所以現在制定規則還為時過早。然而,兩歲以後,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他們的行為更加武斷。這時,他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制定適當的規則,讓孩子從小就樹立起規則意識,在大人的提醒和引導下規範自己的言行。比如,不能隨便打人,不能吃太多零食,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等,這時,孩子會對規則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我所願,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能做。

3-6歲是制定規則、幫助兒童發展主動性、自發自覺地做事、能夠控制自己的關鍵時期。比如玩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位,吃完飯後要主動清理自己的碗碟和桌子,電影院裏不要吵鬧,也不要亂扔垃圾等。

當一個孩子很小的時候,一些基本的規則被建立起來,這將促進他未來的自我控制和行為習慣。否則,當孩子6歲以後甚至更晚才開始立規則時,就會發現執行起來特別困難。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制定規則時不應太“專制”。除了必須嚴格遵守的安全規則外,還可以與孩子討論和商量其他規則。他會有參與意識,能夠自己做決定,遵守規則的熱情會更高。確定了哪些規則後,可以清楚地寫在紙上,貼在明顯的地方,方便打卡和學習。

二、執行規則時的情緒和態度是錯誤的

很多家長在執行這些規定時,總是陷入一種誤解:情緒激動。孩子們玩手機的時候,大人抓起手機説:“不許玩!”當孩子們早上不按時起牀時,大人就不停地嘮叨孩子們遲到的事,責罵孩子們;當孩子們在地鐵裏亂跑的時候,大人開始在公眾面前責罵孩子等。

如果孩子在為他們制定規則時總是受到責罵、叫喊和威脅,他們會覺得遵守規則是一件痛苦和可怕的事情。他們從心底裏會抵制、排斥、不願與父母合作。例如,許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拖沓、拖延和不做家庭作業時比他們的孩子更焦慮。他們經常失控,勃然大怒。給孩子們的信號是:不着急,還有時間,反正我父母會督促我去做的。

這樣,孩子只會越來越依賴父母,不良習慣也會越來越嚴重。

在執行規則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意識到遵守規則對他們有好處:例如,當他們回家時,他們可以先寫作業,而不是磨蹭,然後他們可以自由地做他們想做的事情。

家長可以事先告訴孩子後果,讓孩子自己選擇;也可以採取體驗式教育,讓孩子自己體驗後果。隨着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有了更多的體驗,他們自然會選擇遵守規則,從而自發地控制自己的行為。

另外,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不要當眾批評孩子,也不要用攻擊性的語言攻擊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表現好時給予一定的鼓勵。

用這些科學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遵守規則,比用情感粗暴地叫罵要有效得多。

三、大人不守規矩

爸爸躺在沙發上,悠閒地刷着手機,孩子玩了一會兒,爸爸説該遵守規則了。這時,孩子停了下來:“你為什麼整天玩?我就不能玩了?”爸爸啞口無言,很快就找到了反駁他的理由。

類似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父母總是教孩子如何做人,但他們卻在給孩子做不好的示範。比如,工作和休息都很混亂,沉迷於電視和手機,不尊重家裏的老人,闖紅燈,亂扔垃圾等等。

父母自己的言行總是比孩子制定的規則和苦口婆心的佈道更有效。因為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只有尊重和認同某個人,才能相信他説的話,按照要求去做。因此,如果家長希望孩子表現得端莊,他們應該先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裏的生活習慣和外面的道德標準都對自己嚴格要求,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做一個讓孩子相信和認同的好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