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宮住那麼多人,房頂上卻幾乎沒有煙囱,他們如何取暖做飯

説起故宮,它可是明朝和清朝這兩個朝代的皇宮,是標誌性的建築物。雖然歷經了幾百年的風雨滄桑,但依然還是以前的那麼氣勢磅礴。每年都會有很多本國和外國的遊客去那裏遊玩兒,細心的人們在遊玩時肯定會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故宮這麼龐大的建築羣體,佔地有15萬平方公里,有70多座宮殿,9000多間房間,可這裏面卻幾乎沒有煙囱,這是為什麼呢?

古代故宮住那麼多人,房頂上卻幾乎沒有煙囱,他們如何取暖做飯

我們都知道,煙囱的作用是排煙霧,在我們現代的樓房當中是用不到的,因為樓房裏面一般用的都是天然氣,自然是用不到煙囱了。但在明朝和清朝,人們都得生火做飯,而且用火就會冒煙,那麼大個皇宮,要吃飯的主子和奴婢有那麼多,為什麼就是沒有煙囱呢?

古代故宮住那麼多人,房頂上卻幾乎沒有煙囱,他們如何取暖做飯

實際上,故宮的建築材料是以木材為主的,在明朝的時候,曾有三座宮殿被雷電擊中而失過火,之後關於火的這個問題就被高度重視起來了,加了很多防失火的水缸,而且還有了嚴禁在宮裏面見到火星這樣的條令。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因為有了禁火這個條令,宮裏面自然就不能再做飯了。

古代故宮住那麼多人,房頂上卻幾乎沒有煙囱,他們如何取暖做飯

但是,即使是這樣,人也得吃飯呀。所以,之後便專門在筒子河附近專門建造了做飯的地方,飯菜都是在那個地方做好了之後,裝到鐵皮車裏面,然後再運到各個宮殿裏面。而且,在鐵皮車運輸飯菜的過程中,為了防止飯菜變涼,還會在鐵皮車下面放一些炭火烤着,這也就保證了這些飯菜在吃的時候還是熱乎乎的。

古代故宮住那麼多人,房頂上卻幾乎沒有煙囱,他們如何取暖做飯

不得不説,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社會,古人們還是挺聰明,挺會享受生活的。不過,在故宮裏面也不是沒有一個煙囱的,在坤寧宮和寧壽宮這兩座宮殿裏面有三個大煙囱,但這些煙囱一般是用不到的,因為是為了特殊情況備下的。到了明朝中期以後,皇宮裏面開始用上了煤炭,但他們用的都是無煙煤,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煙霧的。

古代故宮住那麼多人,房頂上卻幾乎沒有煙囱,他們如何取暖做飯

而且,宮裏取暖都是地炕,跟我們現代的地暖很相似。宮殿的下面建造了火道,再用木炭引燃到地磚,然後室內的温度就會提升。而且,有的人還會直接把地清理乾淨,把鋪蓋鋪在地上,直接在地上睡覺。那些地炕裏的廢氣會通過火道盡頭的排煙孔排到外面,自然也就沒有煙囱的使用價值了,古人還真是有智慧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52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代故宮住那麼多人,房頂上卻幾乎沒有煙囱,他們如何取暖做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