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平行志願不平行,最低提檔線是怎麼產生的?家長和考生真弄懂了嗎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經典

劍客老師最近寫平行志願文章,重點介紹的是三個規則,“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投檔”。

分數優先都能理解,分數高的考生排在前,同分考生按照省有關投檔規定排序,所以,分數優先的實質是位次優先。

遵循志願有些家長或考生就不大理解了,他們以為既然是平行志願,就無所謂先後之分,所以填報的時候,從第一志願到第末志願根本不按“衝-穩-保-墊”的順序來排,而是隨心所欲。

理論上,平行志願同批次學校之間並無主次輕重之分,但系統檢索時是有先後的。它不是同時對同一批次的所有志願進行檢索,而是按照考生實際填報的順序,從第一志願往後依次檢索。

檢索時,先檢索到哪個志願符合條件,就立即投檔,其他志願均不再檢索。

舉個例子。

安徽理科考生孫小悟全省排名20000名,第一志願是安徽大學,第二志願是重慶郵電大學,第三志願是遼寧大學,第四志願是廣西大學,第五志願是青島大學,第六志願是東北農業大學。

系統檢索時,先從孫小悟的第一志願開始,看到孫小悟報的是安徽大學,就去檢索安徽大學提檔名額是否已經滿了。如果滿額了,系統就去檢索孫小悟的第二志願重慶郵電大學是否滿額,依次類推。如果第一次檢索到安大時還有空額,那麼系統就會把孫小悟的檔案投給安大。

所以,這裏必須要強調的是,平行志願不平行,它仍然分先後。哪個志願擺在前面,哪個志願先被檢索。哪個志願先符合條件,就先投哪個。

假如孫小悟誤以為這6個志願沒有先後之分,他把排名32000的東北農業大學擺在第一志願,那麼系統就會首先檢索東北農業大學有沒有空額,毫無懸念,他被投檔並且錄取了。

錄取結果一出來,孫小悟傻了眼,他逢人便説:我是以東北農大來保底的啊,我的位次本來可以錄取安大的啊!怎麼被東北農大錄取了呢?

規則可不理孫小悟的成績可以錄取安大,他把東北農大放在志願的第一順位,系統就從東北農大開始檢索。

説到這裏,就要着重介紹家長和考生對於平行志願的最大誤解了,他們認為平行志願是多次投檔。

孫小悟吃了這個虧,也是因為不懂這第三個規則“只投一次”。他認為平行志願是系統會把他填報的所有志願都檢索一遍,哪個最好,就投給哪個。

實際上,如前所述,系統不是同時檢索,而是依次檢索,只要發現符合條件的志願,就向該高校投檔。而一旦投檔,系統在本輪對於該考生的任務就已經完成,後面的事是高校的事,跟它無關了。

系統檢索孫小悟第一志願時,發現不夠格,PASS掉,檢索第二志願,高校有空額,就立馬投檔。與此同時,孫小悟從第三到第六志願的投檔通道徹底關閉。

換句話説,安徽的6個志願也好,浙江的80個志願也罷,系統投檔時,只會投一次,投給經它檢索符合條件的高校。

所以,劍客老師經常説,充分利用每一個志願,把每一個志願都當成唯一的志願來認真對待。

事實上,從檢索的角度來看,填得越多,被檢索的範圍越大,理論上系統可以從第一個一直依次檢索到最後一個志願。但從投檔的角度來看,填得再多,也只會投出一次,投給它最先檢索到符合條件的那所高校。

這裏,還要解釋一個問題,什麼叫符合投檔條件呢?

有不少家長和考生以為,所謂符合條件就是考分大於等於志願高校的最低提檔線。這是錯誤的!

因為,高校的最低提檔線不是人為劃分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它不是在提檔之前確定下來的,而是在提檔全部結束後才確定下來的。

還是要舉例説明。

比如説安大今年要在安徽理科普通批次招生2680人,按照招生章程上的政策來説,可以提檔到105%,也就是在安徽理科考生中提取2814人的檔案。實際上,現在已經無限接近100%提檔了,因為提檔人數超過上面批准的招生計劃數太多,高校消化不了,就只能退檔,而一旦退檔,就基本宣告考生在本批次被淘汰。意見太大,所以高校基本把提檔人數控制在略超計劃的範圍內,學校還有預留指標可以消化這多提的少量考生。

假設安大最終在安徽理科考生中提檔人數是2700人,那麼,安大的最低提檔線就是這第2700位被提考生的實際考分。如果孫小悟就是被系統投進來的第2700人,那麼孫小悟考600分,安大理科今年在安徽的最低提檔線就是600;孫小悟考的是580分,則最低提檔線就是580。

所以,有些家長和考生以為安大事先劃出了一道提檔線,然後系統再檢索考生的分數是否大於等於這個分數再確定能否投檔,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怎麼樣?劍客老師這一番解釋是不是讓你完全搞明白了呢?歡迎留言。

覺得不錯,順手點個贊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劍客談教育、名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