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ontent .quotation{position:relative;margin-bottom:30px}.quotation .icon{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width:28px;height:24px}.quotation .quotation-right{background-position:0 0 ;position:absolute;bottom:0;right:0;background-image: url;background-image: -webkit-image-set 1x,url 2x);}.quotation .quotation-left{background-position:0 0;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background-image: url;background-image: -webkit-image-set 1x,url 2x);}.quotation p{padding-left:38px;font-size:16px;color:#4D4F53;letter-spacing:1px;line-height:28px;}
現在,很多父母都明白要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但是這樣的陪孩子讀書,是否真的有用?
堅持一段時間下來,教育就會成功嗎?
這是經常碰到的令家長困惑的地方。
有的家長跟我説,閲讀的話,自己家孩子習慣培養出來了,但不知道自己這麼樣陪着孩子讀書,還需要多長時間。
有的家長覺得閲讀得多,似乎作文也沒見好,似乎覺得這樣的做法並沒有達到最直接的效果,體現在了成績上,至少也要體現在作文上面,但感覺讀了沒用。
於是,很多家長問,這樣的閲讀,結果怎麼樣?
如果父母每晚陪孩子讀書1小時,堅持10年,結果如何?教育會成功嗎?
那麼,我們來説一下,閲讀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每晚陪孩子讀書,養成讀書好習慣,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多的好處
1、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閲讀習慣的養成,一定是在童年時來培養是最好的。孩子在吸收性心智的影響下,就會像一塊海綿一樣,源源不斷的吸收。在6歲以前的這個時期,孩子的習慣培養遠比青少年時期要來得更加容易。
很多時候,抓住時機遠比我們的努力更加重要,在重要的時期培養閲讀習慣。會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這樣的閲讀習慣,影響深遠。
很多孩子看到書就頭痛,書帶給他的感覺就是學習,就是考試,就是負擔。
但,如果這個孩子從小就有閲讀習慣,就愛讀書,讀書帶給他的感受,是快樂和愉悦的。這樣的感覺會不斷的在強化他對閲讀的感受。
長期的閲讀和習慣,會讓他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快樂,我們也知道,學習的載體就是書本,而孩子對讀書不排斥甚至是喜愛,就與那些因為看書而犯愁的同齡人拉開了距離。
2、培養出堅持與固化的習慣
做一件小事不難,但連續做一件小事真不容易。能夠在父母的陪伴下持續的讀書,這樣的孩子一定能有出息,因為他懂得了堅持與固化,好的習慣會伴隨他終生。
在現在的這個社會環境與氛圍之中,如果説哪種品質是最難得的,或許我會説就是堅持,就是毅力。
世界太精彩,讓人無法專注和堅持,環境很浮躁,我們更加無法靜下心來做好一件事情。
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耐得住寂寞的人,堅持做好一件事情是一種本能一般的習慣了。
同樣,這種習慣也是從童年時開始來培養,效果最佳。
説到堅持,我們要來説説微習慣。
微習慣這個概念是一個叫斯蒂芬·蓋斯的人所提出,他在《微習慣》一書中向大眾分享了他的寶貴經驗。
這個人原本是個宅男,普通的懶蟲。結果從2012年開始,他每天至少做1個俯卧撐,在兩年後,他擁有了一直夢想要的體格,他把這其中的奧妙用在寫作上,結果寫的文章是過去的4倍,用在讀書上,讀的書是過去的10倍。由此,他養成了好的讀書、寫作和健身的習慣,也從一個宅男,逆襲成為一個人生的贏家。
太複雜的,我們就不展開來講了,簡單來説,我們從一個極小的動作開始,最終實現的目標,會遠遠超出我們的預計。
讓習慣變得是如此的微小,以至於大腦都不覺得有負擔。那麼這樣的習慣,就能讓我們改變與堅持。
3、親子關係的提升
有很多家長總是忙於工作,無法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那麼利用親子共讀的時光,好好的陪伴孩子,這樣的高品質陪伴,會讓親子關係獲得穩定的提升,讓親子間的相處有更多的時間和更高的質量,特別是如果有爸爸的加入,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就更為有利了。
同時,和孩子呆一起,做些什麼事情,有時候也讓大人們傷腦筋。
一起看書是個很好的做法,閲讀過程中親子間的交流與互動,是高頻次與高品質的。
同時,親子關係的提升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對孩子的影響力也會顯著增加。
很多家長困惑的是,別人的育兒和教育方法,為什麼一用就靈,到我這裏一用就啞火了呢?除了我們還不夠熟練之外,一個關鍵之外,就在於親子關係是否良好。
孩子是否聽你的話,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你是他媽,而是因為你是他最喜歡的媽。
這句話,可以細品。
4、學習能力的底層思維
閲讀背後是理解與吸收。當我們閲讀了大量的書籍時,閲讀會大大刺激神經元,讓相關的神經元產生聯繫,並且形成牢固的聯結。
還記得我們的童年是一樣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可我們的童年裏有那麼多的回憶
閲讀究竟能給一個人帶來什麼好處?吉姆.崔利斯在《朗讀手冊》歸納為一個簡單的兩個層次的公式:
你讀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歡讀,就讀得越多。你讀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聰明。
這樣的正向循環,會因為我們堅持閲讀而在孩子身上產生。
在這裏也在體現出馬太效應,正所謂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越有錢的,越容易賺錢;越沒錢的,越努力也只能得到很少的收入。
世界就是這麼不公,但,如果你能窺破這個規律,從孩子童年開始,就有意識的積累他成功成才的要素。
比如,比同齡人多看一本書,
多講一個故事,
多想一些好創意,
多堅持一會,
多一個好習慣......
最終這些涓涓細流,就會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後,匯聚成大江大河。
所以越喜歡讀書的人,就越願意讀書,因為他真的在這其中獲得了超出不讀書的同齡人的感受與收穫。
實訓為父親的孩子的
我們不是在強調一定要贏在起跑線上嗎?這就是一個好機會。
對孩子頭腦的任何投資,都會是超值的投資!
但是,父母每晚陪孩子讀書一小時,這個目標要實現,不是特別容易。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最後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對於父母來説,真的能每晚陪孩子讀書一小時嗎?
答案也許可以,但需要做為父母的你,有足夠的堅持與耐心,願意為了孩子的讀書,把其它的事情放在一邊。有如此的毅力與堅持,做孩子的榜樣。孩子從我們身上能學到很多,這就為孩子的未來成功打下了基礎。
與孩子比起來,我們成年人或許才是孩子好習慣培養的最大阻礙之一。
我們急切想看到培養的效果。
我們在不自覺中把孩子讀書,等同於成績,等同於教育成功。
一切看起來有些遙遠的事情,都不如眼前考多兩分更加重要。
我不能説這麼想的家長是不對的,因為這是現在教育的現實,
但我希望,有遠見的父母們,能拿出哪怕是一點點的時間和精力,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再來看看效果。
説了這麼多,最後想説的是,閲讀習慣真能堅持十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到。那真的會是非常成功的成長故事。
哪怕孩子的成功並非我們原來所預想的,比如我們希望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但孩子卻走上了另一條成功之路,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願望落空而覺得教育就失敗了。
同時,與孩子的堅持相比,父母的堅持會來得更難,所以需要我們用微習慣的做法來影響自己,每天堅持一小時並不容易,有時候甚至堅持5分鐘都可以,但我們有在做,這5分鐘在時間的積累中,就會有超出想象的變化。
還有,很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有教育的責任,同時也要承認自己是普通人,不是超人,不是那種內褲外穿,在空中飛來飛去的超人爸爸媽媽。
所以,接受偶爾的不達標,偶爾的偷懶,偶爾的發脾氣,吼叫,這些都不用過於自責。只要大方向、大趨勢沒問題,我們總會護送孩子到某個成功的站點。
這樣,就行了。
庭爸,8歲女兒的奶爸,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家庭教育指導師,70後大叔,有愛有思考的育兒和教育達人,歡迎關注、轉發、點贊和評論,更多育兒和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育兒更輕鬆,讓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