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人部族創業的雷區 中原人總認為他們“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
在周人的“東夷西戎北狄南蠻”中,狄人也是較為強盛的一支部落。但在中國的歷代史書中,狄人都不是完整的部族,而是存在着很多不同名稱的狄人,比如北狄、長狄、赤狄、白狄等。這些狄人部族在春秋戰國時代成為諸侯列國們的噩夢,衞國、刑國等國皆因狄人的侵擾而滅國。狄人大多生活在北部地區,因此在周人的統一稱呼中就是“北狄”。
在晉國與楚國的鄢陵之戰前,在晉國朝堂曾經有過一段關於狄人的爭論。史書中有“韓之戰,惠公不振旅;箕之役,先軫不反命。邲之師,荀伯不復從,皆晉之恥也”的記載,主戰派郤至認為晉國的三大恥辱,是秦晉的韓原之戰、晉國與狄人的箕之戰、晉楚的邲之戰,三場戰爭晉國不是慘敗就是死了大將。這裏也説明晉國的敵國中,狄人是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而晉國的主和派範文子則認為“吾先君之亟戰也,有故。秦、狄、齊、楚皆強,不盡力,子孫將弱。今三強服矣,敵楚而已”,可見這個時期與晉國相鄰的狄人部族大多已經屈服,而範文子把“秦、狄、齊、楚”認定為四大強國,這即和周人歷來的傳統不同,周人是把狄人視作“非我族類”的,甚至就連與諸侯列國同為封國也是不可以的。
但“狄”在周人的思想版圖中,是屬於那種“其心必異”的族羣,也就是説周人不太喜歡把狄人與周人相提並論。但據一些典籍記載,説是當年周成王曾經封其舅舅姜孝伯,也就是姜子牙的其中一個兒子到狄城建立狄國,這個狄國所在的區域正是後來所謂狄人活躍的地區。那麼,如果這些記載是真的,那麼狄人被看成是異族,應是在西周以後的事情。
但不可否認的是,狄人這支部族絕非跟姬周家族出自同源,應該是有着更為獨立的行政和軍事體系,與周人的分封諸侯國們應是相與共存的部族國家。跟中原的所有諸侯列國相比,狄人可能是不受周天子管控的部族國家,尤其是在春秋以後更是頻繁騷擾中原,在周襄王時代還跟王子帶勾結,將周襄王逐出王城。
但是為什麼在大部分史書中,記載的狄人都是零散的部落族羣,分化成為很多不同名稱的族羣,狄人部族跟西戎相比,似乎所影響的範圍更為廣闊,從陝西以北向東綿延至河北地區,數百年之間都有着狄人的活動記載,如果這樣的影響疆域都屬狄人的國土範圍,那麼也就是説數百年的狄人部族跟戰國後期的楚國很像,範文子認為狄人是跟秦齊等國一樣,是晉國的外部巨患,也就在情理之中。
《春秋》載“赤狄滅温”,這個時期處於晉獻公新喪之時。實際上晉獻公是晉國曆史上頗有作為的國家,其在“滅國三十六”中就有很多狄人部族。而晉獻公的死亡,顯然刺激到狄人復仇的野心,這即是赤狄南下滅温的起因。晉獻公的兒子重耳所駐守的蒲城和夷吾所駐守的屈城,所防範的則是白狄。
當赤狄利用晉獻公新喪之機,率領大軍攻打刑衞兩國的時候,白狄就繞過屈城攻打晉國的都城區域,對晉國形成重大幹擾。這麼精確的配合,難道是湊巧?箕之役後,赤狄受到軍力的威脅,逐漸與晉國達成和平協議,雙方在數年之間都沒有再發生戰爭。而白狄也居然在這個時期採取了與晉國和平共處的策略。《左傳》裏有“晉郤成子求成於眾狄,眾狄疾赤狄之役,遂服於晉”,就是説赤狄在與晉國的戰爭中失敗,導致所有狄人部族皆畏懼晉國軍力,而至屈從於晉國。這即證明赤狄就算不是狄人的首領,也可能是狄人中的最強者。
狄人雖然分散居住在北方,但在部落之中絕對有着某種千絲萬縷的關聯,在外交和軍事方面採取的共進共退。狄人分化為很多部族,可能只是因為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政治實體,國家的概念還遠遠沒有出現,更多的可能還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屬性,部落應該有着共同的信仰,或者是某個具有所有狄人部族共同信奉的宗教首領,類似於大祭司或教主的人,其能在重大事件中起着協調狄人各族齊心協力,所以才出現春秋戰國時代那麼多狄人部族共進共退的湊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