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
自從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度之後,前後一千多年,圍繞科舉制度的話題就一直深受人們關注。
千百年來,為了維護科舉制度的公平,多少顆人頭落地,又有多少人前仆後繼?究其原因,還在於其科舉背後龐大的利益關係,這也是普通人能躋身上層社會,最公平,最快,最可行的一條途徑。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待科舉舞弊都是零容忍,一旦發案,往往牽扯人員眾多,人頭落地也最多。
在清朝歷史上,科場舞弊案也時有發生,而一向苛刻,嫉惡如仇的雍正帝即位後不久,也發生了一場轟動全國的科場舞弊案,主考俞鴻圖硬是被雍正帝處以極刑——腰斬。
在《雍正王朝》中,這一段歷史也有戲劇性的演繹,只不過主謀變成了三皇子弘時,那麼雍正帝為什麼沒有一追到底呢?
一、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後的第一場科舉取士,被砍頭的張廷璐其原型為俞鴻圖。雍正十年,河南學政俞鴻圖因科場舞弊案發,被定罪,併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被腰斬的人。
其實俞鴻圖是有先科的,在雍正四年就差點因為“科舉考試”而丟掉性命,那一年江西鄉試。主考官是查嗣庭,俞鴻圖是副考官,由於查嗣庭出的第四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中有一個“止”字,又因為其第二題“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中有個“正”字。
所以,被人們理解成雍正去頭,民間傳説是因為第四題出的是“維民所止”,正好是“雍正”二字去頭,於是釀成了雍正帝比較有名的文字獄慘案。
俞鴻圖也因此受到了牽連,被革了職,雖然保住了性命,但也被雍正帝警告,只有不再犯錯誤,才能官復原職,否則,殺無赦。
後來他確實官復原職了,直到雍正十年,俞鴻圖到河南許州主持考試,在這裏他被小妾坑了,還坑慘了。
其僕人跟他的小妾合作,偷偷把考題運了出去,用於售賣,一時間許州城裏到處都是買賣試題的勾當。一下子就傳到了河東總督王士俊的耳朵裏,他管轄範圍內的科舉考試出這麼大問題,他難辭其咎,於是急忙回去調查,並給雍正帝上了一份奏摺:
“俞鴻圖立心賄賣,以致提調、教官、巡捕、門役人等私路紛紜,遍處包攬。”
二、
雍正帝聞之大怒,命令嚴查此事,隨後俞鴻圖的小妾承認了,俞鴻圖也只得認罪,並承認收受萬餘兩賄賂。
於是雍正帝判了他個腰斬,而且讓其親家鄒士恆監刑:
“未料俞鴻圖負恩至於此也!”
或許是俞鴻圖及其家人事先並未得知被判腰斬,所以也就沒給劊子手送錢,於是劊子手就選擇了腰部略向下的地方,讓他慢死。
半截身子的俞鴻圖,忍着劇痛,蘸着自己的血寫下了七個“慘”字,場面異常慘烈,殘忍無比,雍正帝得知此事之後,也覺得很殘忍,於是下令廢除了腰斬。
可以説,雍正帝是一個相當苛刻的人,且嫉惡如仇,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歷朝歷代對科場舞弊均痛恨欲絕,絕對的零容忍。
回到《雍正王朝》,雍正帝明知道張廷璐並非是科場舞弊案的主謀,為什麼卻不追查到底,還急於要砍了他?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分析一下,案發之後,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背後的主謀是弘時?
毫無疑問,雍正帝三皇子弘時是最清楚的,其次便是負責賣試題的張廷璐,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人知道呢?
當然有!
三、
第一個得知他們倆有貓膩的是張廷璐的哥哥,上書房大臣張廷玉!
在開科取士之前,某一天張廷玉早起上朝,本以為是第一位進宮的,結果並不是,而是他的弟弟張廷璐:
“廷璐啊,天這麼早你怎麼也進來了?還和三爺一道並肩走?”
張廷玉這句話是有深意的,一個“也”字,就表明,張廷璐不該這麼早進來,而且他官職不高,不應該出現在這裏。其次一個“並肩”二字,是在提醒他,你什麼身份,怎麼可以跟阿哥走在一起,你倆在幹嘛?
“等你進了貢院龍門,我再送送你!”
這句話則是提醒張廷璐,別忘了你的身份,別忘了你的職責,你少跟這些人蔘乎,你跟他們哪裏玩得起,我現在沒空,等我有空了好好教教你!
結果,沒等張廷玉來得及教他,科場舞弊案就爆發了,一下子讓張廷玉慌了神。
張廷玉之所以遲遲不肯上交彈劾張廷璐的奏摺,並非是因為他心疼弟弟,而是因為他知道真相,他不敢講真話。可是不講真話,他又難過,又要失去弟弟,而如果講真話,説不定,整個張家就此完蛋。
所以,張廷玉很痛苦,作為第一個猜到誰是背後主謀的人,他是左右為難,一方面是正義,一方面則是身家性命。他不敢供出弘時,因為他也只是猜測,沒有證據,一旦舉報不成,反而丟掉自家性命。
四、
第四個知道背後主謀是誰的人,則是老八胤禩!
在張廷璐被關起來之後,老八胤禩曾前去探望,並套他的口風:
“我是來救你的……令兄張廷玉大人……他一生清明,都葬送在你的手裏!”
此時的張廷璐,真的以為老八胤禩是來救他的,以為供出了三皇子弘時,老八胤禩會彙報雍正帝。雍正帝顧及到兒子,而會大事化了,小事化了,而自己呢,則得以保命。
那麼老八胤禩為什麼沒有把得到的消息告知雍正帝呢?
這就是他的陰險之處,他並沒有想救張廷璐,當年舉薦他當主考時,也是為了拉攏一下張廷玉。這次張廷璐出事,他巴不得雍正帝砍了他,這就等於無形中把張廷玉推到了反雍正帝陣營。
其次,三皇子弘時跟老八胤禩的關係是比較好的,當年他生病時就是老八胤禩去探望,還跟他説等好了一起去放鷹。雍正帝幾位皇子中,最能利用的也就是三皇子弘時,他供出弘時,對他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而且,如果最後弘時不認賬,張廷璐又翻供,自己冒然舉報弘時,反而給了雍正帝機會把自己拿下,風險太大,不值得冒險。
最後,弘時有把柄在自己手上握着,等到何時時機拿出來,不怕弘時不為己所用,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所以,知道弘時是科場舞弊案主謀的這幾個人,都不會,也沒有機會報告雍正帝,真相也就沒有人揭開。
正應了《大明王朝1566》中楊金水説的那句話,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五、
那麼雍正帝自己清楚不清楚,張廷璐並非是主謀呢?
我們再來捋一遍整個科場舞弊案的案發過程:
起因是,雍正帝覺得無人可用,於是跟老十三胤祥商量開科取士,老十三胤祥給出主意:
“皇上,似乎應該着手發現培養一批才俊之士,人才才是治國之本。”
記住老十三胤祥説的話,是發現,再培養,也就是説,其實科舉考試之前,老十三胤祥就已經去着手發現並培養人才了。
還記得伯倫不歸酒樓那個神秘道士嗎?
其實他就是老十三胤祥或者雍正帝派去的,科舉一甲前三名的王文昭、尹繼善、劉墨林就是他們提前選好的人。
而伯倫不歸酒樓是什麼地方,用店小二的説法是:
“一般人不敢踏進這個門!”
也正是李紱不一般,他才踏進了這個門,這才發現了賣試題的人,隨後找了三王爺。三王爺何其聰明,一下子就猜到了這件事跟皇室有關,他自然不敢貿然行事,於是讓李紱找了李衞。
李衞這個傻愣子,一聽可以立功,馬上就帶兵包圍了考場,這才揪出了科場舞弊案!
李衞對雍正帝很忠誠,自然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告知雍正帝,所以,雍正帝靠猜,也能猜到是弘時搗的鬼。
六、
這並非是空穴來風,在雍正帝賜死弘時的時候,他就質問過弘時:
“朕問你,雍正二年科場舞弊案,試題是誰泄露出去的,張廷璐又受了誰的指使,當時朕就懷疑上你了!”
雍正帝自己也説了,都怪自己當時的愛子之心,但隨後弘時的表現更讓他確信自己的判斷:
“事發之後,張廷璐西市問斬,你整天圍着朕,一句減刑的話也不説,還拼命叫朕將他滿門抄斬,朕當時對你很寒心啊!”
所以,雍正帝是清楚科場舞弊案背後主使就是弘時,這也是他一晚上不睡覺,只等着張廷玉的彈劾奏摺的原因所在。
張廷玉清楚自己弟弟的為人,這讓他很為難,雍正帝擺明了是想大事化小,讓張廷璐擔下所有的罪。所以,他是思緒良久,遲遲不肯上彈劾奏摺,直到孫嘉誠發現事情不對勁,找上了門:
“我也想上個摺子,也想大義滅親,無奈心亂如麻,下筆不能成文啊!”
張廷玉其實在等雍正帝改變主意,放過他弟弟,可惜並沒有等到,最終他大局為重,大義滅親,只為了讓雍正帝能大義護親。
等雍正帝終於等到了張廷玉的奏摺,他激動萬分,同時也很感動張廷玉的犧牲。
後來雍正帝遲遲不肯殺年羹堯,就是張廷玉踢了臨門一腳:
“此人一日不去,皇上聖名就一日受到沾污。”
此舉也算是替弟弟張廷璐以及好友孫嘉誠報了一下仇,至少也讓雍正帝難受一會兒……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雍正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