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1600餘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的女校長: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把1600餘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的女校長: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雲南麗江華坪縣,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畢業生正在緊張地備戰高考。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招收的主要是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後無法繼續求學的山區女生。

華坪女高建校12年,已經有1645名大山裏的女孩從這裏走進大學。2019年高考,華坪女高118名畢業生。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學校的創始人兼校長,63歲的張桂梅。

張桂梅是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熟悉她的人知道,她一沒家庭,二沒財產,還沒有健康。憑着共產黨人的信念和忠誠,張桂梅走過“大有大無”的“強悍人生”。

這十多年來,張老師爆發出驚人能量——創辦面向貧困山區孩子的免費女子高中。在女子高中,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五點多起牀,十二點後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起牀吃飯做操,是嚴厲的批評者,也是和困難學生抱頭痛哭的師長,十多年如一日。

辦學11年來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她走進一千三百多名學生家裏。都是何等艱辛的山路啊!都是些怎樣困難的家庭啊!包車司機都不願去,爬山常常幾個小時,坐摩托車曾顛斷兩根肋骨,早出晚歸兩頭黑,她握住家長黝黑皸裂的手,擦去她們臉上的淚水,“命令”隨行者捐出隨身的錢,脱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張桂梅説,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羣眾的橋樑。

這十多年來,她把1600多名女孩子送入大學改變命運,這背後是她作為校長“超人”般的意志和付出。

不讓孩子因為交不起書費輟學

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是張桂梅40歲以前的人生寫照。

張桂梅是東北人,17歲那年來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喜洲是張桂梅丈夫的老家,張桂梅以為那裏將會是她餘生的歸宿。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黯然神傷,申請從大理調出,被調到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張桂梅很快發現,這裏的教育環境和之前所在的學校相差不少。有的家長帶着一大包角票交學費;有的孩子只吃飯、捨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兒從課堂上消失,回家嫁人……張桂梅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把1600餘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的女校長: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張桂梅讓村幹部跟學生家裏溝通,説自己出錢,一定讓孩子讀書。“我不讓這個班的孩子因為交不起書費輟學,我拼老命,一邊教書一邊往回找孩子。”

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張桂梅任院長。第一天收了36個孤兒,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愛乾淨的張桂梅不得不變了。2003年,兒童之家資金短缺,她帶着孩子上街賣花賣鞋子,四處籌集資金,清高的她變了。2003年到2007年寒暑假,她總共“化緣”弄來兩萬多元,給孤苦的孩子改善生活。期間她和孩子們住一起吃一起,晚上睡覺衣服都不敢脱。

民族中學裏女生很少,兒童之家孤兒們的悲劇多,這讓張桂梅意識到:貧困帶來低素質,提高山區母親們的素質,將至少改變三代人!2002年她開始籌建免費女子高中,這想法“瘋了”:政策上沒啥依據,輿論上議論紛紛,最要命的是——到哪裏找錢啊!

2007年,張桂梅光榮當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開會時,她鬧了尷尬。會前,縣裏知道張老師沒錢,給她特批了一筆“制裝費”,她把這錢給學校買了電腦。一個細心的記者發現,這個女黨代表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於是,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把她女子高中的夢在北京傳開。全國紛紛支持,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

把1600餘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的女校長: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2008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9月正式開學,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張桂梅擔任校長,並吸引來了16名教職員工。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首屆共招收女生100名,絕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因為入學分數沒有門檻,學生普遍基礎較差,成績始終提不上去。張桂梅到山裏家訪時,學生的爺爺奶奶説,孫女讀高中了,他們可以放心了。張桂梅回學校就把老師集中起來説:“幹就幹,不幹就辭職走人,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給我們了,最少教出來二本。

黨員老師對黨旗宣誓,為教育幾乎付出生命

這個當時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不少教師打了退堂鼓,加之學校條件簡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就有9名提出辭職。眼看學校快要辦不下去,心灰意冷的張桂梅整理資料準備交接,但老師們的資料讓她眼前一亮,剩下的8個人裏有6名黨員。

他們在學校二樓畫了一面黨旗,把誓詞寫在上面。大家還沒宣誓完就全哭了。

把1600餘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的女校長: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從那之後,每天早上5點多起牀,夜裏12點後休息,3分鐘之內從教室趕到食堂,吃飯不超過10分鐘……在女高,每件事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內。知識在山裏人的心中究竟是什麼分量?張桂梅直言,“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變三代人的。”而為了改變命運,張桂梅與老師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有女老師做腫瘤手術,張桂梅勸其請假,她卻説“醫生説能穿衣服我就回來,我不請假……”

2011年,華坪女高第一屆畢業生參加高考本科上線69人,綜合上線率達100%,張桂梅交出的成績單打消了人們的疑慮。從2011年起,華坪女高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從首屆的4.26%上升到2019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餘種疾病。6年前,因為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張桂梅停止了授課,轉當後勤。她是校長,也是保安,每天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起牀吃飯做操。每年寒暑假,她都堅持到貧困山區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文化擺脱貧困”的理念帶進大山。

把1600餘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的女校長: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張老師説過這樣一段話——

有人説我愛崗敬業,有人説我瘋了,也有人説我為了榮譽,也有人不理解。一個人渾身有病卻不死,比正常人還苦得起,男老師被我拖垮,女老師累得哭,兩個單位來回跑,我沒倒下。有種精神撐着我,説到底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裏不愧。

“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在為社會做貢獻時,我們覺得值了。不管怎樣,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顧軍

來源:綜合自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客户端雲南頻道、中國婦女報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96 字。

轉載請註明: 把1600餘名山區女孩送進大學的女校長:只要她們過得比我好,就足夠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