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大廠,還是進小廠?

選擇大廠還是小廠,對於很多人來説,是難以抉擇的。大廠和小廠都有各自的優勢、缺點,本文作者結合自己的個人視角,談談在大、小廠的經歷和感悟。

職場也像個圍城,在大廠的有些人想去小廠,小廠的不少人嚮往大廠。到底深蹲大廠,還是小廠?

我是一枚產品經理,在大小廠蹲的時間都超五年。我以個人視角,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大、小廠的經歷與感悟,供各位產品同學在職業選擇時參考。

先説一下大廠,大廠會有很多事業部甚至事業羣,每個事業部下也會有不同的產品。每個事業部、每個產品在公司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產品重要性不一樣,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人員配置、話語權、資源爭取能力等等。這些因素會影響一個人在崗位上能否做出亮眼的成績,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

一般來講,大廠的產品可以按“主要創收產品、次要創收產品、業務支持產品、戰略佈局產品、創新實驗產品”分為五類。這五類產品由前到後,所獲得的資源一般由多到少,在公司的重要性一般由高到低。

什麼決定了所獲得的資源多少及產品線地位高低?是你給公司創造的收入,以及公司對你的期待。下面展開説一下。

你這個產品線或事業部給公司創造的收入多,或者期望你挑起未來收入大頭,當然對你重視,當然這個事業部的人員編制多,待遇一般也不差。所以你若在主要創收的事業部或產品線工作,在公司説話底氣就顯得足,甚至在公司內部都有自豪感。

假如咱倆在都騰訊工作,你在微信,我在騰訊地圖,若咱倆職級不差上下,你顯然比我牛的閃閃發光。(勿噴,沒有歧視任何產品的意思,僅舉一下例子)

本文説的業務支持產品,是指支持公司日常運轉的自研產品。這類產品線中規中矩,它雖然不給公司創收,但是公司離不了它們。它們相對獨立,若對大廠信息化建設感興趣,入職這類事業部也是不錯的選擇。

戰略佈局產品、創新實驗產品,這兩類產品所在的部門或事業部,有些像公司內部創業性質的。這兩類產品前期人員配備少,雖然背靠大廠,但是很多事情也是靠自己摸索。一個產品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並不是説背靠大廠成功的概率就高;有時候,成功率反而低。

為什麼這樣説呢?

這便引出在大小廠做產品的區別,大廠的戰略佈局或創新實驗產品,一般是小廠的唯一產品。

大廠是撥出一部分資源做這個產品,小廠基本全公司的資源都撲在這個產品上。

大廠可能抱着試一試或我也需要有這個產品的心態在做,小廠是使出吃奶的勁兒在做。

大廠如果這個產品失敗了,大不了把人分流到其它產品線上去。小廠如果失敗了,對公司來講可能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甚至面臨公司倒閉的風險。

當然,這裏不否定一點,有時候小廠也會拿出幾桿槍搞些新東西試試水。但是,一般就是嘗試幾個月,看到希望接着搞,一看不妙,立即止損掉頭。不像大公司,那麼有耐心,搞三五個月的小嚐試,搞三五年的大嘗試都可以。

所以説,哪怕市場上同一類產品,對大公司小公司意義是不一樣的。若在大公司做戰略佈局、創新產品,要看團隊的執行力、公司的文化氛圍及管理方法。還要看產品遇到挫折時,公司高層及產品總負責人對這類產品的發展態度,是砍掉,還是不斷試錯繼續做下去。

在大小廠的工作技能的提高方法也是不一樣的。

在大廠,一般內部學習資源豐富、培訓體系完善、工作流程規範。

我在某大廠時,公司內部有豐富的知識庫和視頻課程,關鍵是有專人審核,東西比較幹,大多是工作硬技能直接相關的東西。分門別類整理的挺好,不是隨便上傳的零星文檔和錄屏。事業部內部,也會有自己的知識庫和視頻課程。

這些知識,對於剛入職的同學,還有大家的日常學習,幫助都很大。在日常工作中,若對工作有幫助,也可能花錢讓員工去外面參加培訓,也算一種福利了。

大廠的培訓體系也非常完善,像我工作過的大廠,有自己的企業大學。大學會研製或外購一些職場通識類課程,這些課程都是經過認真打磨或精挑細選過的。公司會針對每個事業部輪訓,並且是非常認真的,要納入考核的那種。

這對於個人工作軟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也省去了自己去網上找課程的時。再者,自己去找,有時候找着找着就偏了,學不到東西不説,還耽誤時間。

還有,在大廠工作崗位劃分的很細,這點兒不利於個人成長。每個崗位都能看清自己一畝三分田的邊界,每天干啥活兒,哪些活兒屬於自己該乾的,是非常清晰的。若自己沒有更多意願或主動性,其實對個人發展不利。

在小廠就不一樣了。小廠的學習資源,一般就是互聯網,稍微好點兒的自己整個知識庫,上傳一些文檔。其實,主要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對個人信息獲取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與大廠相比,不能説哪個好,要因人而異,你若喜歡投餵式的,大廠好;你若想培養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小廠好。

再者,小廠一般沒有企業大學,不會針對每個員工組織職場軟技能的培訓。若有培訓,也是內部分享性質的,一般不會請外部講師專門授課。小廠提倡在“在練中學”,在工作中遇到不熟悉的東西,提倡在實踐中摸索與提高。

小廠雖然有崗位劃分,但是業務變化快,有時候一個蘿蔔多個坑。比如產品經理,有時候會做一些運營、測試,甚至設計的活兒。這對拓寬個人能力面,非常有幫助。

不得不説,在個人視野提升方面,在大廠有很多便利性。

總體來講,大廠是行業風向標,市面上有什麼新玩法,新趨勢,一般在大廠能先了解到。

比如有些大廠會有自己的研究院或行業研究團隊,會把新趨勢發在自己內刊上,甚至會開一些前沿講座,都可以去聽,也能拿到這些講座的資料。

但是,大廠搞不搞這些新東西,能不能搞起來,另當別論。

再者,説大廠代表風向標,是從大概率上來講的,不絕對。因為,有些新事物開始發生在大家都不關注的角落裏,或者大廠看不上的小地方。當年馬化騰想50萬出售QQ,不就是個沒被看上的例子嗎?

大廠人才濟濟,資源豐富,在營銷活動策劃、產品推廣策劃上,不但組織周密、思路開闊,而且事後覆盤、總結能力非常強。

比如你若組織或深度參與了京東618,或阿里雙11,這對個人視野和能力提升肯定有相當的幫助。這種場面,小廠是無可比擬的。

還有,大廠有時會申報一些863、核高基項目,甚至國家會把重點項目指定給某大廠,若有機會參與一些這些項目,對個人視野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比如我在某大廠時,就參與了當時的863項目,這對開闊視野,的確是一種提升。

但是,在小廠能從如何使巧勁兒、如何把有限資源價值最大化、如何少花錢多辦事兒,這幾方面提升個人能力,也算是提升個人視野的一種方式。在資源緊缺情況下,把事兒做成功了,你的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我在小廠,曾參與一個資源非常緊缺的項目,開始看不到一丁點兒成功的希望,但是這事兒在公司層面上只能成,不能敗,自己只好全力以赴,邊幹邊想策略,最後竟然成了,並且比預想的還好。這難道不是開眼界嗎?這不僅是提升視野,更是拓寬認知邊界!這種能力,我在以後工作中也會受益無窮。

上升通道這方面,很多人已經介紹過,我就簡練的説一下。

一般大廠的人力資源部門都會制定全公司公佈的職業上升通道。比如阿里的P序列、M序列,技術同學進入公司後按P序列定級,職能管理類按M序列定級,然後定期進行晉級評審。每級的評審標準比較清晰,相對客觀。大多技術同學雖然不在管理崗,而是走專家路線,比管理崗的同學待遇並不低。

小廠就不一樣了,比較靈活。大多小廠沒有全公司發文的上升通道,而是根據貢獻、表現和業務發展需要,對員工不定期晉升或調整。對於個人能不能晉升,要看有沒有坑兒。一般情況下,薪資和崗位掛鈎。

尤其是跨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大廠流程比較嚴謹,溝通成本比較高。有時候一個小事情一套流程走下來,不下十封郵件。甚至每封郵件的收件人誰在前、誰在後,抄送誰,收件人的稱呼、措辭都是非常有講究的。

大廠也知道這種習慣不好,公司創立之初,一旦形成這種風氣,後續就好像融入骨子裏了,很難改。需要聲明一點,我説的是我瞭解到的現象,不是所有的大廠都是這樣。

小廠就不一樣了,小廠相對扁平化。遇到着急事兒,喊一嗓子,若沒有會議室,三五個人一起到茶水間,面對面溝通清楚,然後每個人該幹啥,直接分頭去行動。路子雖然野,但是效率高。

在我大廠時,説話辦事,有時候要顧及人的情面,所以相對客氣。剛到小廠時,我還有些不適應,因為工作起來真是對事兒不對人,任何工作的事情都是放在台面上當面説清,的確是不顧及情面。後來我就習慣了,感覺這種方式,挺好,畢竟都為了工作嗎。

工作氛圍的事兒,就説這些吧,再説多了,就把我的東家都得罪了。

最後,再重複強調一點,我的看法與經歷僅代表我個人,不代表任何公司行為。既然是一人之見,肯定是片面的,僅供大家參考。

大廠可能會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也會砍掉產品線。至於小廠,風險更多了,商業模式沒跑通、長期不盈利、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融資不順、市場競爭能力不強等等,風險多去了。所以,進大廠、進小廠都是有風險的。

大廠組織架構調整,砍掉產品線,意味着人員要分流。遇到這種情況,一般先考慮內部分流到其它產品線,或者重組團隊幹一個新的事情。

遇到這種情況,看似不是大風險,但是若平均每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來一次,對大多數員工來講,也需要很大的適應能力,因為每次都會面臨重新磨合、重新適應的過程。這相當於在職業道路上,你做的是波浪線式的起伏運動,而不是螺旋式的上升運動。

小廠風險多,為何還要選擇小廠呢?因為機會與風險並存。你想想,若小廠若發展的不錯,是不是會有很多管理崗位?你若手握大量期權、股票,公司若上市了,是不是能獲得豐厚的財務回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所以,小廠風險是多,但是發展機會多,也有獲得高財務回報的機會。

瞭解完大廠、小廠的主要區別,到底選大廠還是小廠呢?其實,進大廠還是小廠,這是一個雙向選擇。這樣來説,個人只能把握一半主動權,那麼咱就聊一下如何行使這一半主動權。

針對初入職場的同學,若能夠獲得大廠的機會,建議首選大廠。

有兩個核心原因:

一是大廠培訓體系完善,工作流程規範。初入職場,都有一個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這個過程若全靠個人摸索,容易走彎路,事倍功半,若能夠從公司層面上獲得系統化的幫助,事半功倍。

比如:有些大廠的校招入職,先圍繞公司的方方面面做一個月的通識培訓,然後再圍繞目標崗位,在崗位上下游做三個月的輪崗實習。若是小廠,可能沒有這些培訓,負責帶你的師傅大多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因為沒有公司層面的詳細規範。

二是大廠讓人視野更開闊。初入職場前幾年,對大廠核心產品、行業生態、大廠的運作模式,職場新人都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去學習、觀察、思考、總結。身在其中,可以邊學邊感悟;若在小廠,你只能從網上找資料,支離破碎的瞭解大廠的這些東西。若在小廠,因為接觸面窄,你對整個行業的理解也要慢很多,因為有些東西你直接接觸不到。

再者,大廠有很多大牛,你能近距離的接觸、交流,這對個人的發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所以,針對初入職場的同學,若能獲得大廠的工作機會,還是強烈建議去大廠的。

對於畢業後,先在小廠工作了幾年的同學,若小廠非常有前景,建議一步一個腳印的伴隨企業成長,企業的發展就是個人的機會。

因此,無論是小而美的隱形冠軍,還是蓬勃向上日益強大的企業,我建議都要留下來,這裏面會有個人發展的很多機會。

發自內心的説,若能伴隨一家企業從小到大,或從弱到強,是人生一大幸事。

若小廠發展的平平淡淡,或自己在小廠發展的中規中矩,若有機會,我建議大家在小廠積累幾年經驗後,還是到大廠去體驗一番。這個階段去大廠,無論從能力上,還是從職業視野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小廠,可能工作路子比較野,去大廠也能體驗一下它們是怎麼搞的,這樣對比一下,能夠查缺補漏、優化改進,能讓個人工作能力更加全面。

在大廠體驗幾年之後,大小廠都經歷過了,無論從能力還是視野上,都比較全面了。這個時候,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資源、人脈等等,考慮繼續做職業人,還是創業。

當然,在小廠工作幾年,直接出去創業,也未嘗不可,本文僅根據一人之見,説大多數情況下建議怎麼做,具體到每個人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在大廠工作幾年,可能不少人也有苦惱,大廠不少部門人員結構穩定,晉升機會少。面對這種情況,其實沒有必要苦惱。與小廠相比,個人還是有不少選擇的。

比如當大廠做新產品、組建新團隊時,大家可以在內部尋求轉崗機會。當新產品做的好,與在原部門相比,你的晉升機會會多一些。若外部能提供不錯的機會,靠大廠的背書,你也能找到不少晉升機會或獲得不錯的待遇。

在自己在大廠若發展的挺好,建議持續做下去,持續蓄能與積累人脈。這樣你的路會越走越寬,未來無論是在大廠做職業經理人,還是到外面去掌舵一個企業,還是自己去創業,都是不錯的選擇。這和伴隨一家小企業步步長大一樣,都是人生一大幸事。

無論進大廠,還是進小廠,最終的目的都是個人職業發展,或着符合個人意願。

不少人缺少在這兩類公司長期工作的完整經歷,對二者的優劣沒有全面、深刻的體會,所以在面臨選擇時比較迷茫。

正好我有此種經歷,所以拿來分享給大家。但是,一家之言,非常片面,僅供參考。

最後祝願所有職場人,吉星高照、大展宏圖!

王曉明;微信公眾號:產品人曉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0餘年互聯網、ERP產品經理經驗,擅長B端產品規劃與設計。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306 字。

轉載請註明: 進大廠,還是進小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