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敏,字捷軒,陝西藍田人,原為鐵匠,後從李自成起事。1638年,孫傳庭於潼關大敗李自成,劉宗敏助李自成收拾殘兵,隱於商洛山,擴充隊伍,以圖東山再起。崇禎十三年,劉宗敏助李自成入河南,重振聲勢。崇禎十六年被封為權將軍,次年,在西安封汝侯。入京後,對明降官拷掠助餉。後隨李自成退出北京,進入湖廣。順治二年九月,在湖北通縣九宮山作戰中被清軍俘虜並殺害。
劉宗敏在從事鐵匠工作前曾在明軍隊中當過軍官,軍事能力有一定水準,在對軍隊的訓練和建設都有一定的心得。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經常出奇制勝,所以他成了李自成最倚重的大將,在早期的鬥爭中,他倆患難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兄弟之情,劉宗敏也是農民軍中不折不扣的二號人物。可是在義軍規模到一定程度後,劉宗敏粗暴任性,不分上下,不顧大局的性格特點暴露無遺,他數次當眾頂撞李自成,讓後者下不來台,他倆的關係慢慢演變成多年後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和楊秀清一樣。不過慶幸的是,李自成不是洪秀全,他始終包容着劉宗敏,沒有對其下殺手,作為幫派頭目來説,李自成這樣做是講兄弟義氣的,不忘本的,但是對治國者來説,這是婦人之仁和優柔寡斷,這種放任自流直接導致了軍事上的失敗和新政權的滅亡。
時間回溯到1644年(崇禎十七年),這一年李自成勢如破竹,直取北京,大明王朝一夜之間被摧枯拉朽,正式宣告滅亡。入城之初,李自成親自頒佈了一道嚴肅軍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並貼出告示:“大師臨城,秋毫無犯,敢有擄掠民財者,凌遲處死。”——彭孫貽《流寇志》。此後有兩名農民軍士兵搶劫綢緞鋪,公然違背軍法,結果被拉到承天門前凌遲示眾。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下一個違抗軍令的竟然是帶頭大哥劉宗敏;農民出身,窮苦一輩子的劉宗敏,來到皇宮,看到美貌如花的女人,沒幾天就忍不住了,帶領部下開始了瘋狂的放縱。李自成聽了以後怒不可遏,親自責問劉宗敏:“你為何不幫助孤王做個好皇帝?” 劉宗敏馬上頂他一句:“皇帝之權歸你,拷掠之威歸我,誰都別廢話!”氣得李自成無可奈何,只能拂袖而去,他不能處決劉宗敏,安民禁令也就成了一紙空文。接下來其他農民軍將領也開始了表演,《平寇志》第9卷記載,“諸賊分宮嬪各三十人,牛、宋賊臣亦各數人”、 “劉宗敏、李過、田見秀等歸所據第,呼蓮子衚衕優伶、孌童各數十,環而歌舞。喜則勞以大錢,怒即殺之。諸伶含淚而歌,或犯闖字,手斬其頭,血流筵上”。
《明季北略》第20卷記載, “士卒進居民宅,先曰借鍋’,少焉,曰借牀眠;頃之,曰借汝妻女姊妹作伴。……不從則死,從而不當意者亦死;一人不堪眾嬲者亦死。安福衚衕一夜婦女死者三百七十餘人。降官妻妾俱不能免。”
而後劉宗敏又開始了粗暴的拷髒助餉行動,“以官第獻銀,一品必須獻銀累萬,以下必須累千。痛快獻銀者,立刻放人;匿銀不獻者,大刑伺候。” 一時之間,棍杖狂飛,北京城內,四處哀嚎。城中富户被加以拷掠,窮人也難以倖免,連薪米口糧都被搶走,京城成了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這些做法激起了上至投降官員下至普通市民的不滿和仇恨,也直接導致了吳三桂的反叛。
吳三桂起兵後,李自成召開軍事會議,打算派劉宗敏出兵山海關,誰知沒享受夠的劉宗敏竟頂撞説:“大家都是做賊的,憑甚麼你在京城享受,卻讓我去前線賣命?”李自成無奈,只好率隊親征。設想一下如果劉宗敏帶隊出征,李自成留守北京,整備防線,即使山海關失利,也絕不至於鋭氣盡失,一潰千里,劉宗敏的不顧大局,直接葬送了最後翻盤的機會。
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但他並不代表歷史前進的方向,雖然官書的《明史》稱讚他“不好酒色,脱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但也僅僅限於他的個人品德——與劉宗敏相比,他並不嗜殺成性也不是好色之徒。但是面對軍紀敗壞的事情他沒有做好預案,也沒有安排好人事問題,對害羣之馬劉宗敏聽之任之,下不了壯士斷腕的決心,徹底解決這一切,縱容敗類劉宗敏胡作非為的後果就是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