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兩年前的一篇《騎射真的那麼無敵嗎?蒙古鐵騎靠騎射征服歐洲》裏,曾闢謠了“蒙古騎兵靠騎射擊敗歐洲騎士”的謬論。本文就來説一下蒙古重裝騎兵到底是什麼樣的。
早期蒙古人雖已具備冶鐵技術,但缺乏鐵器,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稱“他們當中的大異密的標誌是:他的馬鐙是鐵製的”,由此可見當時蒙古草原鐵資源的匱乏。早期蒙古人以鮫魚皮做成可抵禦流矢的護甲,直到金國統治河東後才逐漸有鐵錢流入蒙古,鐵資源才得到彌補①。早期蒙古人延續歷代遊牧民族的傳統已經有着甲作戰的習慣,《元史·太祖紀》裏莫拿倫就擔心兒子們無甲不能勝敵②;根據《蒙古秘史》裏札木合的説法,在鐵木真統一蒙古時期的戰士就已經穿着戰甲,並攜帶長槍、環刀和弓矢③。任何擅長騎兵的民族,只要有機會得到足夠資源,就一定會重裝化。
雖然覲見過蒙哥汗的魯布魯克稱在陪同他的20個蒙古人中只有兩人身披鎧甲,但這只是和平時期旅行的情況,據出自13世紀前期的一手史料奈撒維《札蘭丁傳》所載,在攻克奈撒時,“所有韃靼人都穿上了盔甲,在夜間衝進堡壘”。
▲蒙古鐵羅圈甲,特點是多了一個喉部護甲
布錦甲以厚實的布料或絲錦為甲面,甲面底下裹有鐵甲;還有的不襯鐵甲,純用布料,把多層布錦緊密地縫合在一起。按照有些説法,箭頭很難穿透這種絲綢布錦甲的綢衣,只是會連箭頭帶衣服一同插進傷口,醫護人員只需將絲布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而由布錦甲衍生出的布面甲是元代的輕型鎧甲,在長袍的外面綴以金屬甲泡,重要部位綴有鐵甲片。袍子是布質的,輕而柔軟,穿着舒服,綴以金屬泡釘之後,增加的分量有限,但抗衝擊力卻大大增強,明後期與清朝基本上都採用這種甲衣。
按照柏朗嘉賓《蒙古行紀》的記載,部分蒙古士兵所騎的馬也配有護馬甲,馬頭、馬背兩側,馬屁股,馬的前胸,都有護甲包裹④。
▲蒙古軍翻越帕米爾
▲元代鐵矛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