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華人消亡史|大象公會
文|魯東海
1910年,俄羅斯境內的大烏里火車站發生肺鼠疫,疫情很快沿鐵路線傳入中國境內,在東三省大爆發,數月內奪取六萬人命。
面對疫情,俄國政府第一時間積極應對,在邊境鐵路沿線設立檢查點,入境中國人需在檢驗所留驗至少五日方可入境,如有私自躲避檢驗者,允許守軍開槍擊斃。
除了邊境防控,居住在俄國境內的華僑也被當局百般刁難,其税費以防疫為名大幅度提高,華僑還被禁止從事眾多行業,往往收入來源斷絕。同時,俄國政府也開始大規模拘捕、遣送中國人回國。
被驅逐出境的中國人數量龐大,僅璦琿一地就有兩三萬人,黑河府則報告被逐華人「日以千計」。這些邊境地區本不發達,加上疫情時期各地道路斷絕,一時之間突增數萬災民,「扶老攜幼,啼飢號寒。」
這場因疫情而起的排華浪潮,最終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急需補充勞動力而告一段落。等到俄國爆發革命退出戰爭之後,新生的各派政權將重新啓動排華事業,並進行到底。
1860年,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正式承認了割讓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大片領土。
· 中俄《璦琿條約》與《北京條約》中割讓的領土
根據條約,當地居民可以留在本地繼續居住,並保留大清國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一萬多名天朝子民,便被動地成為了第一批大規模的俄國華僑移民。
《北京條約》之後,清政府意識到,由於長期禁止漢民進入「龍興之地」,人口稀少的滿洲極難抵抗俄羅斯的入侵。清廷因此着手開放禁令,允許漢民進入東三省,以充實邊境。
大量來自河北和山東的農民湧入東三省,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繼續北上,進入俄羅斯尋求生計。
恰逢此時俄羅斯的遠東開發需要大量勞動力,雖然沙皇政府推出了優厚的政策條件,試圖吸引俄國人民移民遠東,然而西伯利亞畢竟是苦寒之地,政府的東進號召在歐洲地區應者寥寥。
「吃苦耐勞」的中國勞工,便成為了俄羅斯政府遠東大開發的最佳選擇。俄方當局允許外國移民在阿穆爾省和濱海省定居,並給予優待。
華人大量湧入俄羅斯,據估計,1885年俄羅斯遠東地區有華僑 3 至 4 萬人,約佔當時遠東地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至 19 世紀末,遠東華僑在 5 至 7 萬之間,加上每年往返的季節性農民工,大體在 10 萬人左右。
他們雖然生活艱苦,但可以獲得遠高於國內的工資,積攢下的財富帶回國內,足以實現一箇中國普通農民家庭想象中的幸福生活。
不幸的是,隨着世紀之交大清國對外關係的劇變,旅俄華僑也在1900年遭到了第一波飛來橫禍。
1899年開始,義和拳運動在清政府的默許和鼓勵下殘殺外國僑民和中國教民,拆毀鐵路,圍攻教堂。1900年6月,大清下詔宣告,對西方各國及日本「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這一系列事件,讓當時西方世界對大清的惡感高漲到了頂點,境內華僑眾多的俄國不久便帶頭動手,向華僑羣體施暴。
大清下詔宣戰一個月後,俄軍對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的中國僑民發動報復打擊,七千多無辜華僑葬身俄境。
· 海蘭泡慘案中遭到處決的中國人
據當時任職於璦琿副都統衙門的楊繼功記述:
十年後鼠疫疫情中的排華浪潮,則比「庚子俄難」更加綿延持久。
1911年2月初,俄國駐華公使告知清政府,稱因防疫需要,擬將濱海省無業華民遣送回中國,且要由中方出錢承擔一切費用。
具體實施中,海參崴、廟街等地被抓捕驅逐的大批華人,遠不止是所謂的「無正業,無身票,及匪類不安分者」。俄國軍警往往突然包圍市場,將華人小販、挑夫、傭役一概抓捕,他們即使有「身票」也會被搶走不予承認,乃至遭當場撕碎。
當時海參崴的日本僑民,甚至記述過俄國軍警將華人「五六人之辮聯結之」,驅使步行並任意毆打的場面。
持續性的排華政策一直持續到1915年,戰爭中的俄國政府不得不重新開放華工入境。與此同時,大量華工遠赴歐洲支援前線作戰,其中也有一部分人進入俄羅斯境內。
旅俄華工迎來了又一個春天,至1917年人數已經高達 40 萬。
然而,隨着沙皇倒台、革命和內戰接連爆發,旅俄華工的新生活也將很快畫上句號。
1910年代後期,俄羅斯各地陷入混戰,遠東地區也經歷了蘇維埃紅軍和白軍的反覆爭奪,重鎮海參崴幾度易手。
遠東地區先後出現多個政權,其中一度影響最大的,是前任黑海艦隊司令高爾察克領導下的「全俄政府」。
· 高爾查克「全俄政府」極盛時期控制了烏拉爾山以東的大片領土,直到1920年2月敗亡
· 俄羅斯電影《無畏上將高爾察克》,昔日的「白匪軍頭子」,今日已被俄羅斯人民奉為民族英雄
為了應付內戰的龐大開支,高爾察克政府大幅提高各項賦税,而且大規模濫發貨幣,僅1919年就發行了 150 億盧布,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大洪水面前,中國僑民開始逃離,但卻必須做好破財免災的準備,因為俄方當局禁止外國僑民攜帶 500 盧布以上現金出境,一旦查獲立刻沒收。
1919年1月,哥薩克首領謝米諾夫一次扣押華商 70 多人,搶劫現金 665 萬盧布,後經北洋政府交涉,人員最終得以釋放,但現金卻拒絕退還。
同年 7 月,謝米諾夫又在大烏里站再創記錄,搶劫華商現金 1000 萬盧布以上。
· 謝米諾夫,前沙俄軍隊哥薩克指揮官,俄國內戰中以軍紀敗壞,四處劫掠聞名
不過,白衞軍治下的俄國華僑雖然形勢危急,但還不必完全絕望。
作為協約國的一員,當時的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派出了 1600 人的遠征軍,參與干涉蘇俄內戰,雖然沒有多少戰鬥,但在保護各地華僑、護衞武裝撤僑等方面頗有表現。
· 中國軍隊進入海參崴
不幸的是,旅俄華僑很快又將迎來內戰另一方的鐵拳,而且這一次祖國軍隊也愛莫能助。
隨着高爾察克敗亡、包括中國在內的協約國陸續撤軍,遠東地區迎來蘇維埃政權,當地的華商羣體作為「資本家 境外勢力」的雙重反革命,立刻就遭到了其情不自禁的重點打擊。
此前在遠東地區,以山西晉商為代表的華商羣體曾經一度繁盛,至 20 世紀初幾乎壟斷了從海蘭泡到海參崴一線的零售業市場。
截止1910年,整個遠東已經有 789 家中國商號,一些地方還成立了華商會,負責調解糾紛、成員互助、維護治安等工作。
新政權到來之後,先以種種手段打擊華商會的權限,之後直接查封取締。1922年,阿穆爾省華僑總會被警方查封,會長謝明山等會員被捕入獄;1926年,旅俄華僑總會會長金石聲也被當局設計殺害。
華商會覆滅之後,蘇聯政府對華商財產的國有化進程大大加快,大商人家業直接沒收,小商販則課以重税,税額高達1907年前的上百倍。中俄合辦事業的在俄資產,如華俄道勝銀行在海參崴的碼頭地產貨物等,也被一律充公。
曾經興旺發達、屢遭劫難而不倒的旅俄華商羣體,很快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當然,並非所有華人都是新政權的天然敵人。早在紅白內戰時期,就有相當一部分華工加入了革命隊伍,有統計認為參與紅軍作戰的華工數量高達 3-5 萬人。
然而,內戰結束後,普通華工的遭遇也並不比華商好到哪裏去。
相比於華商被沒收的財產,華工們的個人積蓄並不豐厚,但也同樣難逃法網,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税,最重要的是攜帶積蓄回國的通路遭到隔絕。
蘇聯政府限制財產出境的規定,甚至比戰時還要嚴格:出境者「皮衣帽不準超過一件,魚子不準過一公斤……攜帶金錶或銀表一個、結婚戒指一個,其他銀製品每種不得過一件……申請攜帶外幣期、匯票及金屬、寶石等物,總價值不得超過 300 盧布。」
實際執行中,邊境官員往往不準攜帶任何貴金屬和現金出境,華僑出境時還必須接受裸體檢查,尊嚴盡失。
也有少數勇敢僑胞,帶上打工所賺積蓄,利用漫長的國境線,翻山越嶺,悄悄回國,只是難免有人慘遭邊防哨兵射殺而登上新聞。
肉身攜帶財產跨境之路不通,能不能通過匯款解決問題?
答案是不行。蘇聯實行嚴格的外匯管控,每個地區每月對外匯款的總數有限,且有限的匯款額度往往被政府機關人員「內部消化」,比如有 10 萬華僑的伊爾庫茨克,每月向外匯款總數不得超過 500 美元,均攤到每人才 0.5 美分。
華工勤勞致富、回鄉安宅置業的夢想,至此已經徹底破滅。
不過,只要下定破財免災的決心,這一時期的華僑仍能全身而退。
1920年代中後期,隨着蘇聯政局和對外關係的變化,國內排華的聲浪越發激烈。
1926年,蘇聯外交人民委員部開會決定:「必須採取所有可行的措施,禁止中國人和朝鮮人流入蘇維埃領土」。
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爆發,又導致了中蘇全面衝突,蘇聯當局隨即開始全面排華,同年即在遠東大規模搜捕清洗華僑,僅海參崴一地就逮捕七千人以上,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則「被押九百六十人」,赤塔被捕華僑也有至少 1600 人。
· 中東鐵路,指長春以北段中俄合辦鐵路,俄方擁有沿鐵路兩側數十公里寬地帶的行政、司法管理權。1929年張學良武裝收回中東鐵路主權,與蘇聯爆發武裝衝突,以慘敗收場,史稱中東路事件
和同時代蘇聯的其他囚犯一樣,被捕華僑處境極為悽慘,毫無人身保障,有些「每人每日僅給黑麪包一片」,甚至「因餓而自縊者殊眾」。
還有些被捕者被髮配修築鐵路,「工作稍緩,即遭鞭撻。」
· 1929年《申報》刊登的旅俄華僑向中國政府求救信,要求中方政府扣留蘇聯在華財產,以補償華僑在俄損失
中東路事件後的大逮捕只是個開始,整個1930年代,隨着斯大林大清洗運動的擴大,遠東地區包括中國人在內大量的「移居民族」都成為了重點清理對象。
在1931和1937年的兩次大規模抓捕和驅逐行動中,整個遠東包括華人、朝鮮人在內的移居民族至少有 33 萬人被定罪判刑,這些人被強制西遷,流放至寒冷的西伯利亞,或者進入古拉格接受勞動改造。
蘇聯政府的排華政策極見成效:1926年蘇聯官方人口調查中,有 10 萬中國人留在蘇聯,遠東地區有 7 萬人;到1937年,全蘇華人僅剩 38527 人,遠東地區只有 24589 人,相當於1926年的三分之一。
到了1940年代,俄國遠東地區華人已經銷聲匿跡,這個經歷過沙俄和內戰衝擊而倖存的羣體,終於在蘇聯政府的強大執行力下煙消雲散。
參考資料
[1]《申報》:《旅俄僑胞向當局呼籲》《旅俄華僑之最近情形》《俄國虐待華僑之滬聞》等
[2]北洋政府的一戰華工政策及保僑措施,謝清明
[3]北洋政府救助俄屬遠東地區難僑研究(1918-1920年),朱鵬
[4]俄羅斯遠東開發與華人華僑(1860-1941年),劉濤,卜君哲
[5]防疫還是排華?——1911年俄國遠東地區大規模驅逐華僑事件研究,管書合,楊翠紅
[6]近代俄羅斯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華僑華人社會研究(1860-1931年),卜君哲
[7]近代中俄衝突下的黑河地區中國商人羣體研究,荊宇航
[8]抗戰初期的蘇聯遠東華僑問題(1937-1938),謝清明
[9]旅俄華人研究,趙俊亞
[10]十月革命前後的旅俄華工及蘇俄相關政策研究,謝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