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科舉考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庠生、秀才、貢生、增生、附生、廩生,舉人、進士乃至探花、榜眼、狀元的冠名。其實,這些名稱都是舊時科舉考試過程中,考生獲得的不同等級的功名。
在不同的朝代,對於上述某些冠名的含義會有所差異,就清朝而言,要搞清楚上述名稱,首先要從童生説起:
童生:凡是學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還未考取秀才之前統稱為童生(也就是説,要成為秀才首先是成為童生)。
庠生:指通過院試考的童生,又稱生員,俗稱秀才。包括縣學考取的 “邑庠生”,和在府學考取的 “郡庠生”。因為學校叫庠,顧叫庠生。注意,“庠”這個字讀“xiang”,音同“祥”,而不讀“癢”;前面看到的把庠生誤做人名的對話同樣誤讀為“癢生”了。
秀才:不同朝代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明朝的秀才就是考上縣學或府學的童生,即庠生。所以秀才也是庠生的別稱。
然而清朝的秀才,考取比較嚴格,考生通過縣試,府試以後,還要通過院試。才能叫秀才。院試則必須由欽派的學政主持。院試第一名,叫案首。
考取秀才以後就有了一定特權,包括可以站着和縣知説話、免於差傜、不予上刑等。但是,必須每年參加考試,考試不及者,可能將受到申斥、警告甚至除名。
秀才又分三等:廩生、增生和附生
廩生是指秀才經過歲考和科考兩試成績優秀者。其中廩生政府每月給廩食(就像現在小公務員了),即廩膳生員,其中廩生有名額限定。並有資格被選為貢生。
增生是指歲考和科考兩試成績僅次於廩生者。政府不給廩食(小編突然想到現今公務員體系編制外的臨時工)。這部分主要由於讀書人較多,要求進學的較多,而廩生名額有限,因此又擴廣了一定名額的生員(就現在的擴招生),該部分生員為了區別於廩生,顧叫增廣生員,即增生。
附生由於後來讀書人一增再增,又於額外增取,附於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即附生。
由於廩生和增生都有固定的名額,而附生沒有數額的限制,所以後來凡是初入儒學的生員,統統稱為附生。再從附生中經過考試補充廩生與增生。
貢生是指經過地方政府如縣、州、府乃至省向朝廷推舉,經過學政選拔,成績特別優秀的生員而成為國子監的學生(吼吼,北大清華保送生)。但是與其他國子監學生不同,貢生是正途所出(非錢買來的,也就是説國子監也有花錢買的)。貢生被送入京師國子監學習深造,肄業後由吏部派任知縣、縣丞、教諭等官職,因而入國子監的貢生又稱貢監。
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貢生又分為:歲貢,恩公,優貢,拔貢,例貢
歲貢:府、州、縣每歲或數歲得選拔廩生一、二人,保送到京師(又見北大清華保送生),入國子監肄業,稱之為「歲貢」。
恩貢:是指國家有慶典或登極詔書,凡該年當上貢生者,皆稱恩貢。
優貢:每隔三年,各省可選拔秀才中品學俱優者,經學政考定,會同巡撫保送,名額二人至六人不等,貢入京師,經過朝考後,績優列一等者,派任知縣,二等者任教職,三等者任訓道,謂之「優貢」。
拔貢:拔貢經禮部奏請廷試,取入第一、二等者,在保和殿複試,績有列一、二等者,以七品小京官或知縣、教職給以任用。
副貢生:是指各省鄉試錄取正榜的舉人之外,另外錄取的副榜,準作貢生,進入國子監肄業。
例貢:拔貢經禮部奏請廷試,取入第一、二等者,在保和殿複試,績優列一、二等者,以七品小京官或知縣、教職任用。
舉人:經過鄉試(省考),被考取的秀才。鄉試每三年舉辦一次,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舉行,因時逢秋季,故稱「秋闈」。各省秀才集中在省會的貢院中考試,但不是所有的秀才都有資格應試,必須在各州、縣學政舉辦的科考中名列第一、二、三等者才有資格參加。
鄉試中試的舉人,第一名成解元,第二名叫亞元,第三名至第五名稱經魁,第六名叫亞魁,第七名以下,均稱文魁。
貢士:通過會試考取的舉人,叫貢士。
會試照例在鄉試舉行過後的第二年三月舉行,由禮部主持,通稱「春闈」。有了貢士資格,才能參加最後一關考試殿試。
進士:通過殿試考取的貢士,叫進士。殿試等級分一甲,二甲,三甲。所有參加殿試的貢士都可以列名。
一甲第一名稱狀元,賜進士及第。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均賜進士及第。二甲進士賜進士出身,第一名叫傳臚,三甲進士同進士出身。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説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