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 | 錢杭
高考對大多數人來説,無疑是一次重大選擇,每個考生都希望自己被一個理想的大學和一個理想的專業錄取,從而開啓理想人生。
其實,高考只是漫長人生眾多選擇中的一次,影響也許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大。下面,我們從專業、就業角度來看一看上大學的意義。
專業與就業的偏差中國高考的難度高、壓力大,是世界聞名的,考試發揮得好與不好,結果差個三十來分,進而造成被錄取的大學差一兩個檔次是非常正常的。按現在的大學錄取體系,很多人被不理想的學校和專業錄取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過,從個人的能力和潛力上來説,三十來分的差距説明不了任何事情,更何況高考只是檢測一個人對基礎書本知識的掌握能力。現實中,不管是否就讀於理想的學校和專業,未來畢業就業的時候,很多學生往往會在與專業不相關的領域就業。
最近國內O2O招聘平台香草招聘聯合新東方在線發佈的《2018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報告》顯示,首份工作與所學專業毫無關聯的比例達54.9%,有點關聯的比例達31.3%,這兩個數字在2017年分別是56.7%和30.9%。
這説明,職業生涯很大可能與你所學的專業沒有關係。這只是針對剛開始職業生涯人羣的調查情況,隨着職業生涯的推進,很多人離所學專業可能會越來越遠。
全球最大線上教育平台edX研究發現,從大學畢業後擁有第一份工作起,年齡在25~44歲的美國人中有29%完全改變了工作領域。幾年前,美國人口調查局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持有本科學歷的人當中,從事與大學專業相關工作的人的比例只有27%,也就是説有73%的人從事與大學本科專業無關的工作。
中國需要高層次科研人才的情況需要指出的是,高層次科研人才需要高層次大學相關專業的教育,沒有紮實的大學專業教育,學生畢業後很難勝任相關專業的研發工作。
不過,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高科技方面整體同西方發達國家有着很大差距。而且,市場上高層次科研型人才的職位比較稀少,對絕大多數畢業生來説,沒法成為主要的就業選擇。
比如生物製藥,這是一個能夠容納大量高科技人才的行業。目前全球生物技術公司總數超4000多家,絕大多數被少數發達國家掌控。在醫藥銷售額方面,歐美市場佔據90%,亞太地區不到5%。對絕大多數先進醫藥,現階段中國要麼進口,要麼仿製。
又比如高鐵,它是我國一塊響亮的招牌,在很多人眼裏,我國所擁有的高鐵相關科技處在世界領先水平,然而,高鐵的核心技術大多是西方國家研發出來。查看相關專利可以發現,高鐵的核心專利,如牽引傳動控制系統等,約85%由西方發達國家德國、日本、法國等掌握,我國掌握了剩下的15%,而這15%專利主要同險惡地形、惡劣天氣有關,這是因為我國有更為複雜的地形和天氣,別國無法深入研究。
再比如通信,華為的5G是世界領先,但通信領域中的芯片設計工具ARM、芯片製造、光刻機、操作系統、大型基礎軟件等很多領域,還處在比較落後階段。
以上所列的各高科技領域,才是吸引大量研究型人才的地方。由於中國做這方面研究的科研機構或企業數量相對少或者研究不夠深入,這些機構或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少。
高層次研究型人才的選擇有多窄?調研最近兩年的應屆畢業生求職意向,你會發現,國內頂級院校畢業的學生,首選的就業企業是華為。
據界面新聞報道,國內最好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2018屆畢業生就業的首選去向是華為。2019年,除了北京大學畢業生的首選從華為變成在本校就業(華為成為第二選擇)外,這些大學的畢業生首選就業去向還是華為。
華為固然是能吸納大量高層次研究人員的企業,但就業選擇結果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畢業生的選擇面太有限了,也説明其他很多行業沒有湧現出能夠容納大量高層次研究型人才的機構。
在中國現階段,絕大部分學生畢業後只能從事對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對軟性能力,如溝通協調能力、學習能力、適應能力要求反而相對較高,而這方面的能力,中國的大學教的很少,需要本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領悟。
未來十幾年的成就與什麼有關?另外,我想説,能接受優良教育當然好,但教育背景差也不用氣餒。很多時候,你的選擇、你的勤奮、你的軟實力、時代機遇對你的未來更為主要。
從中國1979年改革開放、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很多教育背景非常一般的人抓住機會從擺地攤、做包工頭、做菜農、開小作坊或者開飯館開始創業,最後做大事業的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成功人士甚至只有小學畢業。你身邊肯定有,無需我多説。
不管學習、高考、就業、創業還是職場晉升,人生沒有絕對公平,只有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並不斷努力才會有所成就。巴菲特也説過,你人生的起點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最後抵達了哪裏。
前面提到的教育平台edX研究結果表明,有73%的人從事與大學本科專業不相干的工作。73%人士能夠在不相干的專業工作中立足,在於他們在新的環境下,基於自身特點和能力的認識,學習新工作所需知識適應環境,使自己適應新的崗位。通俗地説,這73%的人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再造了自己。
另一項哈佛研究表明,不同層次大學的畢業生在初入職場時,起薪高低會有差別,但十幾年進入職業穩定期後,那些學習能力強、適應能力好、心態樂觀人羣的收入增幅遠高於學習能力弱、適應能力差、心態悲觀的人羣,這裏面,所畢業大學的層次所起的作用並不大。
最後,分享哈佛醫學院Robert Waldinger教授對700多人幾十年的跟蹤研究結果:
(1)研究對象經濟上的成功,主要取決於是否和周圍的人都有良好的關係(關係温暖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智商的關係不大;
(2)人的幸福感與社會名望、財富值沒有直接關係,良好的社會關係才是直接影響的因素;
(3)孤獨、寂寞有害健康,社會關係良好的人比不善交際、獨居的人更快樂、更健康、更長壽;
(4)關係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有幾個朋友、是否結婚不是關鍵因素,生活中的鬥爭、摩擦和冷戰才最致命。
以上,希望對正在閲讀此文的人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