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口臭才子宋之問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經典

盤點初唐時期的詩人,宋之問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一個人物。
李大嘴 大嘴讀史
雖説宋之問沒有唐朝後來那些個超級大V的影響力,但一個“律體開創者”的頭銜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
雖説宋之問人品有缺陷,溜鬚拍馬、趨炎附勢的事情幹了不少,也寫了大量的粉飾太平的命題作文(應制詩),甚至還為了佔有妙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幹掉了自己的外甥,但也有“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樣真情流露的原創名句。

宋之問有才,這一點毫無疑問。
宋之問人品不咋地,這一點也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大家是不是知道,宋之問還有一個隱疾,差點耽誤了他官場上的進步,這個隱疾就是——口臭。
據《本事詩》記載,“宋之問,天后朝,求為北門學士,不許。作《明河篇》以見其意。詩云:‘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則天見其詩,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蓋以之問患齒疾,口常臭故也。之問終身慚憤。“
武則天當政的時候,宋之問毛遂自薦,希望成為北門學士。
什麼是北門學士呢?北門學士是一種俗稱,真正的官職是翰林院待詔,是可以出入皇宮的御用寫作班子成員,因為經常從皇宮北門進出,所以被稱為北門學士。
武則天時期的北門學士,名義上是修撰著作,實際上是武則天的智囊班子,武則天密令他們參與朝政的決策,“以分宰相之權”。
這就是現在的政策研究室啊!

以宋之問的才華和名氣,再加上武則天的求賢若渴,宋之問的自薦應該是很順利的,但出人意料的是,武則天拒絕了宋之問。
宋之問很鬱悶,寫了一首名叫《明河篇》的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這首詩很長,最後點睛的兩句是: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更將織女支機石,還訪城都賣卜人。
這首詩傳到了武則天這裏,武則天讀了詩,説,我不是不知道宋之問有才情,只是因為他有口臭,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原來,宋之問牙齒不太好,也不知道是蛀牙還是啥的,嘴裏經常發出臭味,刷牙也不解決問題。
雖然後來宋之問還是成為武則天的近臣,但是,口臭風波始終是宋之問心中永遠的痛。

其實,早在宋之問之前五六百年,歷史上就有過口臭的尷尬。
這個故事記載在《逸書考》中,説是在東漢恆帝年間,有個老臣子叫刁存,口臭很厲害。
刁存擔任的官職是侍中,經常要向皇帝彙報工作。每當輪到他彙報的時候,皇帝一個頭兩個頭大,這味兒實在讓人慾仙欲死。
忍無可忍之下,皇帝賜給刁存一樣東西,命令他含在嘴裏,然後繼續彙報。
刁存同志很惶恐,這是啥?味道有點辣,毒藥?
退朝後,“毒藥”一直沒發作,刁存小心翼翼地把嘴裏的東西吐出來,頓時一股香氣瀰漫開來。
原來是丁香,還是炮製過的、最名貴的雞舌香。
虛驚一場。

後來,應劭在《漢官儀》一書中寫道:“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黃門郎對揖跪受,故稱尚書郎懷香握蘭,趨走丹墀。”
含着漢朝版的口香糖彙報工作,成了一種禮儀。
唐朝之前,《齊民要術》有相關記載,唐朝之後,《夢溪筆談》有相關闡述。
在唐朝,比宋之問稍早一些的李百藥寫過“柳佩翠而辭寒,梅含香而受日”,比宋之問略晚一些的劉禹錫寫過“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雞舌香”。
可惜的是,宋之問似乎並不知道這段典故。
看來,不僅是人品有缺陷,知識面同樣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