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真相!評説歷史趣事、為你解密中國各朝代歷史!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讓您瞭解有趣的歷史放鬆心情,吸收歷史精華掌控自己人生,無往而不利!我們的每條解密都會做到有理可言、有據可依,我們是一部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解密檔案!
李白是豪放樂觀的,他説“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説“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但他有時也很悲觀失望,他也會大發牢騷。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此詩作於天寶十二年。天寶元年,李白懷着遠大的理想和一腔熱血來到長安,就任翰林供奉。但不到三年,就被“賜金還山”,排擠出朝廷。於是他懷着沉重的心情,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漫遊生活。天寶十二載秋,李白來到宣城。在這裏,他遇到故人李雲,李白稱之為族叔。此時的李雲即將赴京,就任秘書省校書郎,李白就在謝朓樓為李雲設宴踐行,並且作了這首贈別詩。
詩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就是在宣州謝朓樓設宴,為族叔校書郎李雲送行。
那李雲又是何許人也呢?李雲是當時的散文大家,文采出眾,文章寫得雋永灑脱,此去京城就任校書郎,後升至監察御史。他為官清正,剛直不阿,李白視他為同道中人,人生知己。所以,在這首贈別詩的開篇,李白就沒按常規送別詩寫法,去寫什麼眼前景、惜別情,或者從被送人的事蹟功勳寫起,而是開篇便劈頭蓋臉地發起了牢騷。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他説,昨天的日子已經遠去,不可能留住;今天的日子擾亂了我的心,滿是煩惱憂愁。從昨日到今日,這“煩憂”非從昨日起,也非今日止。“棄我去”對“不可留”;“亂我心”對“多煩憂”,重疊復沓,盡顯鬱之深、愁之烈、心之亂。真是直抒胸臆,一把牢騷脱口而出,揮灑滿紙。
但接下來,他的情緒似乎平靜了,不再對好友發牢騷了,而是突然做了轉折——“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面對着秋季寥廓的長空,遙望着長風送雁,不禁精神為之一震,酣飲高樓的逸興隨之生起。而大雁是高潔之士的象徵,長風在送秋雁,李白在送李雲,同時也有祝願李雲如大雁般鵬程萬里之意。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這兩句寫到了主客雙方。前一句讚美李雲的文章剛健峭拔,具有建安風骨;後一句是李白以謝朓自喻,説自己的詩歌有如小謝那樣的清新秀髮。這兩句既二人兼顧,又點了題中的謝朓樓和校書。
一個如小謝清發,一個有建安風骨,都有橫貫古今的才華,再加上酒酣情起,那就聽聽他的豪言壯語吧——“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在寥廓江天中,在酒酣耳熱中,詩人的情緒達到了高潮。以二人的才華,真可以直上青天攬明月了,這是豪言,也是壯志。現實中的陰霾、污穢彷彿一掃而光,一切的煩惱這會子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然而,詩人還是會從幻想中回到現實的。謝朓樓前,是那終年長流不止的宛溪水,無盡的流水讓詩人又想打了自己無盡的煩惱,而如何排遣這種無盡的煩惱呢?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又是個千古名句。他想要“抽刀斷水”,結果卻是“水更流”;他想要“舉杯消愁”,結果卻是“愁更愁”,這是在力圖擺脱而又無法擺脱的精神苦悶。用眼前景設喻,既有“興”的意味,又渾然天成,很是精妙。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還是無法解決,於是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莫説這是詩人的消極和逃避,李白和李雲都有着士大夫情懷,而塑造了士大夫精神的孔子説“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這不就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嗎?
縱觀全詩,有苦悶,有牢騷,但也有樂觀,也有豪邁,憂憤中顯現出雄放,悲愴中藴含着高昂,這是詩人的倔強,這是詩人的不屈。
情緒跌宕起伏,上天入地,筆法天馬行空、神鬼莫測,既直起直落,又大開大合,極好的表達了詩人那種急遽情感,真是非李白不能道也!
早年聽黃安的歌《新鴛鴦蝴蝶夢》,很喜歡那幾句歌詞:“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照清風四漂流”,原來就出自太白的詩篇吶!連發牢騷,訴悲苦都寫得這麼美,不愧千古“詩仙”!
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我們所想知道的真相,關注我,將為您展現歷史真實的一面,一起探究古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