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的作者尹建莉老師説:我覺得教育上的比拼,它不是學區房,也不是具體的每一次的成績,也不是説我給我孩子攢了多少錢,這些都是外部的一些條件而已。真正的教育比拼是父母親的觀念。只要父母親的觀念到位了,其實你的孩子不但能夠獲得世俗意義上的這些成就,他會獲得內在的幸福感。一個真正有內在幸福感的人,我覺得他這一生才是一個成功的人。
中國自古就有“孟母三遷”的故事,説明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而在當代,孩子教育更是成為家長們熱衷追趕的生活重心。為了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家長們真的是費盡心思,早教、學區房、重點學校、名校、培訓班、陪讀……相信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對這些名詞都太熟悉不過了。一些家長為了孩子教育傾盡所有仍咬牙堅持;一些家長為了孩子的擇校真的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四處求人;還有些家長為了孩子的升學考試,遠離家鄉日夜陪讀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更多的家長為了孩子學習乾脆放棄自己的人生來成就孩子的人生。
不得不為這些父母們的偉大付出稱讚,但這些忘我的付出真的能換來孩子的幸福人生嗎?
近幾年不斷曝光的青少年自殘及自殺新聞更應該引起家長們的重視。一些孩子的童年快樂早已被各種培訓班及永無止境的作業所剝奪;一些孩子儼然已變成了學習機器,除了學習之外啥都不會,連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已喪失;還有一些成績優異的孩子壓抑到最後只能通過逃學或生病甚至結束生命來抗爭,對深愛自己的父母也開始厭惡甚至是痛恨……
每當孩子表現不佳時,父母們除了抱怨孩子不爭氣外,有反思過自己的問題嗎?美其名曰,都是為了孩子好,都是為了孩子以後能有個好的前程。可父母們,真的懂得孩子們的真實需求嗎?你有問過他們的感受嗎?你所謂的成功人生是他們想要的嗎?你是真的在關心孩子的前程還是為了撫平自己的焦慮?你是真的為了孩子的學習還是為了給自己贏得面子?你是真的在乎孩子的成功還是在彌補自己的人生遺憾呢?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説到: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道理是很簡單的,其中最簡單的道理之一是,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近日網絡再次被“青島15歲女兒弒母案”刷爆,震驚惋惜之餘,我們不得不再次反思當代的孩子教育。據悉,被害者為一名律師,離異後獨自帶着女兒,她把女兒當作自己生活的重心甚至是唯一的希望。送女兒學鋼琴學畫畫,假期帶女兒旅遊,給到了女兒所有能給予的愛。可唯獨對女兒的要求極為嚴格,學習上必須得是前五名,生活上必須得聽她的話。顯然她對女兒的愛早已變成了極端的控制與壓迫,相信她的女兒在媽媽的高壓管制中積壓了太多的怨氣與恐懼,以至於最後僅僅因一次考試沒考好擔心媽媽責備而造成了時下的悲劇。
造成這場悲劇的原因可以歸因於這個喪盡天良的孩子,可以歸因於這個控制慾極強的高壓母親,可以歸因於以學習成績排名論高低的學校高壓教育,還可以歸因於當今這個以學業成就論個人成敗的社會風氣。
無論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這場悲劇,作為一名母親,我很想跟所有的母親們説:“我”才是一切的根源。唯有先看見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愛的方式才是親子教育的第一要素。想通過掌控女兒的一切來為女兒贏得美好的未來,顯然是行不通的。
我想如果這位媽媽願意放下自己的焦慮,就能放下自己對孩子的控制與壓迫;如果這位媽媽願意放下自己的期待,就能接納自己孩子的不完美;如果這位媽媽願意改變自己對成功人生的定義,就會更在乎孩子的身心健康,從而看見孩子的情緒和內心渴望。那麼,這個女兒即便不那麼聽話,成績也並不那麼理想,但又如何?能就此為這個女兒的人生定下失敗的結論嗎?顯然不能!因為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單單以學業的成就來衡定的。要孩子一味的聽話只是為了滿足媽媽自己的控制慾,讓孩子成績優異也只是為了填補媽媽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國內知名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愛和自由》一書中提到: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愛與自由,缺一不可,而如果他既獲得了充分的愛,又獲得了充分的自由,他一開始就會是一個“成為自己的人”,而最終也勢必會成為一個自我實現者。
現實中很多家長如果不能覺察到自己行為背後真正的動機和需求時,就會將自己的問題都一股腦的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以至於讓自己對孩子的愛成為了孩子的負擔與枷鎖,甚至成為了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影響着孩子一生的幸福。
所以,作為家長光有愛孩子的心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用不傷害孩子的方式來愛孩子。家長們只有先回歸自己、看向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才能真正的看見孩子、聽懂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而不是擔憂孩子、控制孩子、傷害孩子,以愛之名義來綁架孩子的人生。
龍應台在《目送》中説:父母兒女就是一場背影漸行漸遠的修行,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美國心理學家西爾維婭,克萊爾這樣描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所以,無論你多麼的愛孩子,都請先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允許孩子成為他自己,當一個人可以成為自己時,這個生命才是完整的、鮮活的,他才能真正體驗到生而為人的自在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