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展現出強大國家能力

在萬眾矚目中,充滿考驗和波折的2020年中國高考終於順利落下帷幕。能夠在這樣的時間節點組織超大規模的集體性活動,動員社會各界都參與進來,井然有序地應對工作量龐大的高考,中國面對困難展現的眾志成城的凝聚力和迅速果決的行動力再次令世界驚歎。

今年的高考之特殊性無須多言,一方面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使得組織如此大規模的考試困難重重,另一方面高考前爆出的山東頂替上大學案進一步強化了社會各界對於高考的關注和重視。同時,安徽歙縣暴雨造成的部分考生延期高考,貴州墜橋的公交,南方的洪澇災害,雲南昆明的地震,接踵而來的事件乃至災難為今年的高考組織增添了前所未有的難度。

這場創下報考人數歷史新高的選拔性考試,是中國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人羣聚集。雖然國內的疫情防控基本趨於常態化,但是面對這場涉及所有的考生、工作人員以及千萬個家庭的安全防疫大考,要想同時做好各個環節的保障工作,確保萬無一失也是毋庸置疑的極大挑戰。德國新聞電視台的報道稱,中國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數,“相當於瑞典的全國人口”。

早在3月底教育部就下發通知要求全國各個考點消毒通風,做好隔離防護、降低密度和備用考場等措施,全力為2020年的高考做好各方面的規劃。隨後國家衞健委又提出“高考防疫十條原則”的明確要求,從各個角度確保考試過程的嚴密性和安全性,除了提交核酸檢測報告,考生還需要在現場經過有序的測温和安檢才能進入考場,從各個方面保障了高考的順利進行。

此外,1071萬名考生走進考場,背後是1071萬個家庭殷切期待,前方陪伴他們的是94.5萬考務人員和更多為了疫情下的高考順利奉獻力量的“可愛的人”——不同社會羣體自發提前部署,為高考考生保駕護航,消毒後接送考生的愛心車隊、指揮考點交通又給考生比心加油的交警、暴雨地區為考生開路的衝鋒舟和皮划艇,高考考點門口設立的“愛心加油站”……數以千萬計的各界人員投入到疫情下的高考保障工作中,種種社會力量的凝結是2020年高考平穩有序進行不可或缺的“背後堅實的盾牌”。

在整個高考過程中,中國如此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從容不迫的應對心態,科學有效的防護方式,是在世界疫情仍舊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交出的優秀答卷。

當然,被新冠肺炎衝擊高考的國家並不只是中國,各個國家選拔人才的“高考”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而不同國家應對疫情下的高考時也有不同的做法。法國在1968年“五月風暴”之後再一次宣佈停止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筆試部分全部取消,轉而採用階段測試成績替代,只保留了法語口試。英國首相也在3月18日宣佈取消英國2020年的公共考試,依據教師評估進行評分。而俄國、韓國、德國等國家都相應推遲了高考時間,在整個疫情期間各個國家的高考制度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調整和改革。俄國的國家統一考試由6月推遲到7月6日進行,大約有70萬人參加,所有考生進場前接受體温檢測,工作人員也要佩戴口罩並採用對場所進行消毒等措施。

高考是經過不斷磨合的“帕累託有效”的框架,也是能夠兼顧大多數羣體利益的選拔制度,是能夠保障的最公平的最優選擇。不管高考在哪一個國家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都始終牽動着千家萬户,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但是困境之中的實力才更顯真章。隨着高考的成功謝幕,我們在直面風風雨雨後收穫了希望的彩虹;中國面對疫情的考驗積累了更多的韌性,疫情防控經驗也逐漸豐富。(作者張啓明是教育領域觀察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環球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74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展現出強大國家能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