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世貿組織25週年 減少了哪些貿易壁壘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經典

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於1995年,值此成立25週年之際,WTO發言人基思·羅克韋爾採訪了三任總幹事——來自巴西的羅伯託·阿澤維多(2013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來自法國的帕斯卡爾·拉米(2005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以及來自泰國的素帕猜·巴尼巴滴(2002年9月1日至2005年9月1日),請他們回顧WTO成立25年來的變化和成果,並就未來如何改革發表各自的觀點。以下是《參考消息》記者整理的部分採訪實錄。

最突出的成就

羅克韋爾:過去25年裏,發生了什麼和WTO有關的重大變化?

阿澤維多:一項重大變化是涉及爭端解決機制的。那些關於(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裁決和決議,一夜之間讓WTO登上了全世界的頭版新聞,把WTO放到了全球經濟治理的最前沿。突然之間,WTO變成了一件大事,成了抗議和遊行的對象。WTO由此帶來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令人印象深刻。

拉米:最大的變化是貿易障礙顯著減少了。但是,WTO並沒有完全像我們當時所期望的那樣發揮作用。與我們當初的雄心相比,它讓(貿易障礙減少的)速度還是太慢了。

素帕猜:WTO如此迅速地壯大和發展。我記得在1994年,我們有大約128個成員。現在我們有164個成員。在全球貿易的覆蓋面,也取得了很大發展。目前,WTO成員覆蓋全球貿易總量的97%到98%。此外,該組織(談判)議題的數量也在急劇增加。

羅克韋爾:WTO在過去25年中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拉米:比較一下1980年的平均貿易關税和今天的平均貿易關税,今天的平均貿易關税可能只有5%左右,這與之前相比是很低的。

素帕猜:我們建立了一個有序的全球體系,可以支持全球共同發展。我們減少了各種形式的貿易壁壘,不僅是關税,還有非關税壁壘。儘管我們知道,目前的爭端解決機制還有不足,但在我任職的大部分時間裏,我們能夠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使用爭端解決機制,讓每一個人受益。

最艱難的時刻

羅克韋爾:您擔任總幹事期間最大的挑戰或者最艱難的時刻是什麼?

阿澤維多:如果非要我選一個,我會説是巴厘島(部長級會議)。那真的很難。會前,我們在日內瓦熬了很多個通宵進行談判。大使們被鎖在一個大房間裏,人們把食物拿進來,談判繼續,有些人在打盹,我自己有時也睡着了。那真的很困難,因為真的是一個個通宵。最後我們都筋疲力盡了。也許這就是談判成功的原因,因為沒有人能再忍受下去了。我們上了去巴厘島的飛機,儘管還沒有形成任何文本,我們仍然需要達成協議。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在巴厘島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我認為我們就給了WTO致命一擊。

拉米:我最遺憾的是,我們未能在2008年7月完成多哈回合談判,而當時談判幾乎就要完成了。但因為一個小小的農業保障問題,我們錯過了它。我後來一直在想,如果我起草這項保障條款的時候做一點改動,如果我與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或者印度貿易談判代表的關係再好一點,或者如果我為他們兩人或是他們的上司之間好好地準備一次談話,結果可能會更好。談判的成敗,到頭來,往往只取決於一件小事。

素帕猜:坎昆時刻。坎昆部長級會議是我三年任期內唯一的一次部長級會議。我真的希望坎昆部長級會議能成功。我做了很多準備。然而,當我到了坎昆,和所有成員坐在一起時,我徹底失望了。我的焦慮,我的擔憂,我的不眠之夜,都是因為我每天看到的情況,那就是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這兩大陣營在漸行漸遠。

最急需的改革

羅克韋爾:過去25年裏,WTO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阿澤維多:我認為WTO必須不斷更新自己,比如關税談判乃至其他30年前我們談出來的規則,今天它們已經完全過時了。當WTO在1995年成立時,任何人都清楚,它需要不斷更新自己。

素帕猜:也許這些年來,我們肩負的責任太多了。我們可能無法在同一時間做這麼多事情。當爭端解決機制的高效和通過談判制定規則時的低效被放在一起比較,當司法程序變得如此強大,而規則制定程序卻變得沒有那麼強大時,你會看到WTO在承受壓力。

羅克韋爾:WTO應該如何改革?

阿澤維多:我認為改革需要分為兩塊。一塊是改革內容。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來更新WTO的規則手冊?涉及漁業補貼、電子商務、投資便利化、中小企業、針對服務貿易的國內監管等的工作已經在進行。另一塊是改革方式。我認為WTO談判應該體現靈活性。在164個成員中,並非每個成員都願意走這一步,願意作出這一類承諾。所以,不能將這些強加給它們。與此同時,不能停止就這些領域進行對話和談判。

拉米:它涉及改革內容和改革過程兩方面。就內容而言,我們必須解決WTO規則手冊以及當今貿易和經濟現實之間的嚴重分歧。我們還需要重新平衡如何管理WTO的問題。WTO的管理過於偏重於成員的方向,過度限制了秘書處的能力。這一組織太多地掌握在其成員手中,遵循由成員驅動原則,而沒有從其秘書處強大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中獲得足夠的好處,這需要重新平衡。(《參考消息》駐日內瓦記者凌馨、胡晗露翻譯整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