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魏陣營中,除了典韋和許褚,還有哪些猛將能位列第三和第四?
喜歡三國的朋友們都不難發現,在魏蜀吳鼎立三方的陣營中,各自的軍事人員組合配備各有特色:
蜀漢陣營擅長戰陣廝殺的猛將比較多,比如五虎上將、李嚴、關平、魏延等等,都挺能打;東吳方面更注重帥才,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大都督都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統兵帥才;而曹魏方面則比較均衡,不但有典韋、許褚這種善長廝殺的猛將,也有張遼、曹仁這樣的統兵大帥,還有像龐德、夏侯惇這類悍勇敢鬥之士,也不缺少夏侯淵、張郃這類智勇雙全的將才。所以説,曹魏強大是有原因的,在軍事人才的整合上,曹操顯得更加精明。
那麼,如果僅討論武藝的高低,在曹魏陣營中,除了典韋和許褚,還有哪些猛將能夠位列第三和第四名的位置呢?關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相信很多朋友都很難達成統一意見。那麼咱們就以曹操生前這段時間所擁有的武將為限,以各自戰鬥表現為標準,檢選出一些戰將來咱們共同討論一下。
一、龐德
比較得到大多數朋友普遍認可的就是這位龐德。龐德是一名“悍勇型”的猛將,早在馬超麾下的時候,就被曹軍將士們熟知。曹操入漢中平張魯,龐德奉命率兵抵抗,南鄭一戰,連鬥曹魏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的車輪戰,“力戰四將,並無懼怯”,表現出了超強的悍勇之氣。
我們分析許褚與龐德的這次交鋒,事先是得到了曹操的指令,“吾欲得此人,汝等須皆與緩鬥”,不能傷了龐德。所以許褚上陣與龐德廝殺是有放水的,在手下留情的狀態下“戰五十餘合亦退”,所以説龐德的武力值應在許褚之下。
樊城之戰,抬棺而來的龐德對陣威震天下的關羽,毫不畏懼,“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打成不分勝負。次日再鬥,龐德詐做拖刀,實放冷箭,差點挫折關羽“三十年之聲價”。
以龐德之悍勇,在曹魏陣營中三、四名的位置上必須佔有一席。
二、曹彰
曹彰能否入選曹魏猛將前四名,有一定爭議。但這個年輕人無疑完全具備爭奪的實力。
曹彰是三國時代後輩中最具有軍事才能的年輕人。他自小不喜讀書,偏愛舞刀弄劍,長成後,勇悍強橫,“膂力過人,能手格猛獸”,有典韋的潛質,他打起仗來奮不顧身,常常“披堅執鋭,臨難不顧,身先士卒”,衝在隊伍的最前面。
曹彰的兵器是一杆方天畫戟,雖然武力表現不多,只有兩次,但猛將特色展示得淋漓盡致:漢中陽平關之戰,對陣劉封,“只三合,封大敗而回”;亂軍中遇到馬超的副將吳蘭,“兩個交鋒,不數合,曹彰一戟刺吳蘭於馬下”。
從戰鬥表現上看,曹彰的武力值似在斧將徐晃之上。所以將曹彰列為曹魏猛將前四的行列,是對大魏年輕一代優秀戰將的肯定。
三、徐晃
徐晃是個力量型的猛將,他的兵器是開山斧,膂力超羣,殺法驍勇。能夠體現徐晃武力值的有兩場戰鬥:
一場是在曹操挾天子羣臣去往許昌途中,遭到徐晃的攔截,曹操命許褚出陣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這和漢中之戰時許褚對陣龐德不同,許褚與徐晃的這次廝殺可並沒有留手,而是全力以赴。所以説徐晃的武藝決不在龐德之下。
第二場就是樊城之戰對陣關羽的那場廝殺了。當時關羽因箭傷未愈,“右臂少力”,與徐晃戰八十餘合,落在下風。這説明關羽在失去力量優勢的情況下,武藝招數的技術性不如徐晃。
徐晃對陣過的名將挺多,如許褚、顏良、文丑、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龐德、關平等,算是身經百戰了,戰績和戰鬥經驗要強於張遼、張郃、夏侯淵等。所以説論武藝的話,徐晃也有資格競爭曹魏四猛的席位,他比龐德弱勢之處主要是勇悍之氣不如。
四、夏侯惇
要説勇悍,曹魏陣營中最勇悍的就是夏侯惇了,他可以稱為曹魏軍中的“平頭哥”。別人是量力而行,夏侯惇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極具“亮劍”精神。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陣前觀陣的天下諸侯和眾將士們“十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通過這一戰,誰還不知呂布之強悍?但在隨後的滎陽之戰中,夏侯惇仍然是“挺槍躍馬,直取呂布”,其勇氣和膽量居然達到如此地步。
關羽土山一戰,一人力退許褚和徐晃的聯手夾擊,白馬坡在萬馬軍中單騎突陣,取顏良首級,眾將驚為天人;延津渡關羽又刀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名震天下。但夏侯惇為了給部將秦琪報仇,追逐而來,在黃河渡口追殺關羽,屢經勸阻,定要“活捉他去見丞相”,其悍勇之氣令人佩服。
穰山之戰,趙雲大戰許褚,槍挑高覽,擊退張郃,威風八面,而新野之戰中,夏侯惇挺槍出陣,對戰趙雲,毫不畏懼,勇氣驚人。
所以説以“盲侯”夏侯惇之勇猛,他也有權競爭曹魏四猛。
曹營中的其他將領如張遼、張郃、夏侯淵、曹洪、樂進等也都是勇將,但以他們的武力值和悍勇之氣來看,都弱於龐德、曹彰、徐晃和夏侯惇。
通過以上分析,如果要在曹魏諸將中選出四位武藝高強的猛將來,典韋、許禇當仁不讓,能夠位居前兩名,第三、第四的位置,以龐德和曹彰兩位猛將更有實力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