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微風拂過染血的草地,轉瞬即逝。八月的烈陽照在雅典軍統帥呂西克列斯的臉上,但他心中卻如陰雲籠罩。此時,是公元前338年,在喀羅尼亞城郊的平原上,他的雅典軍正和盟友底比斯人一同與腓力二世所率領的馬其頓軍激烈交戰。雖然馬其頓方陣中的那些長槍非常唬人,不過他們自從開戰起就不斷後撤,幾乎有了潰逃的勢頭,到現在,雅典軍反而成了進攻的一方。這正是讓呂西克列斯感到不安的地方,馬其頓人的實力絕不止如此。而且,就算他努力向右側望去,也沒法在混亂的戰場上找到底比斯軍的身影。看起來雅典軍已經推進了相當一段距離,他只祈求底比斯人能夠堅守住聯軍的側翼。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但是,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隨着雅典軍後方震撼天地的馬蹄聲響起,馬其頓的方陣停下了後退的腳步。儘管看不到後方衝殺而來的騎兵,但呂西克列斯從周圍一張張驚慌的面孔就能看出來,他們之後的結局將會怎樣。他無奈地閉上了眼睛。
當錘頭落在鐵砧上時,無論青銅還是生鐵,都將被敲得粉碎。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率領這支騎兵部隊的,是年僅18歲的亞歷山大,也是後來征服了整個波斯帝國的偉大王者。正因為他帶領精鋭的“夥伴”騎兵插入聯軍陣列之間的空隙打擊雅典人,馬其頓軍才能在喀羅尼亞戰役中大獲全勝。而他和他父親腓力二世所創造的馬其頓騎兵,也成為了後世全希臘化世界所效仿的典範。本文就將從軍隊結構、裝備及戰術等方面,詳細分析這支隨亞歷山大踏上東征之路的部隊。軍事傳統及產生條件
其一,地理優勢。與希臘諸城邦不同,馬其頓地區有着適宜騎兵發展的良好環境:北部有着温帶大陸性氣候與眾多的高地、山谷;而南方則是地中海氣候,且平原廣闊。這兩種環境都非常適合牧草的生長。可以説,大自然為馬其頓人創造了一塊天然的馬場。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其二,貴族君主制下的騎兵傳統。馬其頓人的祖先尚不明確,但很可能是北方伊利里亞人或色雷斯人的其中一支南下後,在這個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因此,在政治制度方面,馬其頓人和自古崇尚民主的希臘人並不相同。他們實行貴族君主制,國王統治國家,坐擁大片土地;而軍事貴族們因其在軍隊中的服役而享有特權。同時,也只有這些尚武好鬥的馬其頓貴族們才有資格擔任騎兵。歷代馬其頓國王也很樂意見到貴族階層的壯大,因為這代表有更多騎兵可以踏上戰場。在腓力二世執政時,他就曾以土地為獎勵,引入大量希臘人和色薩利人填補早年因戰爭所產生的貴族空缺。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其一,單位。馬其頓騎兵的基本組織形式為兩百人的騎兵中隊(ile),每一中隊設一名隊長(這其中,皇家中隊,即Basilike ile,可能是個例外,他們有着三百人的規模,也是馬其頓騎兵中的精鋭所在);中隊下又分成四支五十人的分隊,每一分隊設一名分隊長。而一個分隊就可以組成基本的衝擊陣型——楔形陣。在亞歷山大東征後期,因為軍中的騎兵數量增加,他也相應地擴充了騎兵的基本單位。這包括了將兩個中隊合併為更大的騎兵營、增加騎兵最高統帥、設立騎兵秘書官等措施。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其二,武器。馬其頓騎兵手中最為常見的裝備乃是名為緒斯通(Xyston)的騎槍。這種騎槍有不同的形制,最短的2米,更長一些的能達到3.5-4米。雖然比起步兵所使用的薩里沙(Sarissa)長槍要短上不少,但衝鋒中的騎兵仍可以用它們造成巨大的傷害。由於戰鬥有時會相當激烈,所以緒斯通被做成了雙頭都有槍尖的形式,避免騎兵在騎槍折斷後會無兵器可用;除此之外,騎兵們也會攜帶科匹斯(Kopis)彎刀或直劍用以砍殺敵軍。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其三,護甲。就像古典希臘化世界所有的騎兵一樣,大多數馬其頓騎兵也是不着重甲的。他們通常穿一件長袖或短袖的束腰外衣,外罩亞麻、皮革或金屬胸甲,有時也會披斗篷。但弗裏吉亞和波奧提亞式的頭盔是每個騎兵都會佩戴的。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其一,“夥伴”(Hetairoi)騎兵。這是馬其頓軍中最為精鋭的騎兵部隊,僅由那些取得了國王信任的貴族擔任。平常他們作為宮廷侍從陪伴國王,戰時則擔任國王的御前護衞。夥伴騎兵的規模最初並不大,在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的時代得到擴編,人數膨脹到八個中隊,其中包括我們所提到過的一個皇家中隊。他們裝備波奧提亞式頭盔、金屬胸甲,手持緒斯通騎槍和科匹斯彎刀,馬匹也會圍上豹皮。有時他們也會披上帶有金邊的紫色斗篷。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其二,色薩利(Thessalian)騎兵。顧名思義,他們來自馬其頓統治下的色薩利地區。其區域位於馬其頓南面,同樣因平原廣闊而盛產騎兵。腓力二世進行軍事改革時,吸收了不少色薩利人進入軍隊,楔形陣也是由他們最早使用。色薩利騎兵的編制和數量與夥伴騎兵基本一致,都是1近衞中隊+7中隊的標準配置,就連裝備也和夥伴騎兵相同。唯一表現他們特殊性的地方是他們的斗篷,可能是為了方便區分,其邊沿一般為顯眼的白色。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其三,其他輔助騎兵。偵察兵的地位在任何軍隊中都非常重要,馬其頓軍隊也不例外。前哨騎兵(Prodromoi)就充當了這一職責,他們裝備緒斯通騎槍的同時還攜帶標槍,佩戴頭盔,但不着任何裝甲。通常穿着玫瑰紅色的束腰外衣和斗篷。除此之外,馬其頓軍中還有來自希臘和波斯的騎兵部隊,以及各種僱傭騎兵。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在馬鐙尚未普及的古典時代,馬其頓騎兵自然不可能像中世紀的騎士那樣直接衝擊敵軍陣線。多數情況下,他們會和鼎鼎大名的馬其頓步兵方陣相互配合作戰。以高加米拉戰役中,馬其頓軍的部署為例: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可以看出,左翼部署了大量色薩利騎兵和希臘同盟騎兵,用以抵擋敵軍的右翼打擊;中央和後方是馬其頓方陣、同盟軍及傭兵,負責與主力部隊交鋒;右翼則是亞歷山大以及他的精鋭夥伴騎兵、輕騎兵、輕裝投射步兵和一些傭兵,他們會用凌厲的“右勾拳”打垮敵軍的左翼,進而包抄中央戰線,取得最終的勝利。如果説方陣步兵是鐵砧,敵人是躺在鐵砧上的金屬塊,那馬其頓騎兵就是用來粉碎鐵塊的重錘。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當然,這種戰術並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順風順水。在喀羅尼亞面對雅典-底比斯聯軍時,腓力二世就考慮到了對方左翼精鋭的底比斯聖團,於是派遣了亞歷山大以及一些夥伴騎兵前去支援;自己則在右翼引誘雅典軍冒進,孤立底比斯人,最後果然取得勝利。高加米拉戰場上,亞歷山大遇到的危機要更大。波斯軍隊整體數量比他多出不少,馬其頓軍不僅左翼告急,就連亞歷山大率領的右翼也沒法一錘定音。最終馬其頓軍能夠取得勝利,都要歸功於亞歷山大的突擊。他親率夥伴騎兵冒死突入波斯中央陣線,逼得大流士三世不得不撤退。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的騎兵改革和運用給希臘化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亞歷山大死後,繼業者們在吸收當地文化的騎兵組成新軍隊的同時,仍沿用他的騎兵戰術,直到羅馬人崛起。在繼業者諸國與羅馬人的衝突中,馬其頓式騎兵的缺點暴露無遺。沒有馬鐙和重甲的他們無法像之前那樣輕易撼動羅馬人堅韌的軍團步兵。而且,繼業者們的騎兵也逐漸向當地文化的作戰方式靠攏,不再以從前的方式作戰。隨着繼業者王國一個接一個地變成羅馬的行省,馬其頓式騎兵最終走向了它的末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3 字。

轉載請註明: 粉碎敵陣的錘頭,刺穿亞洲的長矛——詳解馬其頓騎兵部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