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經歷得多了可能不會太計較輸贏,可作為不諳世事的孩子,面對輸贏時會很難調節自己的心態。
小孩子都希望受到注目,因此,好勝心很強,贏得了比賽或者取得好成績,會洋洋得意,而輸掉了則悲憤不已。
孩子過於喜歡爭強好勝不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如果凡事都不思進取的話也難成氣候。
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細心觀察,不要讓他走向兩個極端,要教育孩子積極參與過程,坦然面對結果。只要盡力了,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報。
那麼,應該怎樣幫助孩子來規避這兩個極端,讓他們坦然面對輸贏呢?
一、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過程性強的活動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他們感興趣的過程性強的活動,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樂觀心態。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爬山,家長們可以帶他們一邊爬山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如果孩子中途累了想放棄,可以鼓勵他們説“山頂的風景會更好”。
當孩子爬到山頂時,家長就要引導他們去思考:
自己通過努力看到了山頂的美景,這就是成功;萬一自己盡力之後依然到不了山頂,但在爬山的過程中也看到了沿途的風景,這也算是給自己的一個交代。
二、家長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壓力
要想孩子不走勝負欲的極端,家長們一定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
很多家長,在孩子偶爾一次的失敗之後,不是要打要罵就是冷嘲熱諷,亦或是走悲情路線訴説孩子的不爭氣,對不起自己的付出等等。
這會給孩子造成了很大心理壓力,導致他們今後無法坦然面對人生中的失敗,甚至懼怕參加任何比賽。
還有的家長,在自己孩子取得好成績之後就到處炫耀,別人過度的誇獎不僅容易讓孩子產生驕傲的心理,還容易讓他輸不起。
孩子贏了,適當鼓勵誇獎;輸了,則教育他勇敢面對,再接再厲。這才是每一位家長應有的態度。
三、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真心喜歡一件事情時,就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並且不會太計較得失。
現在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也不管他們喜歡不喜歡,孩子精力被分散,每一樣都只是學個皮毛,無法取得很大的成就。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認為凡事懂一點就行,不必成功。
而如果挑一兩樣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讓他們持續性地去做,最後取得成功。他們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悦之後,就會更加努力想要獲得勝利。
當今的社會是豐富而又殘酷的,激烈的競爭需要孩子擁有一個好心態,既不能太看重結果,又不能不思進取。凡事盡力,就是對自己負責。家長們做好以上幾點,爭取培養一個既“佛系”又努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