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羣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漢光武帝劉秀出身普通,卻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建立東漢王朝,使漢朝的歷史又延續了將近兩百年。王夫之評價他:“自夏商周以來,只有他允冠百王。”那麼他是如何崛起?又是如何開創一個盛世的呢?
運籌帷幄,一統天下
劉秀雖是漢高祖的後代,但因漢武帝時期“推恩令”的實施,官位逐級遞降,到他父親這一代,也只是做了縣令這樣的小官員。父親去世後,劉秀被叔父撫養,混成了普通的平民。
殲滅羣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西漢時期,雖有文景之治、漢武盛世這樣的盛世局面,依舊沒有逃過滅亡的命運。漢武帝統治時期,前期打匈奴,開絲綢之路,國家一度十分繁盛,但後期卻奢靡過度,到漢元帝時期,朝政日益衰敗,漢成帝時更甚,皇帝昏庸,外戚掌權,國家一度被外戚掌控。
后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也標誌了西漢的滅亡。王莽統治期間,地方官吏壓榨剝削,再加上天災不斷,農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農民缺乏糧食,政府還一直壓榨,艾青曾説:“飢餓是可怕的,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學會憎恨。”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不少由飢餓的流民組成的起義軍,天下大亂。
劉秀見此情況,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起兵,當時南陽地區諸多劉氏子弟起兵,劉秀便和幾位兄弟一起在舂陵起兵。起初兵少將寡,裝備極差,劉秀甚至騎牛上陣,為了壯大聲勢,加強實力,舂陵軍與綠林軍聯兵,先後於沘水、育陽等地擊敗新莽軍隊,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昆陽之戰。
殲滅羣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一年後漢宗室劉玄在宛城被綠林軍的主要將領擁立為帝,建元“更始”,劉秀被任命為太常偏將軍。公元23年3月王莽開始反擊,他派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率領百萬大軍前來攻打劉秀軍隊,5月時大軍壓境,劉秀軍隊被迫撤退至昆陽,當時敵眾我寡,很多將領想要退守荊州。經歷了戰爭的磨練,劉秀已經開始具備了獨到的戰術眼光。
他指出“如欲分散,勢無俱全”且昆陽位置重要,若被攻破,“一日之間,諸部亦滅矣。”所以他決定固守並親自率領兵隊前往定陵縣,面對王邑軍的攻打死死堅守,劉秀髮起進攻,親自率領士兵殺敵千餘人,士氣大振。隨後又挑選三千勇士迂迴敵後向其營帳發起突擊一舉殺死王尋,昆陽守軍乘勢出擊,王邑軍隊大亂,紛紛潰逃。漢軍一鼓作氣,攻入長安,殺死王莽,結束了新朝的統治。
劉秀一舉擊潰新朝政權的主力部隊,戰功卓著。但就在這時他得知自己的長兄因受更始帝猜忌被殺,劉秀深知此時不能翻臉,只能忍下怒火,他向更始帝懺悔,説自己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更始帝見劉秀如此謙順,又立下大功,不好降罪,只能以高官爵祿拉攏因此封他為破虜大將軍封武信侯。當時北方邯鄲又有人趁亂自立劉秀奉命北伐,他深知自己功高震主,早晚會被殺害。於是他在完成任務後手握重兵在洛陽登基,國號“漢”。
當時綠林軍正與另一股勢力赤眉軍互相攻伐,與劉秀決裂後,失去了核心戰鬥力的更始政權被赤眉軍攻入長安,更始帝劉玄投降後被縊死。劉秀在兩敗俱傷的情況下迅速進軍,一舉降服赤眉軍,解決了在統一路上的一強勁對手,由此可見劉秀的足智多謀。此後的十年間他逐漸消滅了各地的小政權,至公元36年他的對手只剩下稱帝於蜀的公孫述。
劉秀派大司馬吳漢統領南北兩路大軍進攻益州,大敗公孫述。至此劉秀終於結束了新朝末期以來的亂局,完成統一。
從劉秀稱帝的這一路可以看出,後人眼中神文聖武的漢光武帝劉秀不是一朝練成的,而是憑藉個人奮鬥在亂世中不斷把握機遇最終獲得成功的。
與民休息,深得民心
在完成統一的這段時間,戰爭不斷,人民深受其害,連綿戰爭使得人們死傷慘重,人口大大鋭減。為了恢復戰爭造成的局面,劉秀決定與民休息,他下詔説:
“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
他大赦天下,輕徭薄賦。其實早在西漢,漢文帝、漢景帝也採取了同樣的政策,休養生息,開創了知名的“文景之治”,劉秀可能也是受前人的啓發。
除此之外,劉秀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親力親為,從不敢怠慢朝政大事,這一點上可能強於不少皇帝。
他為民着想,頒佈釋放奴婢的詔書,禁止殘害奴婢,這一做法既保障了奴婢的權利,又為當時荒蕪的土地尋求了勞動力。戰爭造成人數大量減少,出現了不少荒蕪無人耕種的土地,對奴婢的釋放,使這些荒蕪的土地有人耕耘,既有利於增長經濟,也有利於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劉秀實行了度田制度,下令核實每家每户的人口,對在度田過程中謊報不實的官員嚴厲打擊。他精簡地方機構,改變了官員冗雜,互相推卸責任的局面。
東漢的建立,一定程度上離不開豪強勢力的支持,但建國後,豪強勢力卻成為了一個阻礙,土地兼併十分嚴重,在威脅皇權的同時也影響了百姓生活。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劉秀嚴厲打擊豪強勢力,採取鎮壓與安撫的手段,一邊派兵鎮壓,一邊切斷他們與原有郡的聯繫,給了豪強地主嚴重打擊。這一舉措維護了農民的權益,受到的人民的好感與愛戴。
求賢若渴,加強對外交流
自古帝王上位後,殺害功臣的人數不勝數,一是怕威脅自己的地位,二是想把權力收歸中央。朱元璋殺害30多名功臣,趙匡胤上位後就“杯酒釋兵權”,就連西漢開國皇帝劉邦也曾對功臣下殺手。但劉秀卻與眾不同,他非但沒有殺害開國功臣,反而善待他們。
劉秀能夠順利建立東漢,他手下的二十八位大將可謂是功不可沒,在東漢建立後,這些跟着劉秀出生入死的將士也得到了優待,他把二十八位將領的畫像刻在雲台閣,因此後世把他們稱為“雲台二十八將”。劉秀對待這些功臣,可謂是盡心盡力,除了幾位戰死沙場的和因病去世的將領外,其他的大多都能善始善終,安享晚年。
殲滅羣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劉秀曾對他們説:“如果我沒有舉兵起義,那麼我很可能就在讀書中安度餘生了。”將領之一馬武回答説:“我要是沒有遇到您,那麼我肯定是縣衙裏抓小偷的衙役了。”劉秀聽了哈哈大笑,打趣道:“你馬武不去做盜賊就不錯了,難道還指望你去做抓盜賊的人嗎?”眾人聽後皆放聲大笑,而後相飲甚歡,由此可見他們君臣之間的和睦關係,也能看出他們彼此之間都心存感激。
劉秀求賢若渴,這一點從起兵時期就可以看出,他廣結人才,不在乎家世和身份。他待人寬容,老子曾説:“善用人者,為之下。”劉秀可以説是學到了老子的精髓。他對待下屬不擺架子,下屬有難時,他及時予以幫助,下屬受傷時,對下屬表示關心。因此很受擁護。
善待開國功臣是不假,但對付起奸臣,劉秀卻是絲毫不手軟。西漢後期,官吏腐敗,劉秀加強整治,獎勵廉潔,嚴懲腐敗,賞罰分明。對待“仇人”,也絲毫不缺氣量,更始帝殺害其兄時,朱鮪是主謀,在此情況下,當劉秀攻打洛陽,朱鮪帶兵前來表示投降的決心,劉秀欣然接受,並沒有置他於死地,還説:“欲成大事者,豈記小人之怨,”如此氣度,着實令人敬佩。
劉秀對手下的人十分信任,不會多生疑心,也正是因此他的手下對其更加忠心。歷史上許多帝王都會在上位後發展軍事,畢竟軍事是一個國家的保障。而光武帝劉秀並沒有這樣做,他吸取歷朝滅亡教訓,深刻意識到國家的滅亡往往源自內部,只有社會穩定,民風淳樸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自古以來戰爭傷害的往往是農民,因此農民往往也是最反感戰爭的,長期的戰亂必然會導致農民起義,只有國家穩定,人民才會安定。
殲滅羣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秀決定發展文化事業,教化人的思想,讓他們在文化教育中學習忠誠。西漢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劉秀繼承了這一傳統,他在建國後辦太學,學習儒家文化。為了表示尊孔崇儒,還把孔子後裔孔志封為褒成侯,對新朝時期隱居不做官的人進行封賞,表揚他們的高潔品格。
王莽統治末期,大多古書典籍被焚,不少流落四方,劉秀登位後不久即昭告天下,尋找遺失的典籍,不少學士挾書至京師,數十年間,藏書的規模與數量大大遞增。
在對外關係上,劉秀因地制宜,因當時需要休養生息,斷不可再與人交戰,於是與周邊少數民族大多采取友好政策,這一政策有助於緩解民族矛盾,使東漢能休養生息,促進經濟繁榮。當年張騫出使西域,通過絲綢之路,打通了與西亞地區的交流,後於西漢末年,漸漸荒廢,在西域經營方面,劉秀時期採取了務實的收縮態勢。
劉秀上位後,與以往統治者採取的重農抑商的政策不同的是,他不抑制商業的發展,還鼓勵發展商業,在政策的支持下,東漢時期商業繁榮,商人甚至遠至西域。除此之外,劉秀是最早接見日本使者的帝王,使者表示願意做漢朝的藩屬國,還讓劉秀給他們賜名,日本以獲得了漢朝的支持為榮,舉國歡慶。劉秀還賜給他們“漢委奴國王”金印,由此可見劉秀對對外交往工作的重視。
範晞評價劉秀:“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朱元璋也曾誇讚他:“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鹹安。”
作為一代帝王,劉秀或許在歷史上不如秦皇漢武出名,但卻是歷史上受人稱讚的皇帝,無論是他的求賢若渴、不殺功臣、還是他的足智多謀、氣度非凡,在歷史上都受到了如潮好評。也正是他的這些特質而不是運氣,東漢才會在他的帶領下走向“光武中興”,開創又一個盛世之治。
參考資料:司馬遷:《史記》 司馬光:《資治通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1 字。

轉載請註明: 殲滅羣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