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歷史上曾叫過哪些名字, 為什麼叫“印度”?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古印度,很早就開始在恆河流域繁衍生息。不過,因為地理的阻隔,中國與印度要到西漢時期,才開始有模糊的瞭解。
根據《史記》的説法,西漢時期,博望候張騫受漢武帝委託,出使西域,疏通各國,打通絲綢之路。
當張騫到達西域大夏國時,在這裏驚奇的看到來自蜀地專有的布匹和竹杖。張騫感到十分驚奇,大夏與蜀地並沒有直接連接,這裏怎麼會有蜀地的商品?
疑惑的張騫找來當地人詢問後才得知,原來在距離大夏國東南方向數千裏,有一個名為身毒的國家。在那裏,可以跟蜀地商人做買賣。
所以,張騫曾建議漢武帝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身毒,連接大夏的道路。這是有記載的歷史中,中國跟印度第一次產生接觸,並留下了“身毒的稱呼。
這個“身毒”並不是對印度有什麼惡意。它是來自古梵語Sindhu的轉譯。應該是大夏人根據古印度人的發音,由張騫轉為漢字而來。不過,當時中國僅僅是瞭解印度的存在,並沒有更多官方的聯繫。直到絲綢之路開通,西域各國跟西漢的連接,才愈加頻繁起來。
雙方的交流多了起來。很多古印度的文化,也跟着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對於古印度,中國有了初步的瞭解。到東漢時,古印度有了一個被更多人熟悉的稱呼——天竺。這個也是從梵語音譯過來的。
對於古印度,當時的中國人對他們瞭解更深了許多。很多古印度的文化,如文化、音樂、醫術、雕刻等,都陸續傳入中國。東漢時的漢明帝劉莊,還主動派出使臣到古印度,希望從當地尋求佛法。
不過,這些使臣還沒有走到古印度,就在今天阿富汗一帶,遇到了兩位來自古印度的僧人。他們跟使臣一同回到都城洛陽。
漢明帝十分高興,親自接見了兩位印度僧人,並在洛陽修建寺廟。因為經文是用白馬馱回的,所以這座寺廟,被稱為“白馬寺”。
東漢以後,晉朝時,僧人法顯成為第一個到達天竺的中國僧人。法顯三歲剃度,一生修行,六十五歲時,為尋求佛法戒律,決定前往天竺。西道漫漫,路途艱難,已是高齡的法顯,步履堅韌。
歷時十三年,法顯遊歷西域,到達天竺求學,並且將所學知識,回國傳授。當他到達國內時,已經是78歲高齡了。除了佛經,法顯還留下大量關於遊歷天竺的記載。對於中國瞭解古印度,起到很大的幫助。
而在這段時間內,天竺也有被人稱為“賢豆”,同樣是按照梵語發音轉來的。只是寫法不同,讀法略有差異。隋唐時,中國國力強大,包容開放。
唐朝跟天竺的來往,更為密切。對天竺的瞭解,也不只是一個位於西方的國家。尤其是玄奘大師西行求法後。
跟小説裏那個被稱為唐僧的懦弱僧人不同。玄奘當年西行,真的冒着生命危險。僅僅是走出邊境,就已經是困難重重。當時為防止突厥入侵,大唐嚴禁邊關私自出入。
玄奘為了西行,只能選擇偷渡。當他踏上西域後,途中的各種生死危機,已經無法用筆墨可以描述。
玄奘到達天竺後,開始遊歷,最早在當時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求學。他憑着自己的才學,受到了那爛陀寺的禮遇。玄奘開始潛心修學,也會外出遊歷辯論。
當他準備回國的時候,當時印度的戒日王為玄奘找來18個國王,三千名高僧,兩千名外道,一同辯論。結果無人可以反駁玄奘。
玄奘當時在古印度受到了極高的禮遇。他本可以留在古印度。但玄奘沒有忘記自己為何西行。斷然回國。而在玄奘回國後,開始整理翻譯大量經文。
並且,玄奘寫下一本名為《大唐西域記》的書籍。這本書籍非常詳細的講述了,西域各國,包括天竺的情況。
在這本書中記載,玄奘憑着自己對梵語、漢語,以及當地情況的真實瞭解,認為過去把“身毒”“天竺”“賢豆”的稱呼,都是錯誤的。應該稱為“印度”。印度這個稱呼,從玄奘以後開始正式確立,並一直流傳下來。而在玄奘以後,印度與中國之間的交流,開始越加頻繁了。所以説,絲綢之路的開通,為兩國交流提供了起點,而文化交融,則是兩國交流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