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後,各地各校要着力強化中小學生作業管理,一方面學校要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合理調控作業的結構和總量;另一方面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或籤核作業,給學生和家長都“減負”。教育部昨天召開發佈會,對2021年春季學期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2021年春季學期將進一步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着力強化學生作業管理,將主要從三個方面着手。
一是控制好作業總量。“不能各留各的,語文留語文的,數學留數學的,最後加在一起就過量了。”要區別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年級組、學科組要統籌作業的總量,在學校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合理調控作業的結構和總量。
二要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確保作業難度水平符合學生實際,不得超過課標要求;要將作業設計納入校本教研,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和涵蓋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的基礎性作業;鼓勵佈置分層次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注重設計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作業、綜合性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
三是任課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將其作為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規範來執行,發揮好作業對鞏固學生學習成果、老師科學評價、診斷學情、有效實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作業批改後還要認真做好反饋,注重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特別是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存在問題的學生,要及時幫助解答輔導。
“家長也要減負。”呂玉剛在發佈會上表示,新學期開始後,學校和教師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學校的作業不能讓家長監督學生去完成,也不能要求家長去檢查、批改或籤核作業。同時家長也不能給學生留過多的額外作業,包括校外培訓的作業。
此外,教育部還要求切實提高課後服務水平。各地要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全覆蓋,每個學校都要做起來。在時間安排上,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切實解決家長接學生困難的問題。要豐富課後服務內容,指導學生儘量在校內完成作業,幫助學習有困難的補習輔導,指導學有餘力的拓展學習空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閲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盡最大努力使學生願意留在學校參加課後服務活動。同時要完善課後服務保障機制,提高學校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其他亮點
學校要備好手機統一保管裝置
對於前不久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要求春季學期開學後要確保手機管理落實見效,各地各校要認真落實,按照“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的要求,細化管理措施。學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工作,把手機管理的具體要求提前告知每個家庭、每個學生,爭取理解與支持。
同時,要準備好必要的手機統一保管裝置。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日常監督,確保有關要求全面落實到位。希望廣大家長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督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從嚴審批培訓機構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目前一些地方的校外培訓機構仍存在不少突出問題,校外培訓仍然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校外培訓項目收費高,培訓機構“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既加重了學生負擔,又加重了家長負擔,破壞了教育生態。教育部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堅持依法治理、標本兼治,從嚴審批培訓機構,強化培訓內容監管,規範培訓服務行為,積極推廣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校外培訓負擔,維護家長合法權益。
開展學生欺凌專項治理行動
春季學期,教育部將部署各地各校深入開展學生欺凌專項治理行動,摸排工作死角,織牢聯動網絡,健全長效機制,堅決遏制學生欺凌事件發生。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瞭解到,專項治理行動要求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對可能發生的欺凌行為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控制,及時消除隱患;對發現的欺凌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置,對遭受欺凌的學生給予相應的心理輔導;各地要制訂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責任清單,壓實學校校長、班主任、學科教師和教職工各崗位責任,健全問責機制。
同時要持續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各校開學前後要組織學校德育幹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師、學科教師等,通過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交流,與學生談心談話,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情緒和心理狀況。要採取心理講座、主題班會、團隊活動、個別心理干預等多種形式,認真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要建立健全學生心理狀況報告制度,及時化解處置突出問題。要重視學校整體環境創設,組織開展校園文化、體育、藝術以及適宜的户外活動,幫助學生儘快調整好狀態。
此外,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開學後進一步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隱患排查,加大校車安全管理力度,全力維護校園安全穩定。要會同相關部門做好上下學時段校門周邊防控工作,加強校園周邊綜合治理。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專題活動,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要引導家長增強保護子女安全的責任意識,進一步落實監護責任,特別注意避免學生沉迷網絡。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