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稷才是最垃圾的,他當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他老媽宣太后掌權,不聽老媽的話,中途還被孟嘗君率領的齊韓魏三國聯軍攻進了函谷關,弄的秦國差點滅國。秦穆公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惠王吞併巴蜀,秦昭王進取中原,秦始皇統一天下,他們都在屬於自己的時代,為秦國的強大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嬴政時期之所以有這麼多有名有姓的能人,一:先前幾位秦王的努力使天下有識之士看到了秦有一統天下的能力,於是都會主動優先選擇秦國。二,正是因為在嬴政時實現一統,所以功績和表現舞台更大,機會也更多,所以名人更多。另外,你觀點中的叛秦,很多並不存在,當時很多名士都只是為了一展心中所學,並無太多家國觀念,不論上到王侯將相,下到國人奴隸,都認同的一種觀點。除非是王族貴族,比如韓非子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我個人認為最強組合是秦孝公+商鞅組合。商鞅變法觸動了那些老貴族的利益,這就需要秦孝公保駕護航。秦孝公一死,嬴駟就被迫把商鞅弄死了。因為商鞅動了秦孝公的哥哥的鼻子。這個國柱級的人物很恨商鞅,但是為了大局他在之前沒有要了商鞅的命。後期殺商鞅一方面是個人私仇,另一方面也有迎合那些老貴族的需要。這個國柱級的人物並不牴觸商鞅的變法,而是牴觸商鞅這個人。當年商鞅也是特別犟,贏虔説你砍掉我一個胳膊都行,但是能不能別割鼻子,割鼻子太難看了。可以説後期改革不太徹底。要是商鞅+秦孝公組合一直存在,我估計三代就能統一天下。原因是這對組合能吸納當時最有實幹人才去秦。經過三代徹底變法革新,那種氣質可不是其他六國能比的。最後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商鞅都能成為戰神。善戰者,不以殺人為目的。我覺得戰國四大名將王翦居首。就因為白起殺了那麼多人,尤其是趙國,後來趙國反抗最激烈。
毫無疑問秦孝公時期是最強的,創業之初能挺住才有後面的事情,如果秦孝公沒有強行推商鞅變法,秦國最後的結果應該是被魏國打趴下,所以秦孝公團隊最難也最強,可惜成功創業卻遇到了李斯,秦帝國統一成也李斯敗也李斯!
嬴駟團隊最厲害,文武兼備,文有張儀,武有贏疾,司馬錯。贏稷團隊白起牛逼,但後期內鬥消耗大。嬴渠梁團隊商鞅獨挑大樑,太單一,嬴政團隊文有李斯,武有王翦,蒙恬,實力不弱。但是嬴駟當時面對的局勢比嬴政更復雜,嬴政時期,六國已經快不行了,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嬴駟時期則不一樣,五國合縱伐秦,壓力大,嬴駟通過外交收到瓦解六國,擴大領土,最主要併吞了巴蜀,使秦國後方無憂,國力也大大增強,秦惠文王嬴駟是承上啓下的作用。
我覺得是贏駟團隊,首先,不管是先秦還是以後的歷史,某一個雄主,都有可能以變法謀求改變,也就是説秦孝公有魄力有雄心進行變法並不是歷史唯一。其次,贏駟繼位,得到的是老貴族以及宗室(守舊派或者既得利益着)的支持。而自身也受到新法傷害,按理他是會終結新法的。第三,當時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單一國家(如楚齊)都能對抗秦,合縱(主要魏韓趙)也能堵住秦軍東出道路,而秦卻在這個時期,滅了巴蜀,義渠,不僅解決了數百年後患,也擴大了地盤增強了實力。對山東諸侯,稱王,打怕三晉確立了超級強國地位。
人才多和全面性還是贏政,將有王翦、李信、王賁、章邯、蒙驁,蒙武,蒙恬,文有李斯,蒙毅,水利有李冰,鄭國。還有一個兵法大家尉繚,都是流傳千古的人才。個人認為範睢並沒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遠交近攻的政策只起到輔助作用。早在張儀時期就用過連橫,類似於遠交近攻。況且在嬴稷後期才拜範睢為相,並且並沒有乘勝追擊,失去大好局面。範睢的主要作用就是除掉四貴和宣太后 。
嬴政的最強,王翦一脈、蒙恬一脈就不説了,文膽李斯,絕對是比張儀範睢要更強悍的存在,而且,呂不韋也不是魏冉能比的,嬴渠梁和贏駟都沒有比較像樣的帝師,所以秦六主裏只有贏稷和嬴政的團隊是滿編的,而其中嬴政的團隊每一個成員都是爆表的存在帝師呂不韋,打手王蒙兩族,文膽李斯。我這沒算後宮,贏稷也就老孃比嬴政爭氣而已。
中國就是這樣,每個歷史時期都有雄才大略之人應運而生,個人認為他們每個團隊之所以為人稱頌,是因為他們完成了他們所在歷史階段的任務,並且完成情況好,孝公與商鞅最難,開啓強大之路,這是創新!贏駟與張儀鞏固變法成果,開疆拓土!贏稷任期最長,積攢國力,蠶食周邊,削弱周邊各國力量,到嬴政國力鼎盛,東方六國掐在一起也打不過強秦,一統華夏水到渠成!
秦帝國最重要的國君毋庸置疑肯定是孝公,但是其他變法取得小成的很多,但是都被後來國君廢除或者被複闢勢力破壞。嬴駟上位能以身護法,堅持國策,這是秦能統一的第二個重非常要原因。主要是天意,主要是大勢,這些客觀因素。主觀上我也同意贏四最最重要。説商鞅開創基礎也同意,但剛開始的李悝變法也很成功。最主要的是後來同時代的秦魏兩國繼任者沒有堅持。假如沒有孫臏兩次搞垮魏國,秦國還得被關進函谷關。贏四時候的齊楚可比秦強多。
我就不看好贏政,他家幾代的基業毀於他手,那個李斯居然和趙高沆瀣一氣,毀了大秦,雖然統一了也滅國了,幫劉邦打天下,他身邊兩個:李斯和趙高都是奸臣,説明贏政識人不明,看前面幾位:商鞅、張儀都比李斯強,強在有風骨。
應該是秦惠文王和張儀,牽頭開篇是孝公和衞秧,關鍵是贏駟沒有恢復老世族那一套,將變法堅持了下去。而宣太后,魏冉,白起的組合使秦國完全崛起於六國之上。秦昭襄王和范雎組合根本沒法比。范雎沒什麼大才,從他推薦的人也能看出他的目光短淺。遠交近攻是廢話,秦國沒事玩蛙跳去打齊國燕國?一直都是拿魏國韓國開練,高興了再揍揍趙國。唯一的作用就是幫昭襄王奪權。
不解釋不接受任何分析反對,嬴渠梁絕對第一,他繼位的時候秦國千瘡百孔 不説是七國中最差的一個也是倒三! 在他和商鞅變法 強兵強人的時候才有收復失地和收攏人才!沒有他奠定的基礎 力挽狂瀾,有幾把贏稷的事,贏稷繼位不知道有多少巧合在裏面! 嬴政更不用説,他們兩個算是命好而已,而贏駟是真正實打實的自己一生在拼命。,贏渠梁團隊,雖然主要成員只有贏渠梁與商鞅,但這兩人的勇氣與才華是後三者所不能比擬的,沒有這兩位巨人打下的堅實基礎,後三位君王任憑有才能也不可能打出這般功業!